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愛佳, 朱雲.
id | bmr2004
封面 |吳發培,中集集團高階顧問、ESG委員會主任。
在當今競爭激烈的商業社會中,企業的成功通常被簡單地定義為獲得高利潤和市場份額。 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對可持續發展的日益重視,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商業的終點應該是“商譽”。 向善的商業不僅是一種道德上的當務之急,也是一種明智的商業戰略。
在2023“ESG與可持續發展的價值創新——ESG生態大會”上,中集集團高階顧問、ESG委員會主任吳發培接受了《商學院》雜誌記者的採訪,主題為“商業向善”。
在吳發培看來,“做生意向善”應該回歸到生意的本質去看問題。 對於乙個企業來說,首先要做的就是賺錢,而且要可持續地賺錢。 然而,那些“賺壞錢”的公司可能很快就會消失,而那些能夠持續增長幾十年甚至幾百年的公司,其實是符合好的本質特徵的。 簡單來說,向善經營是企業持續生存的基本要求。
向善的事業需要從社會需求出發
吳發培回憶說,中集集團是一家與中國改革開放同步成長起來的企業。 自2024年投產以來,歷經40多個春秋。 在這個過程中,中集集團見證了眾多企業的興衰。 五年前,十年前,有很多輝煌的企業,但真正能堅持到今天,越做越大,賺的錢越來越多的企業並不多。 在深圳,這樣的企業屈指可數。
吳說:“我們最早的業務是貨櫃。 從商業角度來看,我們抓住了全球製造業中心改革開放到中國的機遇,滿足了眾多企業對貨櫃的需求。 另一方面,我們有足夠的容器供世界使用**,使其更順暢。 ”
總的來說,我們業務發展的核心邏輯是滿足國家和社會的需求,其次是解決行業的痛點,並結合這些要素來考慮我們的業務發展。 吳發培說。
以養魚為例,吳說,中國每年生產3000多萬噸淡水魚,但每個人都想吃到乾淨、無新增劑的魚,不含抗生素。 然而,該行業的痛點是如何確保生產的魚符合這些標準。 中集集團具備水處理、網際網絡、AI資料計算等能力,可實時監測水質。 因此,中集集團也在努力進軍水產品養殖領域,其核心是解決“讓老百姓吃上放心魚”的本質需求。
吳還舉了另乙個例子:新能源業務。 隨著碳中和目標的提出,全球航運公司都在尋找燃料替代品。 例如,全球最大的航運公司馬士基集團計畫使用甲醇作為替代能源。 中集集團可以為他們提供裝置和支援,幫助他們提高甲醇產能和儲運能力。 在這個過程中,中集集團不僅能實現商業效益,還能為碳減排貢獻力量。
總之,我們始終堅持結合社會需求,解決行業痛點,為社會創造更多價值。 吳發培說。
什麼樣的企業有能力做好事?
在吳發培看來,解決行業痛點,實現“生意向善”,與企業的規模和規模並不一定相關。
大企業必須做好事,提供有益於社會的產品和服務,但小企業也必須做社會需要的事情。 七八年前,我們建立了乙個名為“100創業計畫”的創新機制,旨在鼓勵和支援小型創新型企業的發展。 事實上,很多業務都是由中集集團內部的一家小公司完成的,而不是由一家大公司完成的。 吳發培說。
吳發培以養魚為例,中集集團有“淡水養殖”和“海水養殖”兩家公司,它們本身都是小公司。 作為投資方,中集集團也將投入一些資金來支援這些小公司的成長。 所以,在吳發培看來,對於公司來說,從底層邏輯考慮社會對產品的需求至關重要。
吳發培說:“。過去,我們經常談論企業的商業模式和競爭力,但在新時代,可能更需要關注社會的需求,創造真正的買家。 如今,許多高科技創新型企業都在從社會需求的角度來創造客戶。 慢慢地,人們會來購買你的產品。 但是,如果你從一開始就只考慮如何找到客戶,你可能不會成功。 ”
加強資訊公開是檢驗“好”的標準。
吳發培認為,從企業家的角度來看,做慈善可以提公升企業的社會形象,但也可能存在不良動機。 從社會角度來看,資訊披露可以幫助利益相關者更好地了解公司的財務狀況、運營和社會責任,以便他們做出更明智的投資決策。
同時,監管部門和社會服務機構也對企業資訊披露的要求和服務力度不斷加大。 通過資訊披露,企業可以更透明地展示自己的業績和治理,從而獲得更多的融資機會和市場認可。 因此,企業資訊披露不是乙個孤立的行為,而是需要與企業的商業行為和社會責任緊密聯絡在一起。
乙個健康的公司必須考慮可持續性。 公司是否賺錢必須遵守會計準則,公司是否走在可持續發展的正確道路上,也需要按照可持續發展報告的要求去做。 因此,許多公司都成立了可持續發展管理委員會,研究可持續發展報告的要求。 吳發培說。
以中集集團為例,過去只有財務報表,外人看不到公司可持續發展的效果,但現在對可持續發展有系統的要求,公司整個運營體系和報告體系必須滿足新的要求,因此可持續發展管理委員會承擔著梳理所有內部流程的責任。
吳發培進一步強調,可持續發展戰略絕不是一套單獨的管理體系,必須與公司的正常發展戰略有機結合。 可持續發展管理委員會實際上在使公司更加透明和讓所有利益相關者放心方面發揮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