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聯合國通過了一項關於巴勒斯坦分治的決議,該決議於2年1月2日決定在猶太國以色列和阿拉伯巴勒斯坦國建立了70,000平方公里的巴勒斯坦領土。
然而,這一決定並沒有受到阿拉伯國家的歡迎,特別是“關於巴勒斯坦分治的決議”中關於土地劃分的“極端不公正”。 儘管阿拉伯國家在聯合國有六票,但它們無法阻止這項決議的通過。
最終,以色列於 1948 年正式宣布成立,引起了猶太人的慶祝,但也引起了阿拉伯國家的不滿。
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以色列和包括埃及和敘利亞在內的阿拉伯國家爆發了五次大規模戰爭,這被稱為歷史上的五次中東戰爭。
儘管中東地區現在正走上一條曲折而漫長的和平發展道路,但在20世紀80年代,阿拉伯世界仍然對以色列恨之入骨。
因此,他們對積極推動與以色列和談的埃及**薩達特充滿怨恨,並認為他是“阿拉伯世界的叛徒”。 然而,事實上,薩達特最初也主張與以色列開戰,埃及在中東領導了幾場戰爭。
那麼,是什麼促使薩達特改變立場呢? 可能是因為他聽到了一句啟發他的格言。
埃及是古代文明和巨集偉金字塔的土地,曾經是世界文明的中心。 然而,這個古老的文明並沒有逃脫現代殖民者的陰影。
1882年,埃及成為英國的“保護國”,遭受殖民壓迫,直到1922年,英國才宣布埃及為“獨立國家”。 然而,這只是獨立的一種形式,英國仍然在國防、外交和少數民族等關鍵問題上控制著埃及。
埃及人民仍在忍受英國的殖民壓迫,這並不是他們所希望的真正獨立。
穆罕默德·安瓦爾·薩達特出生在埃及社會動盪的時期,乙個充滿複雜性和挑戰的時期。 他出生在埃及公尺諾夫省的乙個小村莊,他的父母有13個孩子,這讓這個家庭本已捉襟見肘。
即使在如此困難的情況下,薩達特的父親也堅信知識可以改變他的命運,他盡最大努力教育家裡的所有男孩。 在成長過程中,薩達特目睹了英國殖民者對埃及人的殘酷壓迫,他們生活在苦難中。
這些經歷在薩達特的心中埋下了一顆革命的種子,他決心趕走英國殖民者,讓埃及實現真正的獨立。
1936年,投身革命並決心從事“反英活動”的薩達特加入了開羅軍事學院,在那裡他加入了埃及青年黨。 畢業後,他秘密成立了乙個名為“自由軍官”的團體,從事反英活動。
儘管他一再**,但他決心不改變主意,必須將英國人趕出埃及。 在埃及軍隊中,有許多軍官正在策劃革命,其中賈邁勒·阿卜杜勒·納賽爾是著名的革命領袖。
他的英勇事蹟激勵了埃及人民追求自由和獨立。
1949年,他創立了"自由軍官組織"目標是推翻埃及的法魯克王朝,趕走英國殖民者,實現埃及的獨立和自由。
在多次入獄後,他意識到需要與其他志同道合的革命者合作,以加強革命力量,以實現他的理想。 納賽爾是他最好的選擇,他們並肩作戰,相互信任。
薩達特成為"自由軍官組織"革命的核心成員,革命地位突出。
1952年,納賽爾的自由軍官組織起來反對法魯克王朝的統治,並成功奪取了國家政權,這就是所謂的“七月革命”。
這場革命在亞非大陸吹響了反帝反殖民主義的號角,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在革命過程中,薩達特作為革命委員會委員,積極參與“國家統治”,享有決策權。
1953年,埃及共和國正式宣告成立,1954年,納賽爾成為總理兼革命指導委員會主席。
1956年,埃及憲法正式頒布,革命委員會宣布廢除憲法,納賽爾成功當選為埃及第一任總理。 雖然革命委員會已經消失,但薩達特仍然追隨納賽爾,全力協助他,他還在上世紀60年代擔任納賽爾的副手,兩人共同為國家獻身。
納賽爾是埃及的傑出領導人,他領導了蘇伊士運河的國有化,並帶領埃及參加了第二次中東戰爭。 雖然埃及輸掉了戰爭,但在政治層面上,埃及在美國和蘇聯的干預下成功地獲得了對蘇伊士運河的全部主權,這也是乙個重要的勝利。
在納賽爾的領導下,埃及迅速發展,成為阿拉伯世界的領導者。 現在埃及已經獨立和繁榮,它終於可以集中精力與以色列打交道了。
已經有人說過,以色列和阿拉伯世界長期以來一直不和,現在埃及正在掌權,自然要對以色列這個“難纏的鄰居”採取行動。
然而,在納賽爾採取行動之前,以色列於 1967 年發動了第三次中東戰爭,在短短兩天內摧毀了埃及的大部分戰鬥機。
在這場戰爭中,埃及一直處於被動挨打的狀態,最後整個西奈半島被以色列占領,損失了180萬阿拉伯人**,這在埃及歷史上是莫大的恥辱。
薩達特是那場戰爭的主要指揮官之一,這次慘敗對他來說是乙個巨大的心理打擊,他感到深深的懊悔並關上了大門,最終是納賽爾成功地啟發了他,幫助他重拾信心。
慘敗打擊了埃及人和阿拉伯世界的信心,並給納賽爾帶來了壓力,納賽爾在1970年去世前尋求重振力量的機會,但沒有成功。
納賽爾的手下薩達特是一位傑出的領導人,他成功地改革了埃及並使其振興。 薩達特在外交方面也表現出色,恢復了與美國的外交關係,並成功地爭取了美國的援助,以解決蘇聯對埃及的援助問題。
蘇聯的舉動源於對埃及會轉向美國的擔憂,他們提供武器銷售和軍事訓練,使埃及有機會建立其軍事力量。 與此同時,強大的國內聲音促使薩達特計畫第四次中東戰爭,如果獲勝,不僅可以洗去過去的恥辱,還可以恢復昔日的輝煌,再次成為阿拉伯世界的領導者。
戰前,埃及總參謀長沙茲利計畫訪問阿拉伯國家,以團結整個阿拉伯世界反對以色列。 在計畫旅行時,沙茲利想訪問阿爾及利亞和摩洛哥等國家,以及與埃及友好和強大關係的國家,如利比亞和沙地阿拉伯。
薩達特反對這一計畫,認為摩洛哥等國與埃及關係不佳,他們的出訪可能不利於即將到來的中東戰爭,因此不同意沙茲利的訪問。
沙茲利引用了伊斯蘭先知的話:“不要太愛你的朋友,因為他有一天會成為你的敵人; 不要太恨你的敵人,他有一天可能會成為你的朋友。 ”
這句話表明“朋友”和“敵人”是相對的,而不是永恆的。 朋友可以互相反目成仇,敵人也可以把敵人變成朋友。 因此,在處理國與國關係時,我們應該留有一定的迴旋餘地。
雖然這句話可能並不總是適用於人際交往,但在處理國際關係時,它有其合理性。
事實告訴我們,國際關係更多的是由兩國的權益決定的。 俗話說:“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 ”
這句名言準確地描繪了國家之間的關係。 薩達特聽了這話,深思熟慮,終於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他也認為這是一句至理名言,於是同意了沙茲利訪問與埃及關係不好的阿拉伯國家的計畫。
正如沙茲利所說,這些國家也可能給埃及帶來“驚喜”。 事實上,這句格言對薩達特的影響遠不止於此。 也許,正如他所說,這句格言完全改變了他的看法。
1973年10月,薩達特成功發動了第四次中東戰爭,成功地在阿拉伯國家建立了統一戰線,並在戰爭初期取得了勝利。
這場戰爭使以色列孤立無援,埃及幾乎獲勝。 如果不是美國對以色列的支援和緊急救援,埃及和阿拉伯世界可能會成功地給以色列造成重大損失並收復整個西奈半島。
儘管第四次中東戰爭由於美蘇的干預而以停火告終,但埃及仍然取得了重大勝利。 以色列被迫歸還西奈半島和大高地的一部分,讓埃及蒙羞。
薩達特在戰爭中的功績使他在埃及和阿拉伯世界聲名鵲起,他的公開活動總是伴隨著欽佩和感激。 然而,他後來的決定使他成為他們所看到的他"叛徒"。
儘管薩達特試圖通過戰爭收復西奈半島,但他無法做到這一點。 與此同時,埃及的社會經濟狀況也在下降。 薩達特知道,這個國家和人民承受不起持續的戰爭,他們需要和平。
然而,中東戰爭在以色列和阿拉伯世界之間產生了深深的敵意,和平程序一直很緩慢。 在這種情況下,薩達特做出了乙個震驚世界的決定:他放棄了蘇聯陣營,轉投美國。
他於1977年訪問以色列意味著埃及承認以色列的存在。
在做出這一決定之前,薩達特沒有通知任何阿拉伯國家,甚至國內**也對此感到驚訝。 然而,為了和平,他確信這是他必須做出的選擇。
這一決定使薩達特的名聲一落千丈,他不僅被視為阿拉伯世界的叛徒,而且為埃及人民所不能接受。 他們譴責薩達特,認為這個最初的“泛阿拉伯主義者”實際上將整個阿拉伯世界推向了頂峰,這將對整個阿拉伯世界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
但薩達特始終牢記先知的格言,他堅信埃及和以色列不會永遠是敵人,只有爭取和平的環境,埃及才能更好地尋求發展空間。
1978年,薩達特不顧阿拉伯世界的質疑,前往美國戴維營與以色列總理曼努埃爾·貝京談判。 最終,戴維營和平協議簽署,埃及成功地一勞永逸地收復了整個西奈半島。
從理論上講,這是埃及人等待已久的結果,甚至是他們夢寐以求的結果。 埃及長期以來一直在努力收復西奈半島,現在它可以在不使用武力的情況下收復該地區,還有什麼可抱怨的呢?
然而,埃及人並不這麼看,他們認為通過“背叛”阿拉伯世界來收復西奈半島是不光彩的,結果出現了對薩達特的反對,薩達特本人也遭受了幾次暗殺。
在某種程度上,阿拉伯世界比猶太人更討厭他是“叛徒”。
薩達特曾希望挽回局勢,讓公眾理解他的行為,但命運在1981年發生了轉折。 當年,埃及舉行了紀念第四次中東戰爭八周年的閱兵式,薩達特也出席了此次活動。
然而,正是這次閱兵式結束了薩達特的生命。 埃及極端組織“贖罪移民”成員哈立德和其他人在眾目睽睽之下用手榴彈和衝鋒槍襲擊了薩達特,最終當場殺死了他。
與此同時,埃及武裝部隊參謀長張寶玉、其他埃及人**以及中國駐埃及的航空專家也在襲擊中喪生。 雖然當時有很多人反對薩達特,但埃及人也不得不承認,他是一位傑出的領導人,捍衛了國家的獨立,為國家收復了失地,為埃及帶來了和平。
因此,他們將薩達特的屍體放在十月戰爭中陣亡的無名戰士紀念碑下,以示尊重和紀念。
儘管其他國家對此感到遺憾,甚至拒絕參加薩達特的葬禮,但在他去世一年後,以色列從西奈半島撤出了所有軍隊,埃及人終於重新控制了這片土地。
此時,他們不再在意這次恢復是否“可恥”,只感到無比的高興。 可能有一些人理解薩達特的努力,但不幸的是,他無法親眼目睹西奈半島的回歸。
為了紀念他,埃及**還將阿公尺特市改名為薩達特市。
薩達特的選擇已被歷史證明是正確的,中東和平程序雖然進展緩慢,但仍在向前推進。 現在大多數阿拉伯國家都與以色列達成了和平協議,正如先知所說,過分憎恨敵人是沒有好處的,和平才是真正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