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說,少年讀書就像在縫隙裡偷看月亮。 其中乙個重要原因,當然是他當時還年輕,人生閱歷極其匱乏,對世界大事的理解也比較膚淺。 尤其是關於課文的背景,如果僅僅依靠教科書客觀簡潔的介紹,難免會有點隔膜,沖淡和過濾掉很多情感成分。
比如小時候,我熟悉“暖風燻遊客,讓杭州汴州”這句話,只覺得朗朗上口,卻不知道這句調侃背後深深的怨恨和無奈。 後來,在看完宋代歷史之後,我看到了宋太祖“先南後北”統一全國後的尷尬,然後想起了林勝的詩《名臨安府》和《東京夢華錄》,彷彿隔絕了天涯海角,不再有最初的輕鬆感。 順著時間的尺度,知道了南唐皇后李煜的所作所為,以及宋朝滅南唐的前因後果,我將不再只在乎《罌粟美人》的修辭和懷舊之美。 其實,詩歌文章並不是孤立的文學“孤島”,長大後重讀經典文字,更像是領悟到一種基調**過去,它圍繞著作品本身,時代背景只是一種補充和點綴;之後,他們會逐漸開啟“門縫”,學會將它們重新嵌入歷史的錨點上,鑽研細節和質感。 只是最初的“偷看月亮”的侷限性,其實是成長規律的體現。 否則,如果大家都像張良的兒子張碧江一樣,14歲就成為善於觀察言語和情緒的戰略家,或者像張愛玲一樣早熟,十幾歲時看穿了《紅樓夢》背後的“苦淚”,那可不是什麼好事。 正如許多人所感嘆的那樣,舊文字之所以越讀越動人,歸根結底是我們變了。 當人們走過更多的路,知識儲備更豐富時,他們將能夠更好地理解這些名學者的愛心、溫暖和同情心。 比如重讀《孔一機》十幾年後,尋找茴香豆和寫“茴香”二字不再好奇,也不再難嘲笑他老實迂腐、“赤貧”,而是更能體會到那個時代的小人物是多麼的悲慘和無助, 以及魯迅先生的那句話“孔一機是唯一乙個站著喝酒時穿長襯衫的人”,為什麼會如此經典。中學時學過“摸龍說趙太后”,眼中滿是解對手武裝、一步步深入的遊說技巧,很容易應用“藝術”。 如今,我在新聞裡看到了太多父母溺愛孩子引發的悲劇,看著那些被父母計畫的未來,卻始終找不到真實自我的“神童”,我領悟到了“父母的愛一定是深遠的”和“不能靠沒有功勞的尊重”這句話的用心良苦。 前幾天回家的時候,看著小表妹搖著頭背誦唐詩,我突然對她的童年不那麼羨慕了。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成長階段,正是我走過的人生道路,讓我走過了璀璨詩的膚淺表象,一步步走近作者的詠嘆調心。 當你重讀經典文字時,你往往不是被別人檢查,而是被你自己檢查。 復老學新,路簡單。 你看,就算是這個道理,中文教科書也已經給你“劇透”了。
文章** 中國青年報;作者 |任關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