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情侶一開始像做夢一樣相愛,但為什麼最後會手牽手告別呢?
婚姻教皇約翰·戈特曼(John Gottman)進行了一項長達40年的隨訪研究,發現在69%的案例中,夫妻之間的衝突和問題會永遠持續存在。 婚姻似乎注定了無法彌補的分歧。 婚姻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夫妻對分歧、衝突和生活的態度。
為什麼人結婚後會變得面目全非?
有句經典諺語:“不管你嫁給誰,結婚後,總會發現你不是嫁給同乙個人。 ”
電影《婚姻生活》講述了一對夫妻離婚後重新發現彼此愛情的故事。 約翰和瑪麗安事業成功,生活富裕,還有兩個可愛的女兒。 在外人看來,他們是一對理想的夫妻。 然而,在相處的過程中,他們漸漸覺得對方已經不是自己曾經想要的樣子了。 約翰覺得瑪麗安太墨守成規,對生活沒有激情;另一方面,瑪麗安認為約翰不尊重他的家人,對生活漠不關心。 最終,約翰出軌並提出離婚,兩人分道揚鑣。
幾年後的一次偶然相遇重新點燃了他們對彼此的愛。
這對曾經怨恨對方的夫妻,再次墜入愛河。 他們的約會從過去的不愉快中消失了,並恢復了他們初次相識的甜蜜。
這種“意外”的重逢並非孤例,離婚後對婚姻產生悔恨之情的情況並不少見。 在人際交往中,有一種心理現象被稱為“光環效應”。 具有良好第一印象的人很容易被認為在各個方面都很優秀。 婚姻也是如此,當我們第一次墜入愛河時,我們往往只看到對方的閃光點。 然而,隨著生活變得平淡無奇,這種“光環效應”逐漸消失,雙方的缺點也逐漸顯露出來。 大多數夫妻都覺得對方變了,關係逐漸淡化。 其實,好與壞一直存在,只是被忽視或誇大了。
在沉悶的婚姻中,學會分階段“習”對方的長處是很重要的。 只有不斷回首,我們才能記住第一次心跳,一次又一次地相愛。
婚姻智慧:大事要“開放”,小事要“封閉”。
婚姻中的安全感和歸屬感取決於明智地視而不見。
面對重大事件,要“睜大眼睛”,考慮對方的感受,清醒理性地做出選擇在小事上,你可以“閉上眼睛”,不去管瑣碎的事情,過著輕鬆的生活。 楊江和錢鐘書的婚姻為我們樹立了榜樣。
在做出重大決定之前,他們總是第乙個相互溝通的人。 比如錢鐘書從法國留學回來後去清華大學任教,而楊江則帶著女兒回到上海陪伴父親。 有一天,錢鐘書一臉愁容地回來,說父親被老朋友邀請到湖南藍田,幫助創辦國立師範學院。 雖然面臨重大抉擇,但他堅持在做決定之前先聽取楊江的意見。 這種尊重深深地觸動了楊江,讓她明白了自己在他心中的分量。 對於一些無傷大雅的小事,他們總是一笑置之。
錢鐘書雖然是個有錢有錢的才子,但在一些瑣碎的人生小事上卻顯得笨拙。 不過,楊江並沒有把每件事都當回事,而是始終冷靜地回答:“沒關係。 她悄悄地把所有破損的家具修好,默默地解決了這些“爛攤子”。 通過尊重建立信任,通過包容培養和諧,他們的婚姻被塗上了溫暖的底色。
婚姻不如生活重要
婚姻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不能比生命更重要。
能夠保持自我平衡的人更有可能擁有幸福的婚姻。 ”
擁有幸福婚姻的男人和女人是美好生活的典範。
這讓人想起作家梅亞講述的乙個真實故事。 從惠子畢業後,她為了找工作選擇了上海。 由於競爭激烈,她只能進入一家工資低、工作勤奮的公司。 為了省錢,她和同事合租簡陋的房間,生活環境極其艱苦。 在工作中,她經常被客戶欺負,被領導責罵,這對她打擊很大。 為了逃跑,她嫁給了一位比她大八歲的銷售主管。
婚後,她很快就懷孕了,成為了一名家庭主婦。 然而,她沒有能力處理夫妻關係和婆媳之間的衝突。 生活的壓力,丈夫的不理解,婆婆的不尊重,讓她幾乎喘不過氣來。 她想離開家人,卻因為找不到好工作,只好默默忍受。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婚姻並不是生活的全部。 只有當生命的大迴圈完整而充實時,婚姻的小圈子才會得到保護。 要解決婚姻中的問題,就要理清因果關係。 婚姻問題只有在生活的各個方面都表現出色才能解決。
婚姻綜合觀:發現優勢,冷靜應對,拓展格局
婚姻不僅關乎愛情,更關乎責任和精神成長。 這三者都是不可或缺的。
發現彼此的長處可以使愛情持續多年。 面對重大決定時保持冷靜,以免關係因瑣碎的事情而褪色。 通過擴大生活的模式和視野,婚姻可以通過相互成熟來加強。
在這個千萬萬人綑綁在一起的世界裡,這是難得的命運。 要想攜手一輩子,就需要承擔起必要的責任,培養相處的智慧,滋養彼此的生活。 希望大家能用誠付出,善待管理,擁抱生命中珍貴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