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從知乎精世博人心理產品的使用者文章中談到了人性,並就人性的善惡進行了交流。 在接下來的兩篇文章中,我們將繼續討論人性問題。
精神矯正:
辨別善惡,回歸行為本身
無論是人的自然需求,還是人際情感需求,都沒有善惡屬性之分,但當它與“如何實現自己的需求”的思想相結合時,就會有善惡的區別。 換句話說,實現需要的手段和過程將產生善與惡,並產生善與惡的後果。 為善而除惡,就是要辨別自己的行為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這需要我們具備演繹和辨別的智慧,需要運用理性思維。
乍一看,我們認為善與惡的區別是顯而易見的。 說到善良,我們從小就學會了講五講四美,我們有古老的戒律:仁、義、禮、智、信;說到邪惡,我們都知道燒殺、搶劫、欺詐、腐敗是做不到的,都是罪惡。 但是,如果善惡如此明分,為什麼每年都會有聳人聽聞的惡行報道,為什麼對如何衡量善惡還有爭論呢?
那是因為我們經常將對行為的判斷引向對動機的判斷。 今年,大眾心理學引發了對動機形成及其背後深層次需求的分析,引起了大眾的同情和共情,有惡行的人千里迢迢走了,這是可以理解的。 如果我們從行為動機和人的需要的角度來討論善惡,很容易陷入善惡不分的境地。 例如,某種惡行的背後有可以理解甚至同情的動機。
精神矯正:
為什麼善與惡的界限變得模糊
吳謝羽殺害母親案和幾年前的馬家珏案,心理學家對犯罪動機的追蹤,讓很多人同情甚至感同身受,也讓觀眾對陳念在影視作品《少年你》中用暴力對抗暴力、小北代替陳念的同情, 對受害者的經歷和動機的同情,以及對他行為邪惡的批評,使爭議模糊了善惡的界限。這種模稜兩可的原因是,善惡的判斷落在人性上,沒有區分人性的需要和行為的善惡。
但是,如前所述,動機本身背後的需求沒有善惡之分,但其實現過程所產生的手段和結果才是真正有影響力的,是有善惡之分的。
同樣,也有價值。 近年來,人們普遍說“三觀正確”,三個觀點十分積極。 然而,沒有好壞的價值觀,它們都是關於它們的影響。 例如,正義和公平聽起來很真實,但實現正義和公平的影響可以用來判斷它是善還是惡。
在人類歷史上,以正義和公平的名義發動戰爭所犯下的人道主義自古以來就存在個人為了追求自己心中的正義和公平,不顧他人,犯下了各種惡行,不勝列舉。 我們每個人,當我們仔細檢討自己是否經常有做好事的好意時,就是因為智慧不足以分辨善惡,從而導致了不好的結果。
更多善惡討論,請搜尋積極心理學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