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三年我每週只排便一次左右,一直覺得腹脹,不敢多吃,用過各種藥物,但都沒有效果,太痛了!“來自浙江湖州的65歲患者張奶奶,便秘20多年了,近兩年情況越來越嚴重。
反覆便秘20餘年,腹腔鏡全結腸切除術解決了患者的煩惱。
大麻籽丸、乳果糖、蘆薈......20多年來,張奶奶幾乎吃盡了能吃的藥,還時不時地開啟月肛門,幾天幾乎不能排便一次。 漸漸地,情況變得越來越令人鼓舞,不僅每週可以排便一次左右,而且身體不適感也明顯增加。 來到逸夫醫院後,於春釗教授仔細詢問了患者的病情,並為她進行了全面檢查,結果顯示,患者的橫結腸變長,乙狀結腸扭曲,發現了多年腹脹便秘的“罪魁禍首”。
來源:視覺中國
為解決患者多年的便秘痛,於春釗教授召集醫院普外科、消化內科、影像學、麻醉科等學科進行討論,決定為其行腹腔鏡全結腸切除術,成功切除患者病變結腸。 手術後,張奶奶常規口服益生菌**,每天排便2-3次,腹脹感明顯消失。 張奶奶的老公也說,好多年沒見到老婆這麼開心了!
不要忍受便秘,主動就醫很重要。
近年來,慢性便秘的患病率呈上公升趨勢,並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在70歲以上的人群中達到230%。俞春釗教授介紹,慢性便秘的診斷基於便秘型別可分為三類:結腸無力或慢轉運便秘、正常轉運便秘、盆底或排便功能障礙(出口梗阻便秘)和混合性便秘。 “慢性便秘是由於不同的**,不同程度的病變,不同的方式,如生活方式的調整、藥物治療**、心理心理**、生物反饋、糞便移植、針灸等,而手術主要是針對內科失敗後的難治性便秘。 ”
目前,便秘的機制仍在探索中,術前準確判斷病變結腸的範圍,並在手術中準確切除病變結腸很重要。 如果切除時間不夠,便秘可能**或術後影響微乎其微,如果切除過多的腸管,患者會出現頑固性腹瀉、大便失禁等,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俞春釗教授表示,結腸慢轉程性便秘的手術方法有結腸部分切除術、結腸次全切除術、結腸次全切除術,其中結腸次全切除術可分為蠕動吻合術、反向蠕動吻合術、金陵手術等用於盆底疝、直腸內脫垂、直腸突出等出口梗阻性便秘,盆底抬高術、直腸吊帶固定術、STARR手術、PPH、直腸突出修復術等。
便秘可發生於任何年齡,與飲食結構、生活節奏等的變化有關,也受社會心理因素的影響。 余春召教授提醒,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健康飲食,多吃高纖維食物,多喝水,規律作息,適當運動,保證充足的睡眠。 一旦便秘超過1個月仍未緩解,一定要及時就醫,不要隨意用藥,排除病變引起的便秘,以免錯過最佳時機。
通訊員 範宇洲.
《長江晚報紫牛報》記者徐倩倩。
校對陶山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