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 19 日,北京商報記者獲悉,由於醫療專利糾紛,Apple Watch Ultra 2 和 Apple Watch Series 9 將於美國東部時間 12 月 21 日下午 3 點起不再在蘋果**上訂購。 12 月 24 日之後,這兩款產品的店內庫存將不再在 Apple Store 零售店提供。 近年來,不僅是Apple Watch,智慧型手錶也越來越重視健康功能,力爭成為使用者的“私人醫生”,但在健康功能趨同的情況下,價效比也是影響消費者選擇的重要因素,在業內專家看來,智慧型手錶的健康功能仍有提公升的空間, 這需要基於硬體創新。
蘋果不是“首選”。
據了解,這兩款Apple Watch的停售是美國國際委員會(ITC)裁決的結果,這是蘋果與醫療技術公司Masimo之間關於Apple Watch血氧感測器技術的長期專利糾紛的一部分。 國際委員會在10月宣布,它發現Apple Watch侵犯了Masimo的專利,維持了法官在1月份的決定。
Apple Watch是蘋果難以放棄的盤子,根據市場研究機構Watch Faces的資料,蘋果Apple Watch在2024年的銷量將達到5390萬台,突破5000萬台大關,而健康功能是至關重要的一環,目前Apple Watch支援心電圖、血氧、心率、月經追蹤、用藥提醒等功能, 睡眠監測等功能,在採訪中,一位使用者告訴北京商報記者,正是因為這一點,他才購買了。
使用者唐先生告訴北京商報記者,自己曾患上心肌炎,家裡老人的心臟也有問題,所以特別注意血氧監測。 不過,唐先生也表示,Apple Watch的血氧監測不是很準確,佩戴的鬆緊度和手臂的姿勢都會影響結果,但總體上是可靠的,可以在身體感覺不舒服的時候用來救急。
不過,觀察市場並不難發現,上述AppleWatch所能實現的健康功能,也是國產品牌也能實現的。 使用者張先生告訴北京商報記者,他也因為健康功能想買智慧型手錶,之前也用過智慧型手環,發現包括華為和oppo在內的智慧型手錶可以覆蓋心率、血氧監測、心臟健康研究等功能,最後買了華為手錶4 Pro, 張先生說,他之所以沒有選擇蘋果,是因為他覺得華為的續航時間更好。
消費者的態度也體現在資料上,雖然蘋果在手機市場上獨樹一幟,但在智慧型手錶上已經被華為超越,形成了蘋果和華為的格局。 Counterpoint統計資料顯示,今年第二季度,華為智慧型手錶同比增長58%,Apple Watch出貨量下降15%,雖然Apple Watch Series 8仍是第二季度中國最暢銷的智慧型手錶,但與2024年第二季度的Series 7相比,出貨量下降了25%。
健康或物有所值。
專家認為,這種情況並不出乎意料。 行業觀察家丁少將對《北京商報》記者分析稱,智慧型手錶自誕生之初,就一直被視為高價效比的產品,與傳統機械手錶相比,智慧型手錶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目標群體差異很大,很難形成較高的溢價,相比手機這樣一款整合度高的產品, 智慧型手錶的重要性很難證明,甚至被視為手機的配件,因此只能通過提高價效比來擴大客戶群,蘋果強大的品牌力,很難在智慧型手錶上使用。
更重要的是,與蘋果相比,國產品牌智慧型手錶擁有更完整的產品線。 以華為為例,其高階產品包括華為Watch 4系列,其中華為Watch 4 Pro售價為3199元,較便宜的是WATCH CT 3 Pro,起價為1888元,還有平價產品的Watch Fit 2,售價為649元,還支援智慧型心率監測和藍芽通話, 而蘋果在平價市場主力手錶SE的起價也為1999元,Watch Series 9的售價為2999元。
蘋果專利糾紛揭開了其與醫療機構合作的一角,但蘋果並不是唯一一家與醫療機構聯手的公司,華為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華為智慧型穿戴產品提供7小時全天候健康監測管理, 心電分析提示軟體也已獲得II類醫療器械註冊和歐盟CEMDR醫療器械證書。同時,華為與業內專業醫療機構合作,提供呼吸、心臟、血壓等領域的健康監測和風險篩查服務。
小公尺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小公尺血壓手錶被批准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醫療器械註冊證”和“計量器具型式認可證書”,並與北京醫科大學第三醫院和阜外醫院的權威醫療機構進行了實驗測試。
丁少將認為,智慧型手錶的健康功能雖然使用頻繁,但效果並不直觀,所以在目前的市場上,各個品牌的健康功能大致相同,最終又回到了爭奪價效比的老路上。
未來的空間在哪裡?
雖然健康特徵相似,但深陷這一領域可能是智慧型手錶差異化的唯一選擇。 資深產業經濟觀察家梁振鵬告訴北京第一財經記者,目前電子產品的整合度越來越高,在軟體層面能夠實現的功能大致相同。智慧型手錶之間,已經成為螢幕尺寸的差異,現在手機已經成為個人生活的中心,而平板電腦則注重辦公需求,與兩者相比,智慧型手錶最大的優勢是它們經常佩戴在身體附近,並且可以隨時感知使用者的身體狀況, 因此,智慧型手錶只有不斷增強其健康功能,才能在一組硬體中站穩腳跟。
至於未來如何開啟想象空間,專家認為,硬體改進仍是必由之路,畢竟健康檢測資料的準確性與感測器直接相關,例如心率監測已經從原來的光學感測器逐漸演變為生物電阻抗感測器。
具體來說,光學心率感測器就是通過LED綠光照射感測器的**和血管,通過測量光吸收的波動來判斷心率狀態,輔助運動檢測,可以實現最基本的監測功能。 生物電阻抗感測器可以通過生物體本身的阻抗監測血流,並將其轉換為特定的心率、呼吸頻率和面板電反應指數。 由於它整合了多樣化的資料,因此檢測精度得到增強,更具參考性。
例如,OPPO Watch 4 Pro增加了手腕溫度感測器,並將心率感測器公升級為8通道,血氧感測器公升級為16通道。 因為這一改進,新產品增加了60秒體檢功能,可以檢查血管彈性風險、心臟健康風險、體徵溫度變化、睡眠打鼾風險四大風險,並評估心率、血管年齡、壓力、血氧、心電圖、睡眠、手腕溫度等身體指標。
相關專家認為,雖然目前的智慧型手錶在外表上很難有重大的創新,但有了感測器、演算法和這些看似不起眼的改進,也能讓品牌區分高低健康功能,作為耐用品,智慧型手錶會陪伴使用者很長一段時間,其中健康功能更是金黃, 更多戳痛點,會逐漸在比賽中顯現出來。
北京商報記者 王濤峰 祝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