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起源於西元前六世紀至西元前五世紀的古印度,經過原始佛教、部落佛教和大乘佛教三個階段發展,並在漢漢時期傳入中國。 佛教在漫長的歷史程序中逐漸中國化,佛教的中國化不僅是佛教教義的本土化,也是佛教在中國建立的過程。 中國佛教宗派的形成,標誌著佛教中國化的完成。 從此,中國佛教成為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佛教形式,同時也進一步完成了漢化程序。
一、佛教漢化化的內涵和特點。
佛教的漢化是佛教自身機制的體現,除了受到政治、經濟、文化等因素的影響外,佛教本身還有一種中國化的內在動機,那就是佛教可以自我調節、自我組織。 在佛教的教義中,有宇宙眾生的內容。 為了能夠促進救贖,獲得改變,並靈活地引導眾生走上解脫之路,佛教必須與各地的文化相融合。 因此,佛教的漢化是佛教本身理論特徵的再現。 例如,在早期的大乘經典中,《法華經》主張使用技巧和便利來利益眾生,摩羯座經也主張技巧和便利。 佛教傳入中國後,中國的僧人也以嫻熟便捷的智慧翻譯佛經,推動佛教中國化的實現。
1)佛教宗派的漢化。
在佛教中國化的過程中,形成了漢傳佛教、藏傳佛教和傣教。 河南佛教主要是漢傳佛教,即漢化佛教,佛教的中國化主要是指佛教教義和佛教儀式體系的中國化。 佛教中國化的基礎是佛教教義的中國化。 佛教的漢化主要包括佛教的儒學化、老莊的形上學、芳書靈的神化,滿足了不同層次人群的需求。 比如佛教的儒家化是為了防止佛教與政治權力和意識形態發生衝突,佛教的老莊形上學是為了能夠融入傳統文化,佛教神化法力是為了滿足一些人的好奇心和下層階級的精神需求。 可以說,佛教的中國化極大地促進了佛教在中國的傳播,促進了佛教與傳統文化的融合。
在佛教宗派形成過程中,推動了佛教的漢化,各宗派之間具有很強的排他性,目的是實現自己宗派與自己宗派的融合。 現代佛教的中國化表現在促進各宗派之間的對話和融合,在正義和理性層面上走向統一,在態度上走向封閉,從佛教的教育功能轉向宗教信仰的功能。 佛教的中國化並不違背佛教的基本教義,而只是將佛教精神與中國傳統文化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促進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創新發展。 一些佛教教義以漢化的語言和方法表達,既有區別於中國傳統文化,也不同於印度佛教文化,但又不違背佛教的基本教義和觀念,一方面表明佛教文化與傳統儒家和道家文化有共同之處,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國傳統文化極具包容性。
2)佛教教義中國化。
佛教傳入中國後,要用中國文化來詮釋佛教文化,以中國文化的形式來展示佛教教義。 佛教文化與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相結合,與中國本土的道教和民間宗教相結合,摒棄一些印度文化因素,借鑑中國傳統儒家和道教文化,形成中國佛教教派。 特別是中原的漢族佛教,具有鮮明的中國民族特色,是與儒、道並列的中國傳統文化三大支柱之一。 印度佛教必須與中國本土文化相融合,適應中國傳統文化,對其內容和形式進行全面創新和改造,才能在中國大地上生根發芽。 就中國文化而言,必須具有包容性,吸收國外佛教文化的思想成果,並加以利用,從而實現佛教的中國化。 在佛經翻譯中,他大量借用老子、莊子的語言詞彙,用形上學的推理附加佛教教義,試圖在中國傳播和接受。 對佛經的歪曲,有意無意,其實就是為了實現佛教的中國化。 隨著人們對佛教教義的理解,一些誤解和曲解被批判和消除,這實際上使佛教進一步中國化。
3)佛教信仰的中國化。
中國一些知識分子捏造、偽造佛經,但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佛教精神,體現了中國人通過改革、修復、創新外國佛教來滿足自身精神需要的目的,是佛教中國化的體現,也是中國佛教擺脫外來經典束縛的努力, 也是佛教漢化自主發展的體現,也是實現佛教中國化的重要途徑,展現了“為己有”的態度。佛教故事的編造是基於中國民間信仰的實際需要,這也成為中國化佛教的重要組成部分,進一步推動了佛教的中國化。 從佛教傳入中國的那一天起,就開始了漢化程序,即適應中國的社會環境、思想傳統,甚至為宮廷政治服務。 佛教傳入中國後,結合中國一流的中央集權制度,歷朝歷代採取儒、佛、道並存的策略,為佛教提供土地、山林和經濟支援,保護佛教活動,使其接受世俗政府的保護和管轄,發揮宗教扶政的社會作用。 佛教依附於王朝的世俗政治,並得到皇室和貴族知識分子的支援,推動了佛教的中國化程序。 歷朝都把佛教置於政權管轄之下,適應世俗統治的要求,發揮佛教祈福除災、尊老、和諧社會的功能。
4)佛教信仰載體的中國化。
在中國建立佛教的過程中,佛教信仰的主體已經中國化。 隨著印度佛教典籍被翻譯成中文,中國信徒接受並理解了佛教信仰。 隨後,佛教逐漸傳播到中國,並受到中國傳統文化和民俗文化的影響,形成了具有中國本土特色的佛教信仰體系。 中國版佛教中不僅有佛教學者和信徒,還有佛教建築、雕刻、繪畫等以漢化形式呈現的佛教藝術表現形式,不僅信教群眾對佛陀的崇敬和理解,知識分子和民眾對佛教的信仰也十分普及, 甚至對佛教的信仰也非常流行,出現了大量的佛教寺廟,這些佛教寺廟與中國傳統的寺廟、祠堂、祠堂相似,並且存在差異,各種佛像和中國傳統神靈之間也有相似之處。早期佛教傳入中國時,與黃、老一起被人們所信奉和崇拜,這也是佛教中國化的體現。
5)佛教信仰的普及。
佛教的漢化也伴隨著佛教的民間化,由於中國傳統人口絕大多數是文盲,能夠精通佛教原理的人很少。 佛教傳入中國後,不得不面對下層人民及其下層文化,中國的下層文化或民族文化吸收和改造了佛教的某些方面,使其成為中國民間文化的一部分。 佛教傳入中國後,與一些神靈、占卜、治病、觀天現象等相結合,在民間站穩了腳跟,為佛教的傳播奠定了基礎。 這也使得漢化佛教通俗易懂,深入人心。 一些民間人士將佛教中的故事改編成文學形式,或為了吸引民間傳播教義,將佛經中的故事加入到一些民間故事中,形成生死、因果報應等觀念,成為中國民俗文化民間文化和民間信仰的一部分, 比如民間認為觀音菩薩來自佛教,人們試圖通過向觀音菩薩求助來獲得世俗的加持。又如,中國的關羽受到人們的尊敬,中國化的佛教將他奉為噶然菩薩。 佛教的普及和普及,是佛教中國化的重要途徑。 佛教漢化的另乙個特點是漢族僧侶日常生活的民族化。 佛教傳入中國後,由於氣候寒冷,製作了法袍,從漢化佛教的服飾來看,佛教已經實現了日常生活的漢化。 佛教漢化的另乙個表現是佛教徒的素食。 在原始佛教的戒律中,沒有禁止吃肉。 當佛教第一次傳入中國時,並沒有特別強調素食主義。 在梁武帝統治時期,僧侶和尼姑被迫吃素。 因此,素食主義成為漢化佛教的傳統習慣。 印度佛教一般不住在大城市和鄉村,而是生活在荒野中,而漢化佛教則在城市中傳播,出現了中國式的宮殿和寺院。 雖然中國的山林中也有佛教寺廟,但大都市中還有更多的寺院,寺廟規模巨集大,金光燦爛。
2.積極引導佛教中國化,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
佛教中國化是一項系統而複雜的工作,既要穩中求進,要防止一刀切,既要顧大局,又要紮實細緻,周密謀劃、周密組織、穩步推進。從思想、文化、政策、規劃、引導等方面為佛教中國化創造條件。 從歷史上看,佛教經歷了乙個漫長而複雜的漢化過程。 在當前條件下,最主要的是引導佛教適應社會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相融合。
1)積極引導佛教適應社會主義。
有人認為佛教已經中國化了,沒有必要進一步漢化,這是對佛教中國化的誤解。 現階段,一些佛教徒和一些人,打著佛教的旗號,利用佛教的影響,挑起民族團結,造成不良影響。 因此,要繼承和發揚佛教文化的積極因素,建設中華民族共同體家園,鍛造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發揮佛教的積極作用,防止消極作用,反對一些人利用佛教信仰危害民族團結和社會秩序。 一些佛教信仰發展滯後,佛教界一些人思想落後,寺廟管理模式保守,不願接受與時代步伐脫節的新資訊、新思想、新觀念。 堅持佛教中國化方向,要賦予佛教新的時代內涵和新的時代觀念,展現佛教的新形象、新氣象,發揮佛教服務社會、履行社會責任的功能,維護社會穩定,服務社會福利, 促進社會建設。充分發揮佛教界人士的國家意識、公民意識和法治意識。 佛教的中國化要適應時代進步的要求,在佛教教義和儀式上豐富新時代的內涵。 不要以宗教的名義干涉國家的司法、行政、教育和社會事務,尤其要防止佛教被境外敵對勢力利用。 積極引導佛教與社會主義相適應,妥善處理黨與佛教的關係、社會與佛教的關係、不同宗教與佛教的關係、中國佛教與外國佛教的關係、信教與非信教的關係,團結宗教界人士、信教群眾和全國人民,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中華民族的復興。
(二)引導佛教徒、信教群眾遵紀守法。
加強佛教自身建設,在佛教領導班子建設中注重政治可靠、工作高效、民主作風,培養一批素質優良、作風優良的教學人才,培養一批高僧大德,推動佛教中國化。 加強佛教界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民族觀、歷史觀、文化觀、宗教觀。 積極在佛教界宣傳法制教育,增強法治意識,尊重法律、遵紀守法。 要加大中華傳統文化進寺活動力度,辦好佛學院、高校,培養一批精通佛學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人才。 加強佛教徒自我管理、自我約束和自我教育,嚴懲違規者,引導信教群眾講大局、了解大局、講科學。 加強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教育。 做好佛教教義中國化工作,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團結佛教界和廣大信教群眾,探索符合社會和諧、時代進步、健康文明的佛教教義內容,加大宗教思想建設成果轉化應用力度, 使佛教的內容和形式符合時代和當前思想的要求。支援寺廟引入現代管理制度和管理理念,實現民主管理、依法管理、科學管理。 按照有關法律的要求,引導佛教界和信教群眾遵守社會公德,摒棄陳規陋習。 落實寺院監督管理政策,實現佛教界對中華文化的認可,打擊神秘迷信的佛教活動,支援宗教界與時俱進,引導佛教與現代生活矛盾的改革。
(三)引導佛教與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相協調。
佛教文化是文化旅遊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佛教文化資源豐富,佛教旅遊景點眾多,在寺廟周邊開展旅遊觀賞、考察、參觀和學習體驗等活動,促進了佛教旅遊的發展,也讓一些人得到了心靈的慰藉和滿足。 佛教的中國化應有利於促進經濟、社會和生態發展,提高當代人民的生活品質,促進佛教文化的保護和傳承,為子孫後代留下豐富的文化資源,為傳統文化的發展做出積極貢獻,為中華文明的傳承和延續提供佛教理論支撐, 為經濟社會建設提供文化支撐。現階段,要引導佛教文化適應社會主義和現代社會的核心價值觀,倡導積極向上的審美觀、生態觀、和諧觀,促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
(四)加強教育引導,維護河南佛教正統正義。
一是引導教職人員正確信仰、正確行事,反對迷信神職人員應該教育奉獻者、朝聖者和遊客什麼是真正的佛教,什麼是迷信。 二是在寺廟生活、工作的僧尼、居士要文明引導信眾入香,不得以任何手段騙取朝聖者、遊客的錢財教育信徒遵守國家法律,堅持正確的信仰。 第三,旅行社和導遊要有環保意識,教育遊客保護生態環境,不亂扔垃圾還要引導參觀寺廟的遊客和朝聖者遠離迷信,倡導正確正向的信仰,善良仁慈。 四是利用報刊、廣播、電視、光碟、網際網絡等宣傳保護宗教活動場所環境的重要性,宣傳迷信活動的危害,引導群眾遵守國家法律對不文明旅遊和危害寺廟環境健康的行為進行監督,及時對不文明行為進行監督。 五是宗教事務部門、高僧和寺廟管理人員要相互溝通配合,採取積極有效的措施維護寺廟遺址環境在國家法律和佛教之間找到契合點,採取切實措施維護正統,反對迷信。
(五)加強管理和專項治理,打擊河南佛教迷信活動。
一是宗教事務部門要定期、不定期地對寺院遺址進行專項管理,除查處違法行為外,還要對活動場所的公共衛生進行監督,打擊迷信活動,維護正宗佛教檢查督促專項治理工作。 二是依法處理以弘揚傳統文化為名的集錢行為整治引誘信教遊客燒香騙取錢財的非法宗教活動;禁止祈神、抽籤、算命、占卜等迷信活動。 三是宗教事務部門要與文化、衛生、城建、街道辦事處等部門交換意見,形成共識,共同整治影響城市衛生和城市形象的寺院遺址和迷信宗教活動情節嚴重的,應當給予批評或者追究法律責任,維護社會公眾正常的生活環境。 四是要求宗教部門和佛教協會幹部對寺院遺址的公共衛生和生態環境負責,對受到汙染的場所要限期整治逾期未完成治理的,由環境保護部門依照規定依法予以處罰。 五、按照《熏香產品安全通用要求》、《宗教活動場所燒香安全規範》和《熏香產品有害物質檢測方法》等標準,對熏香生產的安全、汙染程度進行監督管理,對不按標準生產的企業予以取締;監督熏香銷售,查處假冒偽劣產品。
作者: 趙志浩,河南省社會科學院哲學與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員 本文是河南省社科院創新專案“堅持中國宗教中國化方向,抵制激進宗教思想滲透”(專案編號:23A14)的中期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