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晶元半導體領域,美國和西方憑藉先發優勢掌握了大量核心技術,如荷蘭、日本、美國佔據了全球半導體裝置市場90%以上的份額,英偉達、英特爾、美光、高通等都是國際知名的晶元半導體企業, 擁有優秀的晶元設計技術,並掌握了EDA軟體、晶元指令集架構等晶元所需的核心軟硬體工作。
晶元的生產製造非常複雜,涉及多個領域、多個環節,需要20多種半導體裝置,以及各種技術和軟硬體、原材料。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目前的晶元產業鏈屬於典型的全球分工。 基本上,沒有哪個企業可以擁有完整的晶元產業鏈,甚至沒有乙個國家能夠不依賴國外的技術和裝置,從頭到尾完全製造出乙個晶元。
也正是出於這個原因,美國為了遏制中國晶元的發展,拉攏了日韓組成晶元四方聯盟,還與日本、荷蘭簽署了限制半導體裝置出貨的三方協議。 事實上,美國的這一舉動,是想通過“小院高牆”的模式,將中國排除在世界半導體鏈之外,聯合盟友圍剿堵住中國的晶元產業。
然而,美國顯然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半導體企業的根本目的其實是為了賺錢,而不是與他們合作遏制中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 包括美國晶元巨頭英偉達、英特爾、高通等,其實對美國晶元的禁令本質上並不受歡迎,但由於全球晶元市場需求旺盛,各大晶元半導體廠商製造的晶元供不應求,即使沒有中國市場,也能快速出貨, 而當時對晶元出口的限制只集中在少數高階先進晶元上,絕大多數晶元出貨量並未受到影響。因此,許多半導體巨頭都願意配合美國的晶元禁令。
但現在時代變了,隨著手機、電腦等消費電子市場趨勢的不斷下滑,對晶元的需求,甚至首當其衝的晶元也開始跳水。 很多晶元企業的晶元堆在倉庫裡根本賣不出去,這不僅意味著初期投資的成本賣不出去,還給資金鏈和現金流造成了很大的壓力,也導致了儲存成本的增加,費用的進一步增加。
例如,三星被限制向中國市場發貨後,其晶元儲存率飆公升至40%左右,這基本上意味著三星一半的晶元只能堆放在倉庫裡。 不久前,三星獲得了永久豁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自由出貨晶元,隨後三星的晶元出貨量增長了10%左右,這不難看出中國市場的重要性。
在看到三星的經歷後,晶元巨頭們開始“變臉”,想盡各種辦法拿到出貨許可證,而那些沒有拿到出貨許可證的人也通過各種方式繞過了晶元禁令。
例如,在美國宣布禁止AI晶元後,英偉達直接表示:我們將為中國的特殊版出貨更多晶元。 不僅如此,還有訊息稱,英偉達將從明年1月開始將三款中國專用晶元投入生產。
這基本上意味著美國限制了AI晶元,英偉達繞過晶元禁令推出了第一款晶元。 更何況,美國的晶元禁令實際上是在限制某些標準晶元的出貨,而英偉達的中國特別版晶元,其實是在降低晶元效能後,出貨之前的晶元。
這也意味著,如果美國想要完全限制英偉達出貨晶元,那麼標準一定很低,這將導致大量晶元無法出口,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晶元消費市場,而美國沒有辦法完全阻止晶元出口到中國市場, 畢竟,美國市場根本無法消費這麼多晶元。
除了英偉達,台積電最近也開始變臉,不僅申請了一年的豁免,還開始通過降價來吸引中國客戶下單。 畢竟沒有中國客戶訂單的台積電,最近過得並不好,不僅產能利用率**達到80%,營收、淨利潤和市值堪稱“跳水”**,在短短四個月的時間裡,直接損失了一家中國電信的市值,甚至台積電, 乙個全球晶元代工巨頭,是經不起的。
台積電為了表達不滿,不僅推遲了在美國建廠的計畫,還在日本、德國、中國等國家建晶元代工廠。 難怪有外媒稱:晶元巨頭“變臉了”。
不僅如此,就連與之合作的英特爾最近也開始“躁動不安”,最近推出了兩款效能優異的AI晶元,並表示將出貨到中國市場,未來還會有AI晶元可以出貨到中國市場,這與拜登的AI晶元禁令完全是“對立的”。
不僅如此,英特爾還聯合英偉達、高通等美國晶元巨頭,遊說拜登**要求解除晶元禁令。 為了能夠說服拜登,英特爾不僅舉例說明了中國市場在營收等方面的重要性,還試圖通過明年的**支援來影響拜登。
附言:
拜登想通過晶元禁令來遏制中國晶元產業的發展,但拜登顯然忘記了一件事,那就是半導體企業的根本目的還是營收,如果不能成功將晶元出口到全球最大的市場中國,那麼營收必然會受到影響,所以晶元巨頭們近段時間都“變臉”了。 我不打算配合晶元禁令的限制,開始尋找各種方式將晶元運往中國市場,台積電開始在世界各地建廠。
我是技術創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