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3日,南韓超導與低溫學會核查委員會發布了對今年7月引起轟動的LK-99室溫超導體事件的科學評估。 指出,綜合考慮原始資料和國內外再現實驗結果後,沒有證據證明LK-99是常溫常壓下的超導體,而是一種含有大量雜質的絕緣體,其所謂的超導性只是雜質的電和磁效應造成的錯覺。
LK-99是由銅、鉛、磷和氧組成的化合物,其結構與鉛磷灰石相似。 今年7月,南韓量子能源中心的Sook-baek Lee和Ji-hoon Kim在預印本平台ARXIV上發表了一篇文章,聲稱他們已經成功合成了LK-99,並發現了它在大氣壓和至少127(400K)溫度下的超導性。 他們還提供了乙個片段**,表明LK-99樣品能夠懸浮在磁鐵上,顯示出超導體的邁斯納效應。 這一訊息引起了國際科學界的廣泛關注和討論,因為超導體是一種可以在零電阻狀態下導電的材料,具有很大的科學技術價值,但目前已知的超導體需要在極低的溫度或極高的壓力下實現,而LK-99如果真的是常溫常壓的超導體,將是乙個重大突破。
然而,隨著越來越多的研究團隊試圖複製LK-99的合成和測量,他們發現LK-99並不表現出超導性,而是一種具有高電阻率的絕緣體,其懸浮只是由於鐵磁性和抗磁性的普通效應,而不是邁斯納效應。 經過多次實驗和理論分析,科學家發現LK-99中含有大量的雜質,尤其是硫化銅,在一定溫度下會發生相變,導致電阻率急劇下降,從而誤導了原作者的判斷。 此外,LK-99的結構也不利於超導性的產生,因為它的電子局域性很強,不能形成超導電子對。
為了對LK-99事件做出權威評估,南韓超導和低溫學會於8月成立了由10名專家組成的驗證委員會,綜合考慮國內外原始資料和可重複實驗結果。 委員會認為,作者沒有提供足夠的證據支援LK-99的超導性,繁殖實驗的結果明確否認了LK-99的超導性。 委員會還指出,原作者沒有遵循科學研究的基本原則,沒有對樣品進行充分的表徵,沒有對實驗結果進行嚴格的分析,沒有排除可能的錯誤和干擾,沒有與其他研究團隊進行有效的溝通和合作,沒有批判性地反思自己的結論。 委員會呼籲原作者盡快撤回,向科學界和公眾道歉,並反思他們的行為。
該委員會得到了南韓科學技術部的支援,南韓科學技術部表示,LK-99事件對南韓的科學公信力造成了損害,也給科學界和公眾帶來了困惑和失望。
優質作者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