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很多年前,我看過乙個故事:
一位將軍,聽到有人說“一念天堂,一想到地獄”,他很疑惑,於是趕緊到廟裡去問老方丈。
方丈正坐著打坐,將軍肆無忌憚地開口,老方丈沒有睜開眼睛,很輕蔑的說道:“你這麼乙個武者,連最起碼的禮儀都沒有,你配得上什麼樣的禪修?”
將軍大怒,砰的一聲拔出劍,直指老方丈的鼻尖:“你這個臭和尚,讓你給你面子,你不懂得舉?!.””
方丈睜開眼睛,指著將軍:“有了這個想法,你就會下地獄。 ”
將軍愣了愣,頓時慚愧,把劍扔在地上:“我粗魯,我本來是要請教的,我請求原諒。 ”
方丈淡淡道:“有了這個念頭,你已經在天堂了。 ”
長大後,我看到城市的街道一天比一天寬,但人們的心卻一天比一天狹窄。 私家車越來越好,但道路卻越來越擁擠,以至於出現了路怒症家庭。 所以我常常想:在起起落落和忙碌之間,我們還能照顧好每一次心跳嗎?
莊子秋水說:“可憐蛇,可憐蛇,蛇可憐風,風可憐眼睛,眼睛可憐心。也就是說,獨腿者羨慕多條腿者跑得快,但多條腿者羨慕無腿蛇更快,有形蛇羨慕無形的風,風知道它的速度趕不上人的眼光,但眼睛明白,世界上最快的東西是心連心的想法, 乙個念頭千里,什麼都趕不上。
因此,佛教中有一句諺語:“不怕讀書,怕遲到。 人吃五穀雜糧,有七情六慾,有觸發因素,難免會有嫉妒、貪欲、煩惱、報復的各種念頭,關鍵是有沒有意識能及時止住念頭,讓自己辨別是非的理智才能在做傻事之前醒悟過來。
看“煩惱”二字,寓意著火衝到頂端,迷惑人心,而“開悟”二字恰恰是“看見我的心”。
在狂喜中,在憤怒中,在短暫的環境中,要看到自己的內心並不容易。
世界上最難辨別的不是距離,而是近;最難評價的不是網路上的人和事,而是你自己。 世上最難把握的不是一輩子,而是一念。
一位朋友給我講了乙個農村紀念故事:30多年前,在他女朋友的村子裡,乙個家庭的女兒私奔並懷孕了。 這在80年代初的中國農村是乙個很大的笑柄,有幾位女親戚來找他後來的岳母商量,但岳母就是一句話也沒回答。 還有人憤憤不平,好奇地問鄰居為什麼不表態,老太太緩緩說道:“我家有四個女孩子還沒嫁人,我不敢保證家裡的女兒們都不會落言,也不敢嘲笑別人的女兒。 ”
後來,這個家庭的女兒們都接受了考驗,她們都非常有前途。 鄉里人說,是母親家有規矩,嘴裡也積攢了德。
不敢幸災樂禍,只想著憐憫。
總是有“不敢”,所以我把自己的一些妄想放出來,對別人多了些同情心。 如果乙個念頭不熾熱,它就不會燃燒理智和清晰。
行雲大師倡導的“三善運動”,無非是“說善事、行善、用心良苦”:言不說謊、不誹謗;不要因為善小而做,不要因為惡小而做;然後心靈自然會培養善意。 乙個念乙個行,永無止境,從現在延伸到一生。
試著照顧好當下的每乙個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