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黨的二十大強調“加快建設農業強國”。 在2024年12月19日至20日舉行的**農村工作會議上,**總書記對“三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 錨定建設農業強國目標,把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作為新時代新征程“三農”工作的總抓手。要長期努力,集中力量做好一批群眾能感受到、能達到的實事。 沒有農業強國,就沒有整個現代強國;沒有農業和農村的現代化,就沒有中國式的現代化。 新時代新征程,要加快建設農業強國。
1.農業強國的共同特徵。
農業強國是現代農業強國和世界農業強國的簡稱。 根據世界上每個農業強國的比較優勢,農業強國大致可分為農業綜合強國和特色農業強國:美國、法國、加拿大、義大利、澳大利亞等國家為農業綜合強國;德國、日本、荷蘭、丹麥、以色列和紐西蘭是典型的農業強國。 世界農業強國普遍具有“六高六強”的共同特徵:一是經濟發展水平高,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強勁二是農業勞動生產率較高,材料、技術、裝備雄厚三是農產品質量高、安全、綠色,品牌水平高,國際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強四是專業化、規模化、專業化、產業化水平高,產業融合龍頭地位強五是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發達,產業組織帶動作用強六是農業創新水平高,創新創業生態可持續發展性強。
結合世界農業強國“六高六強”的共同特點,加快推進新時代新征程農業強國建設,必須切實做到:一是要對推進農業強國建設的艱巨性和複雜性保持清醒認識;二是推進農業強國建設,要防止急於求成,真正做到長久成功第三,推進農業強國建設,要注意摒棄原有,吸收國外,面向未來。
第二,加快農業強國建設,必須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
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是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基本路線”。 農業農村現代化是歷史進步動態演進的過程,是從傳統農業農村向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現代農業農村全面轉變的過程,是促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本質特徵與國情、農業條件有機融合的過程。
沒有農業和農村的現代化,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農業強國。 為此,必須把握好農業和農村現代化建設的總體目標、底線要求和主要任務。 總體目標是實現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實現農村居民高質量生活,基本形成“三農”高水平安全格局。基本形成了以生態為基礎、以文化為靈魂、以宜居、商務、旅遊為基礎的鄉村發展新格局農民收入中位數增速接近或超過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底線是確保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的有效供應;堅決堅守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底線,決不能出錯。 主要任務是夯實農業和農村現代化的骨架支撐提公升農業優質效益核心競爭力;積極構建多元化、融合化、一體化的現代農村產業體系,強化產業鏈和價值鏈“三鏈同構”建設宜居、宜業、宜遊、宜遊的美麗鄉村;增強鄉村文化軟實力和鄉村治理凝聚力;紮實促進農村居民共同富裕;繼續深化鄉村改革,進一步推進鄉村人才振興。
第三,加快建設農業強國需要著力幾個方面。
一是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必須加強產業支援。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是建設農業強國的“必修課”和“基本功”。 增強對農業強國建設的產業支撐力度,要注重方法,強化全域性眼光和系統思維,強化問題導向和歷史觀,強化底線思維和憂慮意識,促進農民農村共同富裕。 同時,要高度重視農村產業發展中的突出問題,依靠科技和改革“雙輪驅動”,加強對農業強國建設的產業支撐。
二是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必須控制糧食安全風險。 全球糧食安全面臨多重風險,傳統和非傳統糧食安全風險交織疊加。 從糧食供求、生產約束、飼料供求等方面分析,我國未來糧食安全面臨的風險隱患仍在加大。 我國口糧需求量將繼續呈現穩步下降趨勢,飼料糧需求量將呈現穩步增長趨勢,未來我國糧食總需求增長空間有限,但維護糧食安全仍是重大責任。
第三,加快農業強國建設,必須避免五大傾向。 首先是戰略問題的戰術化。 要加強農業強國建設頂層設計,完善相關立法和執法,謀劃農業強國建設“增長坐標”。 二是發展目標的浪漫化。 建設農業強國的發展目標必須有相應的標準要求,不能抬高胃口,開出“空票”。 三是單打打法、“一刀切”的施工方式。 農業強國建設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不可能“單打獨鬥”,也不可能要求所有農村農業都同等強大。 四是體制機制改革是工程,政策扶持盆景。 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必須推進體制機制改革,把建設農業強國作為基石,杜絕人為創造政策扶持盆景的政策“高地”“孤島”。 五是焦點混淆了“三農”配角。 建設農業強國,必須堅持農民主體地位,著力支援廣大農戶特別是小農戶參與受益,切實讓農民成為鄉村振興的“主角”。
作者:李作鵬 單位:中共河南省委黨校;李振志單位:河南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