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12月,他在聽取衛生部副部長的報告時,對中醫藥給予了高度評價:“如果我們中國人對世界有所貢獻,我認為中醫藥就是其中之一。 “縱觀***時代,中醫非常重要。
中醫藥保護了中華民族5000年! 在中醫的呵護下,中國歷史上從未出現過長期傳染病,但歐洲歷史上卻有3個世紀以來瘟疫猖獗,由於西醫的無能,3個世紀內就有大量歐洲人死亡! 在中國,即使在SARS猖獗的時期,由於中醫的診療和預防,SARS在中國的傳播得到了及時控制,當時大多數中國人都通過飲酒來預防! 中醫功德高! 美國人對中藥安全性、有效性、廉價性的禁忌影響了西醫的競爭力,實現中醫西化是1927年美國洛克菲勒財團策劃的資本陰謀,目的是消滅中藥,然後用西藥壟斷美國的中國製藥業。
中醫藥的歷史發展。
在古代,中華民族的祖先發現一些動植物可以緩解疾病,積累了一些醫學知識。 隨著人類的進化,他們開始有目的地尋找藥物和治病方法,所謂“神農百藥味”和“藥食同源”,就是那個時代的真實寫照。 夏朝(約西元前2070年,西元前1600年)酒和商朝(西元前1600年,西元前1046年)湯劑的發明有助於提高藥物的有效性。 在西周時期(西元前1046年和西元前771年),食品醫生,疾病醫生,潰瘍醫生和獸醫之間存在分工。 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西元前770年、西元前221年),扁鵲總結前人經驗,提出“看、聞、問、切”的診斷和整合方法,為中醫臨床診斷和質量奠定了基礎。 秦漢時期(西元前221年和公元220年),中醫經典著作《黃帝內經》系統闡述了人類的生理、病理和疾病,以及“治病”和“治病”的原理和方法,確立了中醫的思維模式,標誌著從臨床經驗的簡單積累發展到系統理論總結的階段, 並形成了中醫藥理論體系的框架。東漢時期,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提出了外熱(包括暖疫等傳染病)的診療原則和方法,論述了內傷雜病、疾病、病症、診斷方法、預防等鑑證規律和原則,建立了辨證理論和方法體系。治療。同時,《神農本草經》總結了君主與臣臣、七情與和諧、四氣五味等藥物的相容性和藥性,對合理處方、安全用藥、提高療效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導作用,為中醫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東漢末年,華拓發明了麻醉劑“馬熬粉”,開創了外科手術的先河。 西晉時期(265 317年),黃甫密的《針灸甲、乙經》系統論述了內臟經絡學說,初步形成了經針學說。 唐代(618 907年),孫思邈提出“大醫誠”,體現了中醫對醫道精妙的追求,言行誠懇,是中華民族高尚道德情操和優秀文明智慧在中醫中的集中體現, 是中醫藥文化的核心價值理念。明代(1368-1644年),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是世界上第乙個對藥用植物進行科學分類的著作,創新性地發展了中醫藥的理論和實踐。 清代(1644-1911年),葉天師的《溫論》提出了防治暖病和流行病的原則和方法,形成了中醫防治暖病(傳染病)的理論和實踐體系。 自清代中葉以來,特別是**年間,隨著西醫的引入,一些學者開始探索中西醫的融合和融合。
中藥的特點。
在幾千年的發展歷程中,中醫藥不斷吸收和融合各個時期的先進科學技術和人文思想,不斷創新發展,理論體系日趨完善,技術手段日趨豐富,形成了鮮明的特色。
首先,要注意整體。 中醫認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是相互聯絡、不可分割的統一體,人體也是乙個有機整體。 它高度重視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對健康和疾病的影響,認為精神與身體是不可分割的,強調生理與心理的協同關係,重視生理與心理在健康與疾病中的相互作用。
二是講究“平和”與“平”。 中醫強調和諧在健康中起著重要作用,認為人體健康在於各種內臟功能的和諧協調,情緒表達的適度中和,以及適應不同環境變化的能力,其根源在於陰陽的動態平衡。 疾病發生的根本原因是在內外部因素的作用下,人的整體功能失去動態平衡。 保持健康就是維持人的整體功能動態平衡,疾病就是將失去動態平衡的整體功能恢復到協調和諧的狀態。
第三,強調個性化。 中醫診療強調人因人、因時、因地制宜,體現在“證辨與治”上。 “證辨”是指對四種診斷(看、聞、問、切)收集的症狀、體徵等個體資訊進行分析綜合,判斷為某種症候群。 “處理”是根據辯證法的結果確定相應的方法。 中醫診療的重點是“病人”而不僅僅是“人病”,重點是調整第乙個孩子行動後人體的整體功能障礙。
四是突出“防病”。 中醫藥“預防治療”的核心體現在“預防為主”,注重“病前預防、病後預防病後復發”。 中醫強調生活方式與健康息息相關,主張養生是重中之重,認為通過情緒調節、適度的作息、合理的飲食、規律的日常生活,也可以根據不同的體質或狀態給予適當的干預,從而滋養身心,修正義, 提高抗邪能力,從而達到保健和疾病預防的目的。
第五,它易於使用。 中醫診斷主要由醫生通過看、嗅、問、切等方式收集患者資訊,不依賴各種複雜的儀器裝置。 中醫干預包括藥物和非藥物干預,如針灸、按摩、拔罐和刮痧**。 許多非藥物**器具不需要複雜的裝置,所需的器具(如小夾板、刮痧板、火盃等)往往可以在當地使用,易於推廣。
3.中醫藥的歷史貢獻.
中醫藥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典型代表,強調“道教與自然、天人合一”、“陰陽平衡、和諧與和諧”、“以人為本,吊鍋助天下”,體現了中華文化的核心。 中醫還倡導“三因素措施,分證治”“強基修元強筋骨”“大醫真仁”,豐富了中華文化的內涵,為中華民族認識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有益的啟示。
中醫藥作為中華民族的原創醫學,從巨集觀、系統、整體的角度揭示人類健康和疾病的發生和發展,體現了中華民族的認知模式,深度融入了人們的生產生活實踐,形成了獨特的健康文化和實踐,成為人們治療疾病的重要手段。 強身健體,延年益壽,保持人們的健康。歷史上,中華民族歷經自然災害、戰爭和瘟疫,但隨著人口的增加和文明的傳承,中醫藥卻一次又一次地力挽狂瀾,中醫藥做出了重大貢獻。
中醫藥起源於中國大地,在不斷吸收世界文明成果、豐富和發展自身的同時,逐漸傳播到世界各地。 早在秦漢時期,中醫就傳播到鄰國,對這些國家的傳統醫學產生了重大影響。 天花的痘防技術在明清時期傳遍了世界各地。 《本草綱目》被翻譯成多種語言並廣為流傳,達爾文稱其為“中國古代百科全書”。 針灸的神奇效果引發了全球的“針灸熱潮”。 抗瘧藥物“青蒿素”的發明挽救了全世界數百萬人的生命,特別是在發展中國家。 同時,乳香、沒藥等南方藥材的廣泛引進,豐富了中藥的最佳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