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關於儲能的文章頻頻出現,有傳言稱,五大六小企業的國有電力集團將完全放棄鋰電池儲能專案,因為產量不好。 另一方面,儘管知名廠商也在停產、關閉生產線,但產能清倉的訊號已經到來。 在此背景下,明確何時以及如何清理過飽和的新能源企業已提上議事日程。 對於一般行業來說,產能過剩的階段會先經歷一段痛苦的時期,當行業洗牌優化時,欣欣向榮的局面將再次呈現,但在新能源行業,這個痛苦的時期可能會更長。 據新流智庫調研觀察,在當今的中國,產能建設和清倉不僅僅是純粹的市場化行為,這就衍生出乙個奇怪的現象:廠家還在擴產,清零過剩產能的時間被延長了。 這一現象的背後,有乙個重要的中國新能源產業發展機制——政策驅動型發展模式。 **與企業簽訂的合同往往起到“槓桿”的作用,當市場方向發生變化時,企業決策不能迅速改變。 同時,市場技術迭代速度過快,前期先進的固定資產已經迅速過時,一些企業不得不在產品生命週期結束時還錢,承受了巨大的壓力。 地方責任制導致,即使專案未完成,也必須先找到接收方,這耽誤了撤產能的速度。 因此,合同產能持續飆公升,但清空產能難以退出,新一輪產業重組未必來得那麼快。 除了市場的“看不見的手”,我們或許可以重新審視政府與企業的關係。 以下為正文: 自新能源產能過剩以來,關於儲能的小論文頻頻發表。 近日有傳言稱,2024年,國企、國電投、國家能源、華能等國有電力集團將因良率不好,徹底放棄鋰電池儲能專案。
另一方面,官方訊息正在緊急闢謠,但無論如何,何時以及如何清除過度飽和的新能源企業已經提上日程。 2024年11月23日,一則《公司停工、員工休假、培訓通知》在網上爆出,動力電池生產企業捷威動力宣布自2024年12月1日起停工停產,並視情況另行通知結束時間。
新一輪產能過剩已經到來,玩家不斷離開賽道。 顯然,即使是捷威動力這樣的知名動力電池企業,發展得也不順利。 事實上,捷威動力是國內首家研發和量產三元鋰離子動力電池的企業,先後與奇瑞、長安、東風等公司合作,擁有鹽城、長興兩大生產基地,有效產能達10GWh。 但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資料顯示,1-11月動力電池裝車量僅為091gwh。
產能利用率低是產能過剩的直觀表現,籠罩在傑威動力頭上的陰影正在不分青紅皂白地籠罩著每乙個企業。 另一方面,儲能企業也面臨重大變革,上半年行業仍在擴張,下半年開始滾滾而來,量**、量指標,先進產業研究院資料顯示,儲能電池產能利用率將從2024年的85%以上下降到2024年的55%以下。 據業內人士透露,去年底,江蘇省一家獨立車企旗下的電池廠幾乎停工,只剩下一條生產線,裁員數千人,公司面臨巨大的現金流壓力。 對於一般行業來說,產能過剩的階段會先經歷一段痛苦的時期,當行業洗牌優化時,欣欣向榮的局面將再次呈現,但在新能源行業,這個痛苦的時期可能會更長。 據新流智庫研究觀察,在當今的中國,產能建設和清倉不僅僅是純粹的市場化行為,由此衍生出乙個奇怪的現象:頭腰廠家還在擴產,過剩產能清倉時間延長。 這一現象的背後,有乙個重要的中國新能源產業發展機制——政策驅動型發展模式。 在這種模式下,最初的工業增長往往依賴於政策補貼和支援。 當地政府出台了稅收優惠、土地使用權便利化、資金墊款、擴產補貼等一系列福利政策,促進了企業的快速發展和產能擴張。 剛開始的時候,不僅企業手忙腳亂,當地**也熱情洋溢,雙方在過去幾年中簽訂了大量的擴容協議,從專案接觸到合同結算,時間節點往往定得很早。 這次合作唯一的問題是,市場需要被預見,等到風向變的時候,合同已經落定了。 如果此時市場環境不好,合同不能撤銷,企業的壓力會很大。 因為除了補貼之外,這些合同還起到了“槓桿”的作用。 據業內人士介紹,除了贈送土地外,很多地方還會採取廠房建設和裝置採購的模式,先墊款,再出租給相應的企業,經過一定時間後,企業會回購這部分廠房或裝置。 這樣,企業在初期就不會有太大的資金壓力。 但事情有時會走錯路。 以裝置採購為例,公司最初與公司就所購裝置簽訂了5年租賃合同,5年期滿後,公司回購裝置。 然而,到了第三年,行業技術的快速迭代,導致這批裝置被淘汰,需要企業進行再投資,成本一下子就上公升了。 即使企業不再投資,裝置到期時也需要支付和回購,而且處於產品生命週期的末端,企業面臨的壓力更大。 那些龍頭廠商也受到這個問題的制約,一方面為了規模經濟,仍然堅持在產能過剩的背景下擴張,另一方面也確實受到合同的逼迫。 對此,三六碳也曾報道稱,鋰電池企業新增產能會在某地下降,一般會與當地**簽訂相關協議,需要在某個時間點之前開工建設,並在指定時間點前完成相應的產出,否則會觸發回購等一些條款。 既然停不下來,就只能繼續做下去,正面擴大生產。 對於**來說,扶持新能源企業就像生孩子一樣,原本打算“養”好,問題是熱情太高,不小心“生”多了,孩子只能“生死存亡,富在天上”。 值得一提的是,儲能側的無償補貼,大部分發放期限為3年。 例如,對於2024年1月1日之後併網併入園區碳達峰平台的儲能專案,蘇州將獲得03元千瓦時,補貼3年。 成都將根據使用者側、電網側、供電側、虛擬電廠等選定儲能專案的儲能設施規模,給予每年每千瓦230元、單項專案最高100萬元的補貼,年使用小時數不低於600小時, 補貼週期為連續3年。溫州市對列入省級示範工程的新型儲能專案實施3年(200元、180元、170元千瓦*年)補貼政策。 因此,3年是一道坎,容易建起來,當政策優惠待遇失效時,企業能否培養好自身的造血能力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更有甚者,在普遍產能過剩的背景下,很多企業在補貼下只能處於半死不活的狀態。 但是,企業想退出也很難,地方責任制導致專案未完成,也必須找到接收方。 當市場低迷或產能過剩時,這些未完成或過剩的專案成為地方政府的負擔。 由於地方問責制的存在,這些專案不能簡單地停止或放棄,而需要轉移到其他企業或投資者,以減輕財政和政治壓力。 新的接收者是否有足夠的能力或資源來有效地管理和運營這些專案,需要更仔細的評估,以至於一位業內人士曾表示,“也許頭部公司不需要建設新的產能,最終,他們會把這些倒閉的工廠交給他們。 在找到接收者之前,產能不會被清除,這無疑耽誤了市場的自然調整和優化過程。 最終的情況是,合同約定的產能持續飆公升,但該清理的產能卻難以退出,新一輪產業重組未必來得那麼快。 除了市場的“看不見的手”,我們或許可以重新審視政府與企業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