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正在學習藝術、準備上大學的同學來我辦公室聊天,有一次替他們上了乙個月的哲學課,他們至今還記得我在哲學課上給他們帶來的生動的案例和簡潔的體系。 其實,他們都是愛學習的孩子,但沉重的功課負擔讓他們選擇了反抗和逃避,而藝考則成了他們反抗和逃避文化科目過於苛刻和苛刻的功課負擔的一種方式。 其實,藝考的競爭也是空前激烈,報名人數多,錄取比例小,不亞於普通文理科高考,這條路也是艱難曲折的。 他們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藝考大軍的規模越來越大,值得反思的是,我們的基礎教育出現了什麼樣的問題。
從教育理念上看,我們的中小學教育是為“考試”而設計的,而不是為“人”設計的。 這太可怕了。 孩子在身體發育過程中讀的書太多了,這些書基本上都是考試的教材,沒有絲毫興趣,完全缺乏主動性,孩子不得不在強迫和脅迫下痛苦地經歷學習習的過程。
從中小學教育整體上看,不僅孩子成了考試機器,從事教育工作的教師也成了考試機器。 現在的中學老師用分數來為每個學生設計乙個好的未來,比如什麼樣的學生應該提高自己,每門科目需要多少分,能打多少分,哪些課程要補,哪些課少或不需要,這些分數需要多少時間補齊, 需要多少錢來彌補這些課程,等等。在中小學校園裡,學生和老師一樣被變成考試機器。 鑑於家長普遍如此精通,尤其是社會上大量以營利為目的的考試培訓機構,整個社會也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了考試機器。 這一時期,一篇關於運用“劇場效應”反思基礎教育的文章風靡網路,基礎教育的過度習早已成為社會一大病,是人們普遍討厭,但又無法擺脫的問題。 然而,可悲的是,在努力考上大學之後,當需要進行深入的專業習時,學生普遍不願意學習。 我該讀書的時候要好好學習,不該讀太多書,大人了,該好好讀書的時候就不想讀書了。 這種專業學習關係到習孩子的終身職業發展和人生幸福。 那麼,教育應該改變什麼呢? 教育應該如何向前發展?
有網友留言:現在網上流傳著一種觀點:叫學習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劉老師,你同意這個觀點嗎? 我不同意,我總覺得中小學的學習習應該讓學生感受到習學習的樂趣,而不是努力學習的樂趣。 如果學生覺得學習習很辛苦,怎麼會願意學習,喜歡學習呢? 雖然學習習的過程很辛苦,但以這種方式被引導,讓學生能夠毫無阻力地接受和認識習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好不好?
我回答說,學習是痛苦的還是快樂的問題,就像人性是善是惡的哲學命題一樣,是仁智者意見的難題,不可能得到一致同意。 但對於教育來說,人性本身是善還是惡並不是最重要的,關鍵是教育要相信人性可以向善。 無論學習是否應該快樂,我的解釋和實踐堅持認為,如果學習習是快樂的,教育就應該發現這種快樂; 如果學習是痛苦的,教育應該改變這種體驗,引導學生快樂地學習習。 教育必須以幸福為導向,才能體現教育的價值,服務於人類對美好幸福生活的嚮往和追求。
據荀子子道記載,子路問孔子:“君子也憂心忡忡? 孔子曰:“君子,若得不到,必樂; 我已經得到了它,我很高興能治癒它。 就是要有終生的幸福,一天無後顧之憂。 小人,如果他不明白,他也不能擔心; 我得到了它,但我害怕失去它。 就是要有終生的煩惱,沒有一天的快樂。 “人生中,會有追求,也有得不到的煩惱。 紳士和惡棍是一樣的。 當乙個君子沒有追求乙個理想時,他往往會因為心中有理想而感到高興; 當夢想成真時,我很高興我的理想已經實現並得到滿足。 所以最後,紳士總是快樂的,沒有一天的麻煩。 反派就不一樣了。 當小人沒有實現自己的夢想時,他擔心自己得不到,既然得到了,他就擔心自己會失去已經取得的成就,吃得失苦,所以他每天都在煩惱和悲傷中度過,沒有幸福的一天。 幸福是一種非常難得的生活狀態。 因此,孔子在《論語》開篇就指出“學習不是樂”。 《論語》中有許多關於幸福的段落,揭示了儒家大師們認為教育是建立在“幸福”文化之上的。 孟子曾說過:“君子有三樂,君王不與天下同在。 父母雙存,兄弟無緣無故,幸福; 仰望天空,向人鞠躬,喜樂樂樂; 得到世界的人才並教育他們,三音樂也是。 “君子有三種幸福,就算是天下的主人,也未必能有這種幸福。 父母雙方都還活著,兄弟之間和睦相處,這是第一種幸福。 對得起天地,對得起所有人,是第二種幸福。 找世界上最好的人,教育他們,讓他們長大後比藍色更好,是第三種幸福。 儒家思想中關於幸福的這些思想,非常值得我們今天教育,應該發揚光大。
我曾經教過的學生留言:我們學習的時候還是沒有那麼大的壓力,看到初中作文那麼多,連睡眠時間都保證不了,我就很著急。
另一位同學也成為了老師的留言:我們當時並不覺得學習辛苦,因為家裡還有更多辛苦的農活等著我們。 兩種權力中較小的一種。 於是,我們拼命學習,希望能跳出“農場大門”,遠離骯髒、凌亂、疲憊的農村生活。 對於作業,我不當回事,我甚至希望我的作業能更好。 這樣,您就可以在明亮的光線下逃離那些煩人的農場工作。 現在,孩子們不能“兩選一”,所以覺得讀書很辛苦,討厭做作業。 他們現在的狀態是:在質問的海洋中上上下下,父母在玩手機、玩遊戲、看電視、修建“長城”......這樣一來,他們就覺得自己是最可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