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七屆陝西省大學生美術作品展在習建築科技大學舉行。 來自34所高校的86個藝術表演專業的2000餘名師生齊聚一堂,表演聲樂、器樂、舞蹈、話劇、朗誦五大藝術表演活動。 這次展覽是我們學校的收穫各類獎項18個文藝演出獲獎數量位居全省前列。 其中,4項集體文藝演出獲一等獎;兩個個人藝術表演獲獎。
一等獎和二等獎;2場演出獲優秀創作獎;教師美育案例1例獲一等獎四件藝術作品獲獎。
一、二、三等獎;我校因其出色的組織單位而受到表彰。 入選全國展師生作品4件(案例);湖北襄陽)。
這麼多新農師生的優秀作品在大展上大放異彩,快來和團團一起來看看吧。
聲樂 - “Qingyang”和“nyon nyon”。
指導老師:謝怡珍、李小兵、趙青
由綜合素質學院美育教研部教師、合唱指導謝怡珍、李小兵、趙青共同執導的《青陽》和《尼永尼永》曲目獲得聲樂組一等獎。
青春如火,初心如火炬。 它無非是一縷微的空白,將一瞬間化為陽,而光和塵埃,以及時間的舒滾。 合唱團的40名選手手牽著手,面對浩瀚的星辰大海,發出屬於自己的和聲,最終成為山水的潮流。
合唱團的同學們在舞台上展現了自信而專業的表演態度,就像他們的歌曲《青陽》一樣;《Nyon Nyon》以無伴奏合唱八聲部純人聲演唱,展現了新農閃電合唱團較高的藝術水準和技巧,受到觀眾的熱烈掌聲。
器樂 - “天山之泉”和“沼阿美”。
《天山之春》。
指導老師:丁曉燕、盧玲瑋、趙欣瑞
由丁曉燕、盧令偉、大學生阮樂團藝術總監、指揮趙欣瑞聯合執導的《天山之春》獲得器樂類一等獎。
《天山之春》第一段描繪了天山春天到來時明媚宜人的美景,第二段生動地描繪了維吾爾族人民在天山腳下敲打手鼓、載歌載舞的歡樂熱鬧景象。
演出圓滿結束後,阮樂團團長楊力表示:“學校和大文工團為我們的比賽的成功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專業老師的指導讓我們對比賽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
“努瑪阿公尺”。
指導老師:趙青
由綜合素質教育學院美育教研部教師趙青精心指導的個展作品《沼美》獲A組(個人)二等獎。
《沼阿美》是作曲家張超近年來的重要鋼琴作品之一。 2024年,作曲家回到家鄉紅河自治州,童年的場景和生活歷歷在目,為了表達對家鄉的感情,他用哈尼語"“努瑪阿公尺”。"將這部作品命名為寓言"哈尼族人嚮往的天堂"。
參賽選手們將劇目呈現得淋漓盡致,證明了我校藝術實踐水平的提公升,也進一步彰顯了學校美育的深遠影響。
舞蹈 - “乙個小麥遺產”和“尋找春天”。
“一麥傳承”。
指導老師:耿雅靜、劉偉、楊琦
由綜合素質學院美育教研部導師耿雅靜老師創作,劉偉老師、楊琦老師悉心指導,學員們創作的原創當代舞作品《一麥傳承》獲舞蹈類一等獎和優秀創作獎。
**總書記一再強調,中國人要把飯碗端在自己手裡,自己打包糧食。
原創現代舞作品《乙個小麥傳承》以小麥品種育種為題材,內容以我校一代又一代小麥育種專家為攻克小麥育種瓶頸問題而奮發奔赴,是我校農業科學家關注國家糧食安全、服務乾旱地區農業的真實寫照。 作品旨在以舞蹈的形式演繹新農科學家的故事,以小麥為精神象徵,傳承新農精神,為建校90周年獻上乙份禮物。
《尋找春天》。
指導老師:耿雅靜
綜合素質學院美育教研部課堂舞蹈團導師耿雅靜創作的原創古典舞作品《尋找春天》獲得舞蹈類一等獎。
編舞家耿雅靜在運用中國古典舞元素的基礎上,將現代舞語言與編舞手法相結合,將春天抽象成女性,並運用變色的服裝和道具呈現視覺變化,演繹出一幅優美詩意的《尋春》。 通過舞蹈,我們表達了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好願景。
話劇——《嘉禾國興》。
指導老師:楊豔寶
由話劇團學生在學校團委楊延寶老師的指導下共同創作的戲劇作品《嘉禾國興》表現優異,榮獲話劇類一等獎和表演類優秀創作獎。
“金禾國興”不僅是本屆大學生藝術展的作品,更是學校美育實踐的新成果。 在學校的大力支援下,大學生藝術團話劇團的同學們始終秉承“誠信、樸實、勇敢、堅韌”的校訓,用“嘉禾國興”展現了我校農林大學的精神風貌和對農業強國建設的不懈追求。
圖形藝術作品
書法印章上刻有“古詩”。
指導老師:羅榮浩
作品以橫幅拼接的形式,模仿古代手捲的風格,整體視覺效果比較強。 以孫國亭的《書譜》為藍本,運用兩位王的筆法,是一部草書創作作品。 在內容上,選取了《墨池》《朱元思之書》《陋居》三部古籍,蘊含著濃厚的歷史感和深厚的文化底蘊。 筆鋒利的邊緣外露,線條變化十足,中心簡潔厚重,側面美觀靈動,布局合理空白,從而形成稀疏的藝術效果。 整體作品密實緊湊,方圓圓,筆觸連貫拉,流暢典雅,將筆墨變化與古文韻律相結合,展現中華文化韻味。
書法印章上刻有“桃花源”。
指導老師:張玉琪
《桃花源泉的故事》是東晉作家陶淵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泉詩集》的序言,選自《陶淵明文集》。 本文通過對桃花泉平靜、幸福、自由、平等的生活的描述,展現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對當時現實生活的不滿。 作品節選《桃花源》部分,文字為正字,文筆理順,嚴肅與靈動相結合。 字與字之間有大有小,有厚有輕,交錯,陰影恰到好處,有的字含水,筆痕依然存在,還有點墨跡。
“南泥灣原創IP設計”。
指導老師:李東辰
南泥灣的IP形象是頭上戴著鮮花的小女孩“南南”,她被分為兩個形象。 其中一人身穿花背心,拎著花籃,設計靈感源自歌曲《南泥灣》中的“花籃花香”;另乙個穿著T恤,頭上戴著擴音器,描繪了現代敘述者的形象。 前者是359旅開拓進取打造的“小江南”南泥灣形象的體現,融合陝北特色元素,打造標誌性形象後者是近代發展的“陝北小江南”,山好河,風景好"影象的體現。 兩者都保留了“花遍野”的頭部特色,前者是359旅親手播種的無人土地上綻放的芬芳之花,後者是自力更生精神讓南泥灣綻放的現代花。
《秦嶺寶城鐵路IP形象文旅推廣設計》。
指導老師:韓超
這個IP的名字叫“向錢”,“向錢”是“前進”的諧音,寓意中國鐵路在前行。 整體形象是乙個普通的鐵路工人,性格開朗,性格隨和。 這個IP從弘揚寶城鐵路精神出發,彰顯了寶城鐵路普通基層工人“不怕苦、不認輸、不曖昧”的寶城鐵路精神。 他戴著黃色安全帽,藍色T恤和卡其色褲子,腳踞粗布鞋,符合那個時代鐵路工人的形象。 黃色的頭盔上點綴著仙人掌,帶著一點趣味,仙人掌有迎難而上的精神和堅韌不拔的精神,這與當時中國鐵路環境中寶城鐵路的建設精神是一致的。 IP的整體設計風格符合當下大眾審美,號召人們銘記寶城鐵路精神。
楊彥寶 ·高校美育改革創新優秀案例
美育是新時代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人才的重要著力點。
楊彥寶老師與話劇團合影留念。
學校團委楊豔寶老師結合學校實際情況《高校開展美育滲透行動的經驗與實踐——以西北農林大學校園戲劇為例》榮獲高校美育改革創新優秀案例一等獎。
舞台上的精彩呈現,離不開每一位演藝人員的刻苦訓練和每一位幕後工作者的努力,向他們致敬!
大學生藝術團。
編輯:李偉航、趙玉文、鄭博文。
責任編輯:王興波、吳志毅、曲高瑞。
審計員:常振漢。
終審:胡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