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軍為實現國家統一的神聖使命,在東南沿海和內地部署了大批對台作戰部隊,隨時準備登陸台灣,殲滅台軍。
這些部隊都是我軍精銳師,裝備新型先進裝備,人員齊全,戰鬥力強,專門訓練了登陸台灣的戰術技能,戰備水平高於其他部隊,是中國軍隊中的“無情角色”。
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解放軍哪些主力集團軍將參加台海戰役?
首先,東部戰區的三支集團軍是對臺戰爭的主力軍,他們的任務是隨時準備以武力登陸島,完成國家統一。 他們密切關注著海峽對岸的台軍,正在訓練和備戰。
如果台海局勢惡化,東部戰區三集團軍將迅速集結,投身台海戰場。
這三支集團軍在軍改中都保留了下來,實力遠遠超過其他戰區。 他們分別是原南京軍區第71、72、73集團軍,均裝備重、中、輕復合部隊,具有強大的對地突擊能力和快速反應能力。
第72、73軍緊鄰台灣海峽,將在台灣北部進行兩棲登陸作戰,配合海軍陸戰隊登陸海灘。
第72、73集團軍擁有多個兩棲裝甲復合旅,全部裝備05輛兩棲裝甲戰車,可執行跨海登陸作戰任務。 他們既擁有強大的直接瞄準火力的05兩棲突擊車,又擁有攜帶戰鬥步兵的兩棲步兵戰車,具有出色的突擊能力和攻擊能力。
軍改後,我軍加強了集團軍的火力保障能力,東部戰區各集團軍裝備了乙個陸軍航空旅,增加了陸軍航空旅的數量和規模。
在集團軍特種旅、集團軍偵察營、軍區各師偵察營的基礎上,組建了特種作戰旅,可以進行敵後偵察、火力制導、“斬殺敵”。 軍改後,我軍集團軍基層部隊規模較大,基本擁有5萬至6萬人的戰鬥力,東部戰區三集團軍和海軍陸戰隊已經擁有20多萬作戰兵力。
第二是南部戰區的第74集團軍,是對臺作戰的輔助力量,駐紮在良廣地區。 他們的任務是從台灣南部進攻該島,與東部戰區主力集團軍組成南北兩大進攻群,形成鉗形攻勢。
東部戰區的第74軍和第72、73軍在組織上相似,也有兩棲裝甲復合部隊執行跨海登陸作戰任務。
戰時,南部戰區某登陸艦支隊將出動大量兩棲攻擊艦、船塢登陸艦、坦克登陸艦,運送第74集團軍的兩棲重型合成部隊。
正如我們前面所說,解放軍為所有集團軍裝備了特種作戰旅、炮兵旅和陸軍航空兵空中突擊旅,第74集團軍也不例外。
目前,第74集團軍炮兵旅已實現機械化、資訊化,淘汰了落後的拖曳榴彈炮和加農炮。
第74集團軍炮兵旅重新裝備了PCL-181車載榴彈炮和新型遠端火箭炮。 我軍炮兵旅裝備了新型箱式火箭發射器,可以發射300公釐和370公釐的火箭彈。
從射程來看,它們已經具備了擊中150公里-300公里範圍內目標的能力,也就是說,火箭炮可以從海峽西海岸發射,擊中台灣海峽以東島嶼上的目標。
從炸彈種類來看,我軍新型遠端火箭炮可發射多種火箭彈,如防爆彈、雲爆彈、燃燒彈等,針對不同目標選擇炸彈型別,充分發揮火箭炮精確打擊和掩護打擊的威力, 為第74集團軍的主攻力量掃清障礙,掩護登陸部隊的縱深攻擊。
最後還有中央戰區第83軍,是全軍的戰略預備隊,他們的任務是增援其他戰區。 它們是在濟南軍區第20集團軍和第54集團軍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聚集了濟南軍區各集團軍的精銳和王牌,如著名的“沙家浜”旅、“楊根思部隊”。
總司令部高度重視第83集團軍快速反應部隊的建設,與北方集團軍其他重視重型裝甲復合部隊不同,第83集團軍以中型輪式機械化復合部隊建設為主。
“沙家浜”部隊、“飛虎旅”、“紅一師”部隊全部轉型為中型機械化合成部隊,第83集團軍有三種快速機動方式。
部署在中原的第83集團軍將依託京廣鐵路和京九鐵路南下,伺機投身台海戰場。
二是公路機動性,利用中國世界上最發達的公路網,高速機動到戰場,在閩浙沿海地區裝船裝貨。
三是北方港口直接裝船,我國有數十艘大型軍民船,排水量超過萬噸。
我國擁有數十艘排水量超過10000噸的大型兩用滾裝船,可搭載83集團軍主力跨海執行任務。
利用海軍陸戰隊和陸軍兩棲重武器部隊占領的登陸場,迅速機動到台灣島,占領主要通訊路線和重要節點目標,為最終奪取該島提供條件。
過去,第83集團軍“沙家浜”部隊組織中型合成營進行滾裝船運輸訓練演習,戰時將作為東南戰區作戰部隊的戰略儲備。
在緊急情況下,及時投入戰場。
以上是我軍在台海戰役中可以投入的五支集團軍,擁有三十多萬兵力的龐大兵力。
我們不希望兩岸發生衝突,但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尊嚴是我們的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