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衣服沒有紐扣,需要繫在腰間。 除了緞帶外,還可以使用皮帶。 皮帶常用於動物皮,因為它們比較硬,需要用皮帶鉤連線,相當於今天的皮帶扣,並且經常與玉環同時使用。 鉤子一般由鉤頭、鉤體、鉤扣三部分組成,鉤頭用於鉤住,鉤扣起固定作用。 腰帶鉤是古代貴族和文人戰士佩戴的腰帶的鉤子,在古代也被稱為“犀牛”。 多為青銅鑄造,也有**、鐵、玉等材質。 到處都很受歡迎。 它們不僅形式多樣,而且大多採用鍍金、貼金、錯金銀、鑲玉綠松石等工藝,斑駁多彩。
夏、商、西三代都沒有發現玉帶鉤,直到春秋時期,才出現了有鉤頭、沒有鉤扣的鉤子。 由此可見,這一時期的玉帶鉤造型仍不完整。
戰國時期,玉帶鉤的形狀已基本確立,即由鉤頭、鉤體和鉤扣三部分組成,應用廣泛。 此時,玉帶鉤已經進入了發展期。 此時,鉤飾雖然內容比較豐富,但造型基本相同,時代特徵明顯。 它的樂器型別大多是細長的琵琶形。 長度一般在4-8厘公尺之間,小於8厘公尺。 整個身體感覺簡單而明亮,稜角分明,有光澤。 鉤頭一般較高,常見的雕刻有龍頭、動物頭、鳥頭等。 頭形小,鉤體寬,多為素色或刻有細紋。 皮帶鉤大多在鉤面兩側和鉤頸背面的邊緣切成微斜,既對稱又光滑美觀。 鉤背有方形或圓形按鈕。 一般來說,鉤體的側面與鉤旋鈕的側面在同一平面上,即鉤體與鉤旋鈕的寬度相同。
在戰國中後期使用得相當廣泛,出土代代相傳的有很多,許多鉤子做工精美,鑲金玉,刻有銘文,美觀。 皮帶掛相當於我們現在的皮帶卡,主要用於將皮帶鉤在腰間系,多為男性使用。 人們使用皮帶鉤,不僅是為了日常需要,也是身份的象徵,尤其是王子、貴族、名人使用的皮帶鉤非常精緻,具有很高的工藝和藝術價值。 吊鉤是身份的象徵,吊鉤所用的材料、製作的細度、形狀和大小都是判斷吊鉤價值的標準。
西漢時期是古代玉帶鉤發展的鼎盛時期,玉帶鉤的生產在繼承戰國時期種類和技術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和創新。 一般而言,西漢時期的玉帶鉤精緻、細緻、簡潔、品質上乘。 同時,還有更多。 這一時期,玉帶鉤大多是素色無痕的。 鉤頭的造型也很簡單,有的只有輪廓,有的只是幾處雕刻,但都是粗獷有力,規矩工整乾淨。 即使有些鉤子上有陰雕飾品,它們也非常簡單、挺拔、有力。 有的只在鉤面上琢磨幾根弦,或者在兩根弦中間壓鉈,形成縱向凹槽,看起來像凸脊。 值得一提的是,在西漢時期,玉帶鉤的鉤面開始出現在淺浮雕、鳳凰等飾品中。
上海博物館和國家博物館擁有國內最多的鉤子收藏,陝西歷史博物館和河南博物館也有少量藏品。 外國博物館中最大的中國鉤子博物館收藏是法國巴黎的吉美博物館。 戰國時期金包玉獸頭銀帶鉤,2024年出土於河南省惠縣古衛村五號墓,現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2024年至2024年,中科院考古研究所在河南會縣柳里閣、古尾村一帶進行了三次發掘,其中最主要的是發現了一批戰國時期的大型墓葬及其附屬的馬車、馬坑。
這件帶鉤子的單品由**製成,通體鍍金。 鉤鑄浮雕風格的動物頭和長尾鳥。 獸頭分為鉤子的前端和後端,長尾鳥居鉤在左右兩側,盤繞扭曲。 鉤子呈琵琶形,中間凸起,呈弧形,底部為銀支架。 鉤頭是獸頭,雕有青玉,獸頭被描繪成細紋圓圓的眼,長鼻子長喙,喙兩側有幾條橫線。 額頭中間有花蕾花紋,上面斜刻著小方格花紋,有角。 臉是金子組成的浮雕動物臉,兩邊盤繞兩條龍,倒掛到鉤端,組合成一首歌。 與兩邊龍的方向相反,鍋周圍有兩隻鳳鳥圖案。 背面中間,三塊白玉均勻地鑲嵌著,珏的表面刻有臥蠶紋。 鉤體正面鑲嵌3塊白玉,玉體中心鑲嵌半圓形玻璃珠,鉤體前端鑲嵌白玉,形成鵝頭形鉤頭,形似彎脖從側面唱歌的紅岩。
前後兩件玉珏的中心孔各鑲嵌一顆琉璃珠。 玉色為藍白色,雕刻比較精細。 整個皮帶鉤經過鍍金、鑲嵌、鑿刻等工藝,將不同材質、不同顏色的材質巧妙組合。 這枚皮帶鉤飾品複雜,精緻清晰,布滿金玉,雍容華貴,是圍繞皮帶鉤的戰爭中的精品,極為奢華,體現了當時金銀工藝的最高水平,堪稱中國古代最華麗的皮帶鉤。 那時候應該值不少錢,還繫在腰間,真的可以用“纏腰”來形容。
在古文獻中有很多關於鉤子的描述,比如史料記載,春秋時期,齊國發生內亂,為了支援公子成為齊國君主,大臣關仲用箭射殺了公子小白,而剛好射中了小白的鉤子,小白假裝死了,逃過了這場劫難。 後來小白成為齊國君主,也就是齊桓公。 在包叔的推薦下,齊煥公不記得過去的恩怨,重用關忠,最終完成了霸主。 這在歷史上被稱為鉤子之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