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施工質量是本工程質量控制的重點之一。 混凝土工程的質量將直接影響整個建設工程的質量,混凝土裂縫防治的監督措施如下:
1、混凝土結構裂縫的危害
混凝土工程中的裂縫很常見,這給建築物的正常使用和耐久性帶來了相當大的問題:首先,它降低了結構的耐久性、完整性甚至承載力。 裂縫無處不在,使水分滲透到結構內部,導致鋼筋腐蝕。 當裂紋較寬時,會引起內力的重新分布;二是影響正常使用,經常因裂縫的存在而失去防水功能第三,裂縫的存在,尤其是當裂縫比較明顯時,會在心理上給使用者造成較大的恐慌感和壓力感,不利於身心健康。 我公司在以往大量類似工程的監理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混凝土結構防治裂縫的實踐經驗,對混凝土結構防治裂縫的原因進行了全方位的分析和研究,同時提出了相應的監理措施。
二、混凝土結構出現裂縫的原因
1、裂縫的內在因素取決於混凝土材料本身的特性和混凝土的強度增長機理。 混凝土是一種人造複合材料,在微觀上不均勻,其抗拉強度很低,在較小的拉應力作用下可能出現裂縫。 此外,對混凝土的亞顯微研究表明,混凝土在承載載荷前存在微裂紋,如混凝土凝固硬化時產生的化學收縮裂紋和水化熱引起的溫差引起的溫度裂紋等
2、裂紋有兩個外部因素:
一是混凝土成型過程中外力作用引起的裂縫和強度增長,如混凝土終凝前地表水快速蒸發而形成的面網裂縫;混凝土強度達不到規範要求而拆除模板,或雖未拆除模板,但外部附加荷載和不利變形在成型階段對混凝土產生不利的力學影響。 這種型別的裂縫在施工階段更為常見,被稱為“異常結構裂縫”。其次,混凝土強度形成後,變形引起的裂縫包括溫度、濕度、收縮膨脹、沉降不均勻等因素引起的裂縫,特別是溫度和沉降不均勻引起的裂縫。
3.裂縫也應根據主題的不同參與者進行分類:
一是設計原因,如計算圖與實際受力不匹配、基礎沉降考慮不足等;二、混凝土的原材料和生產原因;三是施工原因,如結構內力分布充分引起裂縫導致鋼筋位置不當;維護不足會導致強度下降等。
3、混凝土結構裂縫的三段控制措施
混凝土結構工程中的裂縫控制屬於開環控制。 裂紋控制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各參與方的共同努力,應從以下三個階段提前控制。
1.設計階段的裂紋控制。
設計階段的控制是有效控制混凝土裂縫的基礎。 在符合現行設計規範的基礎上,設計人員應結合實際工程採取更符合實際工程情況的技術保證措施。
針對不均勻沉降因素,採用“釋放”和“抗”相結合的控制措施,保證不同承載力下土體變形的一致性。 建議在設計中採用基礎加固和設定後澆帶的方法;
控制荷載裂紋和荷載次應力裂紋。 除考慮結構的完整性外,設計人員還應根據各結構構件的使用環境、使用位置和重要性,確定相應的裂紋控制等級
溫度是影響混凝土裂縫的重要因素,因此建議屋面板採用雙層雙向加固,周圍應設定加固。 屋面裂縫治理還應採取“避讓”措施,如在屋面上使用反光材料或製作綠化屋面等。
2.混凝土施工階段的裂縫控制。
在混凝土施工階段導致裂縫的因素有很多,這些因素不僅會誘發裂縫,還會影響結構或施工等方面,在工程監理過程中,我們的監理會從以下幾個方面採取控制措施:
1)督促施工單位對商品混凝土生產實行動態管理,控制原材料質量,選擇適宜的水泥和外加劑品種,控制配合比。加強原料控制:清理石材表面的灰塵,控制砂子的含泥量、雜質等有害物質;同時,在選擇最佳商品混凝土業務之前,應由業主、設計院和施工單位共同調研,要求優化配合比,控制混凝土的含鹼量,選擇合適的水泥和外加劑品種,優化外加劑用量,減少內因素造成的裂縫。
2)模板對混凝土裂縫的影響與控制。
模板是保證混凝土構件尺寸和形狀的工具,但如果模板本身沒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勢必產生混凝土構件的“先天性變形”,改變構件的應力,特別是水平構件和壓桿構件的影響更大。 例如,混凝土板、梁等構件會因模板變形而產生區域性向下彎曲變形,在後期使用荷載的作用下,構件會產生較大的拉應力,混凝土本身的抗拉強度很低,結果容易產生裂縫。 因此,在施工過程中,監理會加強對模板的檢查,避免不必要的構件變形。
3)鋼筋對混凝土裂縫控制的影響。
鋼筋布置是否符合設計圖紙的要求,影響結構構件受力時的應力分布,這種情況產生的裂縫在混凝土板中最為常見:在一般設計中,板鋼筋直徑小,容易變形,而當混凝土澆築時, 容易造成板材底部加固和筋距減小的現象,從而降低板材的有效承載力,這也是樓板出現裂縫的一大原因。因此,監理會督促施工單位嚴格控制節點現場的鋼筋綁紮和鋼筋布置,同時在澆築期間,監理將加強邊站強度,要求施工單位加強對成品鋼筋的保護,並派專人對鋼筋進行照料,以調整鋼筋的變形或移動。及時的鋼筋。
4)混凝土澆築前,要求施工單位上報澆築方案,監理將重點審查澆築方案的可行性,監督側站的實施,確保澆築的連續性、振動的密實性和有組織的施工。現場澆築時,往往由於組織不到位,混凝土跟不上施工縫,而這些施工縫沒有事先確定,大多是隨機的,如果發生在剪力較大的構件部位,就會降低結構構件的有效承載力,產生裂縫。 此外,還要保證振動的緊湊性,防止洩漏和過振。 在混凝土最終凝結前加強採光找平工作,避免因耗水造成網狀裂縫。 對於大體積混凝土,應採用合理的澆築方案,分層澆築時應保證層狀處混凝土的完整性(如層狀處的加固),並應採取溫度控制措施。
3.混凝土強度形成階段的裂縫控制。
督促施工單位採取有針對性的養護措施,確保混凝土強度正常增長。 養護工作不僅有利於保證混凝土的強度滿足設計強度要求,而且有助於減少因水分不足而產生的微裂縫。 應根據水泥的品種、外加劑的種類和用量、配合比和施工環境等因素,考慮有針對性的養護措施,儘量減少不利於混凝土強度增長的因素,從而減少強度增長過程中產生的微裂縫。
建立合理的模板拆除應用制度,確保拆除模板時混凝土構件的強度符合規範規定的施工強度要求。 過早脫模容易引起混凝土構件變形,改變構件應力。 另外,由於此時混凝土的強度尚未達到規範要求的強度,因此容易因過早載入而開裂。 針對這種情況,在督導過程中,我們會要求施工單位做好同等條件下的混凝土養護試塊,作為脫模的依據。
防止混凝土構件超載,尤其是樓板。 由於現階段混凝土強度尚未完全成型,承載力有限,堆放荷載過大會產生與“過早脫模”相同的結果,造成結構隱患,因此現階段應控制新澆混凝土樓板的堆放荷載,特別是集中荷載, 這樣才能保證正常施工,無不良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