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級衛生保健的範圍很廣,而且有很長的戰線,但不應一概而論,而應側重於確保其有效性。
1.關注使用者價值。 無論初級衛生保健的理念多麼先進,方法多麼可靠,成本效益如何,初級衛生保健的使用者是患者,初級衛生保健的所有價值都是通過患者的價值來實現的,任何脫離患者價值的努力都將毫無意義。 患者的價值在於滿足直接和間接的需求。 滿足患者需求,就要了解患者需求,確認患者需求,實現對患者需求的管理,實現對患者需求和所需服務的適應性管理,這就是健康管理。
2.關注凝聚力場景的價值。 因此,要滿足患者的需求,就要聚焦具體場景,在特定場景下更準確地了解患者的需求,更有效地為患者創造價值。 在疾病發生發展的整個過程中,患者在不同階段有不同的需求和不同的價值取向,健康管理需要根據患者各自的實際情況,為患者創造更大的價值。 例如,疾病認知、醫療選擇、醫療聯絡、臨床服務、持續醫療護理、隨訪服務、健康檔案等,都是為患者創造價值的具體場景。
3、注重凝聚力和融合力的價值。 疾病複雜,患者需求多樣,需要從特定使用者價值(患者價值)的角度,綜合發揮特定場景下不同機構、不同專科、不同學科的優勢,將資訊密集型服務與技術密集型服務相結合,服務於患者價值。 疾病發展的各個環節是相互聯絡的,場景之間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我們不能一次創造乙個場景創造價值,而是按照健康管理鏈的全流程實現價值鏈結和完成價值整合。
使用者價值(患者價值)是一切價值的基礎,場景價值是使用者價值(患者價值)的實現,融合價值是使用者價值(患者價值)的實現狀態。
在討論基層衛生保健時,總是從供給的角度,從機構的角度,從資源調動的角度,強調供給、機構、資源形成的服務價值,這通常是一種“巨集大敘事”,而這些服務與特定使用者價值(患者價值)之間的關係,在特定場景下,沒有與供需關係進行識別和匹配, 而供應、機構、資源的價值無法準確轉化為使用者價值(患者價值)。
在重新定義基層醫療時,必須以患者價值為基準,以具體場景為渠道,以融合為基本方法,實現患者價值與服務價值的雙向轉化,提公升發展質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