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電池的“退役潮”已經開始,並且呈現出快速增長的態勢!
資料顯示,雖然中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從2024年的58萬輛增加到現在的1600多萬輛;
然而,每年要退役的電池數量也是巨大的。
根據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的資料,2024年我國動力電池退役總量約為20萬噸,到2024年,這一數字將上公升到78萬噸左右。
隨著行業的延伸和發展,其背後的汽車動力電池問題備受關注。
據業內人士估計,首批上市的新能源汽車,其動力電池已處於“退役”期。
電池退役浪潮
根據《2024年中國廢舊鋰離子電池拆解梯次利用行業發展情況》資料顯示,僅2024年,我國廢舊鋰離子電池實際用量為415萬噸,同比增長758%。
另一方面,更換電池的高成本是許多人對購買新能源汽車猶豫不決的原因。
此前,央視315報道稱,2024年,河南商丘車主高先生購買了一輛電動車65萬元,但因為大雨浸泡在水中,電池報廢了,4S店告知更換電池需要6.9萬元。
換句話說,更換電池比汽車本身更昂貴。
難怪大多數車主,面對高昂的電池更換成本,不得不放棄。 與其花這筆**,不如買一輛價效比更高的新車。
這也導致二手電動車普遍處於低水平,交易市場明顯萎縮。
眾所周知,動力電池生產出來後,電池容量會隨著充電次數的增加而不斷衰減。
當這些電池的容量下降到只有80%時,它們將從汽車行業的一線退役,但退役並不意味著壽命結束。
然後對它們進行篩選和測試,以確定它們還剩下多少“功率”。
如果有20%-80%的剩餘容量,它將用於一些電池容量要求相對較低的領域,例如通訊基站備用電池和儲能,在那裡它們可以發揮餘熱。
如果低於20%,對不起,只能辦理報廢手續。 經過一系列拆解後,內部的金屬被提取出來進行資源迴圈利用。
簡單來說,就是把電池的能量最大化,把最後的殘值用盡,等到沒有擠壓的時候再擠壓。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市場上的新能源汽車大多採用三元鋰電池。 這種電池因其能量密度高、重量輕、放電效率高而受到青睞。
據悉,這款電池的一般迴圈壽命為1200次。
乙個完整的週期是電池從完全充電到完全放電,即電池可以從完全充電(100%)到完全放電(0%)重複這個過程約1200次。
然而,在實際使用中,人們很少讓電池完全放電和充電。
在大多數情況下,當電池仍有一定百分比的剩餘電量時,電池就會充電,這意味著乙個完整的週期可能會跨越幾次充電。
例如,如果電池只充電50%,然後充滿電,這只算作半個週期,所以一般在充電2-3次後算作乙個週期。
那麼,如果基於這種情況,電池可以使用多長時間呢?
例如,如果一輛純電動汽車一年可以行駛15000公里,那麼實際續航里程是350公里,那麼它每天可以行駛50公里左右,大約4-5天充電一次。
所以,從理論上講,電池續航十幾年、二十年都不是問題。
當然,實際使用壽命會受到充電習慣、溫度、充電速度等多種因素的影響。
正因為如此,目前一般電池的質保期分別是5年10萬公里、8年和15萬公里,甚至有些品牌也有8年不限公里的承諾。
即一旦8年內電池和電驅動系統出現問題,即可免費售後。
再加上電池技術的不斷更新,比如比亞迪在2024年初發布了刀片電池技術,不僅實現了能量密度的大幅提公升,還讓迴圈充放電次數達到了3000次。
因此,基本不需要太擔心動力電池的衰減問題,足以滿足大多數使用者的需求。
如何解決
動力電池的“退役潮”雖然呈現快速增長,但並不是壞事,反而會帶來更大的進步和更多的發展機遇。
2024年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節點,中國市場也因此進入了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大規模報廢的第一波。
據央視財經新聞報道,截至2024年底,累計報廢新能源汽車51萬輛,報廢動力電池24款10,000噸。
根據發展研究中心的調查報告,截至2024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標準化率將低於25%。
相關資料顯示,2024年,我國廢舊鋰離子電池實際處置量僅為415萬噸,遠低於目前行業產能。
預計到2024年,國內鋰離子電池出貨量將達到602塊8萬噸,市場規模將突破1000億元。
因此,電池的潛力仍然很大。
由於我國動力電池尚未建立成熟的體系,雖然動力電池**相關企業多達3家85萬,但只有88家企業進入了工信部的白名單,其他大部分都是小作坊。
在拆除小作坊的過程中,如果操作不當,不僅會造成環境汙染,還會危及生命財產安全。
因此,建立完善的優質退役鋰電池體系,可以保障新能源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從而打造鋰電池迴圈經濟產業鏈的最後一條閉環。
好的一面是,國家也在不斷出台相應的政策,對電池進行更加完善的管理和治理,確保報廢電池最終得到妥善處理。
例如,在中國製造或進口的每塊電動汽車電池都附有唯一的**,用於在電池壽命結束時進行跟蹤和妥善處置。
這樣,你就可以非常清楚地了解電池的“生、老、病、死”。
結束
放眼當今世界,中國無疑在新能源汽車領域處於領先地位。
在原材料方面,鋰、鈷、鎳等是生產電池的關鍵原材料,大部分**和加工都在中國,或由中國公司控制。
然後是電動汽車中最關鍵的電池,中國也可以依靠其龐大的規模和成熟的技術來降低成本。
如果再加上電池技術的不斷突破,無疑將形成乙個完美的閉環。
其他國家說他們已經趕上了,但很難踏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