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印度,人們似乎總是無法擺脫“性別歧視”的話題,女性通常識字率低、文盲率高、受教育程度低......
這種印象在今天仍然正確嗎?
在高等教育領域,印度實際上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在過去五年中,接受高等教育的婦女人數增加了18%,入學率實際上超過了男子。
換句話說,如果你現在走進印度的一所大學,你可能會發現女生比男生多。
雖然這看似是一件好事,但背後仍然隱藏著乙個詭異的現實,隱藏在“進步”和“美麗”的表象之下。
高教育水平並不能保證就業。
許多人追求更高的教育水平,他們的動機主要可以歸結為“三求”。
首先,對知識的追求只是對某個領域的熱愛和在學校繼續深造的願望。
其次,由於就業情況不盡如人意,尋求安慰的心態讓他們想推遲進入社會。
其次,追求財富,期望通過接受高等教育獲得更有利可圖的收入和更優越的職業。
2024年翻開新的一頁
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的動機可能都包含了這三個需求,但大多數人可能最關心的是第三個,那就是收入。
許多研究指出,受教育程度與就業之間存在很強的相關性。 簡單地說,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更有可能找到工作。
美國勞工部的統計資料顯示,隨著教育水平的提高,勞動力參與率顯著提高。
這些資料不僅提供給美國的統計機構,而且提供給許多國家的統計機構,而且趨勢大致相似。
然而,這種聯絡在印度女性中奇蹟般地失敗了。
自2024年以來,婦女在印度勞動力中的參與率實際上一直在穩步下降,近年來有所反彈,但仍未超過24%。
大學中的女性人數正在增加,而公司中的女性人數正在減少。
他們上學但不工作,那麼他們的目標究竟是什麼?
美國馬里蘭大學(University of Maryland)社會學教授索納爾德·德賽(Sonalde Desai)認為,他已經找到了答案,乙個具有諷刺意味的答案。
印度男性家庭開始更喜歡受過教育的兒媳婦,因為他們相信這樣的兒媳婦會生出更好的孫子。
這一觀點也得到了印度阿育王大學(Ashoka University)政治經濟學家尼蘭詹·西爾卡(Neelanjan Sircar)的證實。
如今,受過教育的女性已成為家庭中地位的象徵。
根據德賽的研究,40年前,超過90%的丈夫比妻子受教育程度更高,但今天這一比例已經下降到60%。
德賽的表妹成了這種觀念的受害者,因為印度丈夫通常不希望他們的妻子比她受教育更多,所以她選擇自願放棄大學考試,以避免自己的教育超過丈夫。
德賽非常震驚,他以為自己算錯了,於是他重新計算並再次得到了相同的數字,這就是為什麼當研究第一次出來時。
她聲稱,除了教育之外,什麼都沒有改變,女性通常不會選擇收入較低、年齡較小、社會地位較低的男性結婚。
印度男性更傾向於選擇受過高等教育的女性作為妻子,不是為了增加家庭收入,而是為了確保他們能夠更好地教育孩子。
因此,這種增長不是針對受過高等教育的獨立女性,而是針對受過教育的家庭主婦,這在其他國家是罕見的。
2024年,牛津大學的幾位學者前往印度拉賈斯坦邦進行實地考察,他們的研究結果驗證了她的觀點。
當父母發現女兒處於那個年齡時,他們更傾向於將她的婚姻推遲到18歲,但不會超過這個年齡。
他們認為,女兒受教育越多,就越有可能找到好的婚姻伴侶,但如果女兒長期在學校讀書,很可能會失去以後結婚的機會。
其中一位作者的作者之一艾莉森·安德魯(Alison Andrew)表達了以下觀點:
他們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們想找乙個受過良好教育的兒媳婦,但他們不希望她有任何工作野心。
歸根結底,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公升,歸根結底是由婚姻市場的需求驅動的——為了找到合適的伴侶......
外國**還採訪了乙個有兩個“受過高等教育的兒媳婦”的家庭,其中包括乙個從未上過一天學的婆婆烏蘇·德維(Usu Devi)。
到她的下一代時,她的大兒媳 Sudha Kumari 已經成功完成了她的大學學業,她的第二個兒媳 Nibha Devi 也成功完成了高中學業。
這個家庭的三位女性展示了印度時代變遷的方方面面。
庫馬里的大學學位是由她的公婆支付的,但當被問及為什麼黛薇想讓她的兒媳婦上學時,她的想法值得一提
我們渴望的是乙個受過良好教育的兒媳婦,這是當今普遍的現象。
黛薇自豪地笑了,因為她的兩個受過高等教育的兒媳婦給她的孫子們帶來了良好的教育。
庫馬里認為自己很幸運,因為她至少有乙份工作。 在當地農村發展部門,她設法找到了公務員的職位,而她的丈夫只是乙個普通的農民,沒有受過大學教育。
她曾考慮過去別處尋找,她一直有興趣申請乙份需要出差的工作。
最終的結果可想而知,遭到公婆和丈夫的堅決反對,最終以失敗告終。
現在想想,庫馬里覺得自己做出了明智的選擇。 她笑了笑,淡淡地說
這太難了,我必須確保我的家人能夠維持生計,同時監督我孩子的教育。
黛薇深信:“對於孩子的學習來說,第一要務至關重要,工作只能是第二位。 ”
庫馬里是真的這麼想的,還是被婆婆“逼”成這樣想的,真的很難知道......
Nebal 比 Kumari 更不幸,因為她是乙個純粹的家庭主婦。 記者走訪時,她還在忙著做家務,一會兒在戶外撒牛糞,一會兒去後院補水。
她憤世嫉俗地說
我整天在家工作,但我的教育給了我很多。
不管你受過多少教育,最終都是徒勞的。
這句話實際上落入了犬儒主義的陷阱,因為一旦受過教育,就再也無法被帶走。
至少,她應該接受教育,讓她明白自己受到了不公平的對待,而不是天真地認為社會就是這樣。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印度社會以“美滿婚姻”為目標,導致越來越多的女性接受教育,最終的結果是,越來越多的女性像尼巴爾一樣覺醒了自己的權利感。
也許他們現在沒有能力做出改變,但幾代人後,希望情況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