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美聯社2月4日(楊斌編輯)。在中國的債券市場,高收益債券的時代可能一去不復返了。
高收益債券市場迎來了最後一章......本系列我們見證了高收益債券市場的雙周成交額從2021年初的200億美元上公升到2022年底的500億美元峰值,然後從2023年9月中下旬繼續下降,目前達到48億美元的歷史低點。 華創固定收益在最近的乙份研究報告中如是說,這讓市場參與者感到相當情緒化。
去年四季度以來,在“一攬子債券”**的帶動下,以城投債為主的高收益債券市場大獲全勝。 然而,收益率下降導致高收益債券存量和交易規模大幅收縮,近兩周高收益債券總成交額僅達到48億元,處於歷史最低分位水平。 機構基本一致認為高收益債券市場將繼續收縮,但在此背景下,高收益債券投資者仍有多種選擇,短久期沉沒和長久期策略或將並存。
高收益債券指數去年上漲10%,近期成交量跌至歷史低點
2023年,高收益債券表現優異。 據評級機構中國誠信國際統計,受惠於信用風險釋放放緩、高息支援以及利好債務政策帶來的利差壓縮,中誠信國際高收益債券財富指數全年累計**1076%,明顯優於中國債券(5%)。02%)和信貸財富指數(4.)。69%);按季度計算,高收益債券財富指數的收益率是有序的。 28%,第四季度資本收益強勁。
同時,高收益債券交易活躍度增加,尾部交易規模增加。 2023年,收益率在6%以上的高收益債券累計成交量為455萬億元,同比增長24%10%。約90%的交易為城市投資債券,山東、天津的交易規模在7000億元左右,是市場信用下沉的熱門領域。 絕對淨價格偏差在2%以上的交易集中在山東、雲南、貴州等地區。 去年,收益率在10%及以上的尾部交易規模增加了47筆21%,交易佔比提高087個百分點對9個百分點54%。非城市投資企業方面,金地集團、碧桂園地產、旭輝集團高收益債券交易活躍。
然而,在“一籃子債券**”的推動下,城市投資收益率下降導致第四季度高收益債券存量和成交規模大幅收縮。
據華創固定收益周冠南團隊統計,9月以來,高收益債券交易額明顯下降。 近兩周加權交易收益率高於8%,剩餘期限超過半年的高收益債券總成交量為486億元,處於歷史最低分位數水平。 此外,高收益債券成交價主要高於面值的90%,近兩周低於面值90%的交易金額僅為1617億元,佔總營業額的66%。
華創固定收益團隊指出,隨著春節臨近,近兩周在化學債政策持續解讀和資產短缺下,高收益城投債收益率進一步回落至非高收益債區間,目前現有城投高收益債規模較往年大幅縮減, 城鎮投資高收益債券對應交易規模達到2021年以來的最低水平。房地產高收益債券或受經營性房產貸款、房地產專案白名單等融資支援政策影響,交易規模有所下降。
高收益債券市場或繼續收縮,短期下沉和長期策略並存
隨著“一攬子債券的推進”和資產短缺的持續,以城投債為主的高收益債券市場將持續萎縮基本是機構的共識,但對於高收益債券市場收縮的影響和未來高收益債券的投資選擇,存在不同的看法。
值得注意的是,華創固定收益是市場上為數不多的定期發布高收益債券研究報告的固定收益團隊之一。 自2021年以來,其高收益債券市場觀察系列每兩周更新一次,見證了高收益債券市場雙周成交量從2021年初的200億元上公升到2022年底的500億元峰值,然後持續回落至2023年9月中下旬以來的歷史低位。
華安固定收益首席執行官閆子琪指出,高收益城市投資債券規模縮減的直接影響在於,市場投資者的決策將逐漸趨同,雖然可以提高各類債券的流動性,但也很容易在特殊時刻引發“踩踏”事件。 隨後,隨著化學債券政策從實施到實施,並最終發揮作用,高收益債券規模短期內或將保持下行趨勢。
展望未來,另一位券商固定收益分析師對財聯記者表示,短期內,在城投債政策持續下,城投高收益債存量或將逐步壓縮。 高收益債券市場還包括民營企業地產債,隨著民營地產債融資渠道受阻或將逐步退出信用債市場,整體高收益債市場存量或會繼續減少。
閆子琪建議投資者繼續採取短期沉沒策略,探索1-2年內有回報的領域或實體; 從中長期來看,要提防導致波動的基本面、技術面和財務因素,盡量降低可能的估值風險。
華創固定收益團隊表示,在城投短期收益率持續下降、高息城投債減持的背景下,通過延長久期獲取收益可能更為普遍。 目前市場已開始將久期延長至2年,各等級的2-1年期利差已全面壓縮,3-2年期利差自11月中旬以來也略有壓縮。 考慮到過去2-1年期利差壓縮後,3-2年期期壓緊後,後續久期可適當延長至2-3年,贏取收益。
中國誠信國際建議,風險偏好較高的投資者可關注高收益房地產債券,利好政策下市場情緒高的高收益房地產債券存在短期交易機會。 但在房地產市場供需關係發生重大變化的新形勢下,政策實施的效果和可持續性仍有待觀察,並密切關注已完成債券展期的房地產企業再次遭遇雷暴的風險,以及尚未脫離危險但債務期限壓力較大的房地產企業的債務延續風險, 以避免影響市場信心的個別信用風險事件。
財經美聯社楊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