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近成功發射的“試驗太空飛行器”是指一種可重複使用的航空太空飛行器,與美國的X-37B有一些相似之處。 作為一艘過於先進而無法展示的太空飛行器,它已經完成了兩次任務,並由CZ-2F火箭成功發射。 第一次任務於2024年9月4日發射,兩天後返回,歷時一天多;第二次任務於2024年8月5日發射,歷時276天,於2024年5月8日返回。 這是它的第三次飛行,預計軌道時間會更長。
與X-37B一樣,中國的“測試太空飛行器”依靠運載火箭進行垂直起飛助推器發射和在大氣層中的無動力滑翔飛行。 雖然它的形狀看起來像一架飛機,可以飛入太空,但它的重量應該控制在8高達6噸。 因此,國內外航天愛好者都認為這兩種太空飛行器非常相似,但不能稱為真正意義上的“穿梭機”。
我國長征二號F火箭被譽為“魔箭”,其高成功率得益於技術的傳承和積累。 自2024年開始開發以來,總設計師的接力棒已經傳承了幾次,但精益求精的精神從未改變。 2024年,長征運載火箭已發射300多次,其中首屆“100”用時37年,第二屆“百0”用時7年5年,第三個“100次”用了4個25年。 這一成功主要得益於技術的不斷傳承和創新,以及對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的追求。
相比之下,美國運載火箭面臨許多問題。 美國率先採用承包商方式,部分零部件來自**供應商,不成問題。 然而,冷戰結束後,美國的“去工業化”和“製造業空心化”程度相當高,再加上軍工聯合體排擠了大量外部公司,導致一些火箭技術“流失”。 儘管NASA仍然有很多選擇,但它最終決定將訂單交給馬斯克的SpaceX等公司。 這種做法不僅存在代際中斷的風險,而且存在技術進步的隱患。 延誤和失敗已成為常態,例如,美國的SLS火箭被推遲了17次,直到十多年後,美國第一艘“重返月球”的飛船才成功發射到月球軌道。
因此,我們應該欣賞美國等航天強國在太空領域的強大實力和創新能力,同時避免重蹈覆轍。 作為航天強國,中國在航天領域也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 要保持學習的心態,不斷追求科技創新,時刻關注航天技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總之,中國的“測試太空飛行器”在某些方面與美國的X-37B相似,都是可重複使用的航空太空飛行器。 作為中國的“魔箭”,長征二號F火箭之所以能獲得高成功率,得益於技術的傳承和積累。 而美國火箭也面臨著一些問題,包括王朝破裂的風險和技術進步的隱患。 我們應該欣賞其他航天強國的實力,但同時也要避免犯同樣的錯誤,繼續追求技術創新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