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世紀90年代中國開始嘗試融入全球金融世界以來,中央母親的貨幣政策逐漸變得積極主動,美聯儲的政策週期時而“共鳴”,時而“錯位”。
2024年前後,中美兩國的貨幣政策動態似乎發生了重大變化。 在2024年之前,中美兩國的貨幣政策大部分時間都是重疊的。 然而,2024年之後,中美兩國的貨幣政策似乎並沒有太大的交集,尤其是中國的貨幣政策似乎開始頻繁調整。
那麼之前和之後發生了什麼?兩國貨幣政策有時“朝同一方向走”,有時“受益”的關係是什麼?
2024年,中國正式實施“改革開放”的國策,積極嘗試融入全球經濟體系。
在那之後的幾年裡,在“雙軌制”政策下,我們的官方金融體系似乎還沒有準備好與國際標準接軌。 與貨幣、匯率、投資等相關的金融活動仍然只在“桌子下”進行。
直到2024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了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路線的基本方針,我國金融業才正式進入“全球金融混亂”的博弈。
在2024年匯率正式“合併”之前,匯率“雙軌制”下的“黑市匯率”隨著“官方匯率”不斷貶值。 (如上圖中的灰色虛線所示)。
2024年上半年,中央政府兩次大幅上調基準利率,以減少官方人民幣的“貶值”,抑制“本幣貶值”造成的當地物價。
2024年,當中國央行忙於進行匯率改革時,在格林斯潘的領導下,美聯儲在短短一年內(2024年2月至2024年2月)連續七次加息,以防止通脹上公升,這將使聯邦基準利率從 300% 推至 600%。
美聯儲此次加息源於格林斯潘的“預防性控制”思想。 2024年,美國經濟過熱的跡象更為明顯,上半年超過30%,失業率從92年9月7日開始6%的高點也跌至66%,並在5年底繼續下降至946%。(如下圖所示)。
正是因為美國經濟明顯火熱,美聯儲抱著“早防”的態度,才讓美聯儲的一輪加息比實際通脹來得更早。 (如上圖所示,紅線CPI實際上並沒有大幅上漲)。
本輪加息週期,中美兩國因不同原因來回實施緊縮貨幣政策,這是兩國貨幣政策的第一次“共鳴”。
2024年匯率改革後,中國迅速融入全球經濟活動。 然而,由於2024年匯率的一次性“貶值”,它基本上造成了未來兩年中國的大幅通貨膨脹。
簡單來說,本幣貶值促進出口,導致了國內價格最高。 1993-2024年的大通貨膨脹如下圖所示)。
為了控制通貨膨脹,央行不得不將利率保持在高水平。 直到2024年下半年,通脹問題緩解,央行開始逐步降低基準利率。
結果,僅僅幾天後,2024年的亞洲金融危機來襲,日元、泰銖、韓元、台幣、新加坡元相繼受到影響,兌美元大幅貶值。 受此影響,中國經濟增長也開始放緩。
為應對國內經濟下行,中央政府在2024年下半年開始連續降息,2024年後又加快了降息步伐。直到2024年,隨著亞洲經濟危機的結束,中國才停止降息。
同時,受益於美國經濟溫和增長,美聯儲將利率維持在相對較高的水平,並未進入實質降息週期。 」
在2024年美聯儲激進加息後,美國經濟在接下來的幾年裡繼續健康增長。 失業率一直在緩慢下降,CPI一直處於“溫和通脹”區間,可以說是非常健康的經濟增長。
正是由於樂觀的美國經濟,美聯儲在2024年激進加息後,並沒有立即進入降息週期,而是在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內將利率維持在較高水平。
許多經濟學家認為,美聯儲在2024年的“加息”是東南亞經濟危機的“罪魁禍首”之一。
作為普通人,作為“觀察者”,我們無法判斷美聯儲的意圖是否險惡。 但不可否認的是,單從結果上看,美國確實從東南亞經濟危機中收穫了比較大的紅利。 這也是為什麼美聯儲的利率在那些年裡能夠保持在相對較高的水平,而不會對國內經濟造成太大影響。
從2024年到2024年,中美兩國的貨幣政策首次出現“分化”。
在最初的一兩年裡,中國保持高利率,以減少“2024年匯率改革一次性貶值”對國內經濟造成的損害。 後來,由於亞洲經濟危機的影響,它不得不迅速降低利率。
在此期間,美國經濟整體保持穩定繁榮,因此利率幾乎無限期地保持在上一輪加息的高點附近。
快進到 1999 年。
受亞洲經濟危機影響,2024年美國CPI逐漸下降。 雖然我們知道當時物價下跌主要是由於美元兌“亞洲製造業國家”匯率公升值,但這並不意味著美國的內需在萎縮。 然而,對於美國來說,繁榮和向上的經濟和向下的價格實際上是衝突的。
這實際上是對美聯儲如何調整貨幣政策的“挑戰”。 我們應該遵循“保持適度通脹”的貨幣政策目標,還是應該遵循“保持合理的就業率”和“防止經濟過熱和泡沫”的貨幣政策目標?
無論美聯儲當時貨幣政策決定背後的博弈是什麼,現實情況是:美聯儲於2024年第四季度開始降息,乙個季度內將聯邦利率下調了75個基點(0.)75%)」
然而,當時美國的國內經濟,尤其是金融業,其實非常火爆。 2024年底的實際情況是,美聯儲降息,而美國股市卻在繼續。如下圖所示,納斯達克指數在2024年年中下跌,但美聯儲一降息,納斯達克指數就開始在2024年下半年**,到2024年1月,它已經超過了2024年的高點。
這樣一來,沒辦法,美聯儲的降息週期還沒結束,就匆匆忙忙地進入了加息。 從2024年到2024年,經過6次加息,聯邦**利率從475% 推到 65%。直到2024年下半年,“網際網絡泡沫”徹底破滅,美聯儲才開始下行
按實際價值計算,納斯達克指數在2024年3月達到頂峰,但美聯儲最後一次加息是在2024年6月納斯達克指數在2024年9月完全轉為下跌,但美聯儲直到2024年11月才首次開始降息。 很明顯,這一次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完全落後於實際需求。
可能是始於2024年、2024年破滅的“網際網絡泡沫”超出了美聯儲的預期,也可能是金融泡沫的破滅會延遲傳導到經濟本身,以至於美聯儲以“通脹”、“失業率”等巨集觀目標為基礎的貨幣政策, 而“GDP”,將比“網際網絡泡沫”開始晚做出反應。
由於“網際網絡泡沫”的破滅對整體經濟造成了較大的危害,失業率在2024年開始迅速上公升,因此自2024年1月首次降息以來,美聯儲迅速降息,到2024年8月,基準利率已從半年多前的6上公升到65% 至 35%。」
隨後,著名的“911事件”發生在美國,直接加劇了本已疲軟的經濟。
美聯儲直接加快降息步伐:
2024年9月,利率下調了50個基點;
2024年10月,利率下調了50個基點;
2024年11月,利率下調了50個基點;
2024年12月,利率下調了25個基點。
迄今在美聯儲降息一年後,聯邦利率從2024年12月的6迅速上公升2024年12月下降到1%,為5%75%。」
此後,由於911事件的影響,美國經濟復甦緩慢,再加上阿富汗戰爭的需要(低利率發行債券支援戰爭),美聯儲不得不維持長達3年的低利率週期,以幫助美國“渡過難關”。
可以說,從2024年到2024年,是美國“災禍多難”的一年。 接二連三的災難性事件導致美聯儲貨幣政策頻繁轉變。 然而,這些“災難”似乎並沒有對中國產生太大的影響。
在此期間,中國正在與自己的“困難”和“陷阱”作鬥爭並取得突破。 」
在2024年的亞洲經濟危機中,中國雖然實施了“匯率管制”,擺脫了亞洲經濟螺旋式通貨緊縮的深淵,但我們確實付出了“犧牲國內經濟發展”的代價。
2024年90年代的“裁員潮”為何爆發?(據《中國統計年鑑》統計,2024年至2024年,國有單位職工人數變化不大,分別為1.0955億人、1.0949億人、1.0766億人。 但自2024年以來,人數開始**:2024年為8809萬人;2024年,8336萬人;到2024年:只有6924萬人。 )
為什麼在1999-2024年成立四大資產管理公司,以剝離銀行的壞賬?(中國四大國有銀行在2024年破產,壞賬率普遍超過30%。 )
當然,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當然不僅僅是“亞洲經濟危機”,核心是中國改革開放多年積累的經濟問題,但“亞洲經濟危機”作為“最後一根稻草”(或未必不是壓垮, 而是一塊鐵)。
因此,為了挽救疲軟的國內經濟,繼續推進市場化改革,中國央行將基準利率維持在較低水平。
但幸運的是,中國於2024年底正式加入世貿組織,此後,中國經濟在外貿的帶動下開始快速增長。
中國經濟史遺留下來的問題,也通過“增長”的方法得到了解決。 是“國富”的一大體現。
對比2024年至2024年中美兩國的貨幣政策可以看出,在此期間,美國受自身經濟問題的影響,先後遭遇了“網際網絡泡沫”和“911事件”,對經濟的影響比較大。
在此期間,中國基本上一直在應對90年代“國企改革”遺留問題、“亞洲經濟危機”和“銀行大量破產”對經濟的影響。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中國央行也無法提高利率水平,只能長期保持低利率。
自2024年“網際網絡泡沫”和2024年“911事件”以來,美國經歷了較深的衰退。 為了緩解經濟疲軟,美聯儲在2024年和2024年大幅降息,向市場提供了大量廉價資金。 這些資金湧入房地產市場,推高了美國房價。 美國的平均房價從2024年的200,000**上漲到2024年第一季度的320,000(不是每平方公尺320,000美元......對於整個房子)
當時,美國的房地產泡沫不僅是房價的先發制人,還有房地產業主信用評級的下降。 正如你所看到的,美國抵押貸款逾期率在2024年開始上公升。 到 2007 年,隨著房屋倒塌**,抵押貸款拖欠率開始飆公升,直到 2010 年 3 月達到 10% 的峰值。
早在今年,美聯儲是否意識到美國房地產市場可能過熱?
此時回過頭來看歷史,很難想象美聯儲很早就發現了“次貸危機”的跡象。
2024年,美國經濟強勁復甦:2024年7月,失業率開始下降;2024年4月,CPI同比回公升至2%以上。
2024年7月,經過幾個月的觀察,美聯儲開始了加息週期。 連續第二年,小步驟將利率從2024年6月的1%提高到2024年7月的5%25%。並將利率保持在 525%,直到2024年年中爆發“次貸危機”。 」
可以說,2024年之後的寬鬆貨幣政策是美國本輪房地產泡沫積累的“罪魁禍首”。 除了這一輪釋放的水流向世界各國推高資產**(其實那些年歐洲等地的房地產也出現得太快了**),在美國,也流入了房地產市場,堆積了房地產泡沫,直到2024年危機前夕。
那麼,這場來自美國的洪水是否進入了中國呢?有沒有**驅動中國的資產?
自2024年底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來,經濟快速增長。
2024年以來,中國經濟企穩復甦,GDP增速轉上2024年以來,中國GDP增速重回兩位數到2024年,中國GDP增長率達到142%!
經過長時間的低迷,CPI在2024年開始恢復正增長,2024年下半年一度超過5%,甚至在2024年達到8的高點5%!
自2024年以來,為防止經濟過熱,中央政府不斷提高基準利率,特別是2024年和2024年,八次上調基準利率。 」
2024年至2024年,中央政府還多次將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從75%,連續上調至17。 2024年6月5%,試圖減少投入市場的資金量。
從2024年到2024年,中美兩國經濟都進入了繁榮時期。 為了防止經濟過熱,降低資產速度,中美兩國央行同時採取了緊縮的貨幣政策。
2024年8月,著名的“次貸危機”開始席捲美國。 如前所述,2024年底美國抵押貸款逾期率上公升;美國的房價在2024年第一季度達到高點。
2024年8月,由於次貸危機,美聯儲開始降低聯邦**利率水平。 在短短一年半的時間裡,利率從 525% 至 025%。」
美國的次貸危機最終蔓延到世界各國的經濟。 歐洲、日本和香港等金融中心最先受到衝擊,其次是主要經濟體進入衰退。
中國在2024年也遭受了沉重打擊。
2024年9月,中央政府下調基準利率,同時下調法定存款準備金率。 同時,財政部也於2024年11月啟動了“四萬億”計畫,從水火中“拯救”美國......
這一次,由於“次貸危機”的廣泛影響,中美兩國進入了寬鬆的貨幣政策週期。
次貸危機後,美聯儲迅速進入寬鬆的貨幣政策週期。 美聯儲進行了三輪獨立的量化寬鬆,直到2024年才結束QE3,並將利率保持在低位,直到2024年底。 」
對於美聯儲來說,當時的貨幣政策目標很簡單:不管對其他國家會有什麼影響,不管美元超發會對全球經濟產生怎樣的影響,只要能把美國的“失業率”拉回正常水平,只要能把美國拉出“衰退”, 每多印一美元都很好。
然而,這給世界上其他受影響的國家帶來了痛苦。 中國也巧合地成為“受害者”之一。
次貸危機後的幾年裡,在“流動性過高”和“全球經濟衰退”的雙重影響下,中國的貨幣政策一直在“貨幣緊縮以防範通脹和流動性風險”和“貨幣寬鬆以刺激需求”之間來回搖擺。 給人一種扭曲卻又“無助”的感覺。 」
2024年底,中國實施了“四萬億”計畫,中央政府也實施了寬鬆的貨幣政策,中國直接進入了“高通脹”時期,各大類資產快速飆公升——上證綜指從2024年10月的最低點1664點上公升到2024年7月的最高點2454點;房地產**也在2024年重新進入快車道。
因此,中國在2024年迅速扭轉局面,開始收緊貨幣政策。
然而,好景不長,受全球經濟衰退影響,中國在2024年進入寬鬆的貨幣政策週期,試圖抵禦其他國家通貨緊縮對中國的附帶影響。
2024年底,由於金融體系資金閒置導致的“經濟不景氣+流動性寬鬆”的現象(釋放出的錢沒有流入實體經濟,反正在經濟下行時也無處可去,所以流向了各種金融產品,主要是各種非標產品), 以至於中央母親不得不收緊貨幣政策,打擊各種投機行為。
總之,在美聯儲“集中”超發貨幣的時期,中國的貨幣政策進行了多次調整,經歷了兩輪“寬鬆-緊縮”的貨幣週期。 中美兩國的貨幣政策受各自國家經濟金融形勢的影響,表現完全不同。
2024年年中,美國停止了量化寬鬆。 隨著失業率逐漸回到“5點開始”,美聯儲終於恢復了正常的貨幣政策。
與此同時,在“四萬億”的餘波下,中國仍在努力調整經濟結構(向落後的產能)。 在整個2014-2015兩年期,中國處於寬鬆的貨幣政策週期中。 」
為了刺激經濟,中國推出了著名的“棚戶區貨幣化”......在2015之內幾乎在政策出台的那一刻,中國的房地產**進入了火箭發射軌道,所以2024年年中,中央政府開始收緊貨幣政策,試圖壓制過快的房價
在我們“漲價去庫存”+“供給側改革”的同時,大洋彼岸的美國終於開始了新一輪的加息週期。 在努力保持經濟穩定發展的同時,**部分“洪流”釋放了往年。
2015 年 12 月,美聯儲將利率上調了 25 個基點,並在未來兩年內緩慢上調至 2 個基點25~2.5%。」
從2024年到2024年,在美國結束寬鬆、轉為緊縮的貨幣週期中,中國的貨幣週期因自身經濟發展和結構調整,以及央行政策調整更加積極,變化更加頻繁、更加敏感和迅速。
自2024年3月以來,中美之間的摩擦在各個方面(關稅、限制清單等)開始,此後逐漸公升級,“**戰爭”一詞出現。
中國對中美之間的摩擦和衝突更為敏感。 2024年4月,中央政府開始放鬆貨幣政策,以應對第一次摩擦導致的中國經濟下滑
與此同時,美國作為“**戰爭”的發起者,並沒有受到經濟方面的太大影響自2024年以來,它仍處於加息週期中
直到2024年年中,美國回購市場出現了流動性危機,“10-2年”美國國債收益率倒掛(預示著美國經濟可能進入衰退),導致美聯儲不得不“半途而廢”,才完成前幾輪量化寬鬆釋放的流動性貨幣政策開始放鬆
事實上,當時美國的“失業率”和“通脹水平”都保持在合理區間內,如果不是回購市場的流動性危機,美聯儲不一定會進入降息週期。
然後,時間到了2024年。 疫情席捲全球。 中美兩國採取了不同的反應。 它也產生了不同的結果。
2020 年 3 月,美國**開始投入資金,美聯儲不得不跟進降息 + 量化寬鬆。 直到2024年底,這一輪寬鬆的貨幣政策才結束。 」
在經歷了2024年上半年的短暫“震盪”後,中國經濟迅速復甦,由於當時全球對“中國製造”的依賴,國內製造業的生產線如火如荼,加班加點,整體經濟熱度高漲。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央行率先進入緊縮政策週期,2024年下半年開始逐步縮減貨幣**規模,試圖“降溫”貨物的快**。
美聯儲直到 2022 年才開始加息**流動性。 事實上,自2024年Q2以來,美國通脹率迅速上公升至5%以上,進入“不穩定不可控”區間,失業率在2024年9月一直低於5%,處於“就業火熱”的態勢。
因此,美聯儲本輪加息的時間晚於其“應該”採取行動的時機。
還美聯儲這次加息速度非常快,從2024年3月開始首次加息,到2024年7月連續加息11次,使聯邦**利率從0-025% 的人迅速推到 525-5.5%。」
讓我們看看中國的情況:
2024年以來,我國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疊加疫情的持續影響,對整個社會的就業形勢造成了一定的打擊。
比如疫情後海外旅遊整體“吃熱”;例如,2024年初實施的“三條紅線”,對房地產上下游造成了打擊例如,2024年7月實施的“雙減”政策,對教育培訓行業造成了沉重打擊等等......
我們不判斷這些政策是否合理,但僅從結果來看,它們在短期內確實對就業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官方表示,由於我們看到居民收入和消費下降,2024年下半年以來,央行回歸寬鬆政策,尤其是進入2024年後,不斷降準降息,以應對國內經濟下行。 」
可以說,疫情以來,中美兩國的貨幣政策截然相反。 最初原因是兩國對疫情採取了完全不同的應對措施,導致兩國經濟週期朝著相反的方向執行。
全文以“流水賬戶”的形式回顧了近30年來中美兩國貨幣政策的週期性變化,以及其背後的原因。
一般來說,美國貨幣政策週期主要受美國經濟變化的影響,美聯儲在操作貨幣政策時不需要過多關注國際影響,因為它是“強勢”的一面,所有的人和所有國家都只有“承受”的份額。
中國的貨幣政策除了考慮國內經濟外,還應該考慮對“匯率”的影響、對外貿的影響、對國外投機的影響等等。 不可避免地會有“兩者兼而有之”和“想要”的時候。
但是,我們也可以清楚地看到,2024年之後,中國貨幣政策的調整變得更加靈活多變,受美聯儲貨幣政策的影響越來越小。
在重新審視了中美貨幣政策週期的變化後,我更能體會到,強調“以自我為中心”的巨集觀政策不僅僅是一句口號,而是乙個真正發生並具有可執行性的政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