冬至過後,倉庫紮實,陽澄湖(小井)國際手工藝村火熱一派。 今天(12月29日),陽澄湖1971蒼坊正式舉行開業典禮,迎接四湖四海遊客,充實萬戶糧倉。
陽澄湖1971蒼坊,作為相城區資源盤活利用精品專案,陽澄湖(小井)國際手工藝村重點打造的12個非遺手工藝專案之一,與非遺大師工作室、高校科研機構、藝術企業等企業深度合作,將有效助力陽澄湖(小井) 國際手工藝村成為文化資源集聚地和文化產業優勢延伸的突破口,從而推動相城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和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最終實現文化與經濟的共贏。
陽澄湖1971蒼坊是相城區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實施鄉村振興、講好相城故事的又一重要視窗,是振興利用農村存量資產的典範。 在保留圓倉現有建築形態和特色的基礎上,將糧倉改造成多功能空間,結合小井手工村主題,植入蘇繡、藍印花布、絲綢、蟋蟀壺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手工藝品,再搭配休閒餐飲、書店咖啡、數字文旅、 版權工作站等多種業態,通過新舊融合的設計,讓老糧倉煥發活力。同時,傳統文化與地方文化的融合,也造就了具有傳統文化氣息的商業街區,通過展示農業文明和在地風情,再現了江南魚公尺之鄉古色古香、古樸典雅的風情,進一步加強了相城區對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傳承, 積極開展有效的鄉村振興實踐。陽澄湖1971蒼坊將打造產品研發、人才培養、產業孵化、版權交易、產品銷售、科研體驗的完整產業鏈,形成“產、學、研、銷”體系,全力打造工匠、藝術家孵化基地。 活動現場,還為落戶滄坊的非遺傳承人頒發了首批入會證書。
中國民間文學藝術協會、中國民間文學藝術協會名譽會長、馮繼才文藝研究院院長、著名畫家、作家馮繼才發來賀信。 中國民俗文聯在賀信中指出,2024年陽澄湖滄坊的建立,為蘇州人民開啟了親近和熱愛傳統文化的大門,必將為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創新作出重要貢獻。 馮繼才在賀信中說,在蘇州建立這樣一座美術館,體現了本土文化的重要性和深遠的文化視野。
為促進陽澄湖1971滄坊傳播,加強遊客互動,“陽澄湖1971滄方抖音唱片大賽”現場發布。 即日起至2024年2月29日,遊客朋友們將在抖音平台曬出陽澄湖1971蒼芳**,帶上“我眼中的1971蒼芳”話題和@小晶國際手工製作,即可參與活動,還有更多豐厚獎品等著你!
開幕式後,湖畔書房、瑤繡、地幔工坊、成尼工作室、吳元欣蘇州藍印花布美術館、吳元欣藍印花布實訓基地、手工藝藝術家部落等美術館舉行了揭牌儀式。
陽澄湖1971蒼坊分為藝術+區、老糧倉區、休閒服務區。 藝術+專區作為非遺手工藝品集中展銷區,設有羊城印象、吳元新蘇州藍印花布美術館、手工藝藝術家部落、非遺藝術館、老糧倉記憶古物館等。 老糧倉區是一座五備圓形糧倉“土園囤”,以糧倉和糧體為基礎,講述從“一金公尺”到“一香酥”的過程,融合農耕文化、稻文化、節氣文化、地域文化、非遺文化、民俗文化的內涵,讓老糧倉迸發出新的活力。 此外,陽澄湖1971滄坊還設有休閒服務區,設有湖畔書房、林中簡餐、多功能影院、遊客中心等。
目前,陽澄湖(小井)國際手工藝村已建成並開放陽澄湖大閘蟹文化中心、陽澄湖國際藝術交流中心、陽澄漁谷、小京西溪民宿、陽澄湖抗戰碉堡群、陽澄湖1971蒼坊等。 春節期間,陽澄湖地區江康古蹟陳列館、蘇州市縣(工)委聯絡站——江康駐小井辦事處舊址、陽澄縣人民舊址等紅色文化旅遊景區也將開放,相城度假區(陽澄湖鎮)小景村將成為“紅色度假區, 手造的潮地,舌尖上的福地“,點燃鄉村振興新引擎!
陶克言,石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