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賠償所需的資訊。
工傷認定申請表:填寫完整的工傷認定申請表,包括個人基本資訊、事故發生方式、工傷情況等。
身份證明:提供受傷雇員身份證原件及影印件。
勞動關係證明:如勞動合同、工資單、社保繳費記錄等,證明工傷員工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係。
醫療證明:包括診斷證明、病歷、醫療費用清單等,以證明受傷員工的受傷情況和狀況。
事故現場**或**:如果可能,請提供事故現場的**或**,以幫助了解事故是如何發生的。
證人證詞:事故發生時在場的證人為證明事故的真實性和過程而提供的證詞。
其他相關證據:如報警記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出具的事故調查報告等。
工傷賠償程式。
工傷報告:事故發生後,用人單位應立即向當地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報告,並在24小時內填寫《工傷事故報告表》。
工傷認定: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應當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工傷認定決定。
勞動能力鑑定:對被認定為工傷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或者勞動者本人應當向設區的市勞動能力鑑定委員會提出勞動能力鑑定申請。 勞動能力鑑定委員會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鑑定結論。
工傷保險待遇申請:工傷職工應當憑工傷認定決定書、勞動能力鑑定結論等材料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工傷保險待遇。 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15日內核准工傷保險待遇。
賠償金:經批准的工傷保險待遇,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按月向工傷人員或者其近親屬支付。
以張先生在工作中受傷為例。 他在工作時不小心從高處墜落,導致骨折和內臟損傷。 事故發生後,張某用人單位立即向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報案,並協助張某填寫工傷認定申請表。 同時,用人單位還提供了張某的身份證明、勞動關係證明、醫療證明等相關材料。 經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調查認定,確定張某的傷情為工傷。 隨後,他接受了勞動能力鑑定,並持相關材料向社會保險經銷機構申請了工傷保險待遇。 經核實,張某獲得相應的醫療費用補償、傷殘津貼、工傷一次性醫療補助。
在工傷賠償過程中,涉及的主要法律法規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工傷保險條例》等。 《條例》明確規定了工傷保險的覆蓋範圍、工傷認定的條件和程式、工傷保險待遇的種類和標準。 工傷職工和用人單位在申請和辦理工傷賠償時,應當嚴格遵守本法律法規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