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10月22日,18歲的***從長沙小武門出城,邁著堅定的步伐向新軍第25混協的營房和訓練場謝昌平走去。
只花了幾天時間就做出了這個決定。
這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在武昌爆發,革命勝利的訊息很快傳到了長沙,長沙的局勢變得非常緊張,隨後戒嚴,但革命的火焰已經點燃。
革命者熱情地譴責清朝的平庸無能,詳細介紹了武昌起義的情況,分析了武漢三鎮的軍政形勢,鼓勵大家為了國家和人民,採取行動支援湖北起義軍, 並響應孫中山“驅逐韃靼人,恢復中國,建立第乙個和平等土地權利”的政治綱領。
這次演講對同學們影響很大,有的同學忍不住站出來發表意見,稱讚湖北革命者,說湖南應該對湖北的起義軍作出回應,**也感嘆了,他想得很長遠,他認為革命不應該只靠言辭,而應該靠實際行動。
那麼什麼樣的實際行動能夠幫助湖北叛軍呢?
**想:要想掀起一場革命,就要上戰場,拿著真刀真槍,去做。
由此,18歲的***做出了決定:去湖北,成為革命軍。 是的,他想把筆寫在紙上,這個決定並非微不足道。
要知道,在長沙讀書曾經是一件非常熱心的事情,為此,1910年冬天,湘鄉縣東山高等小學的一位老師把他介紹到湘鄉縣省立中學,老師答應了***的要求。
於是他步行到長沙,1911年春順利考入湘鄉縣立中學,真正在長沙學習,也接觸到了更先進的思想和革命事蹟。
辛亥革命爆發時,他才在湘鄉縣立中學讀了半年多,但還是毅然決然地把筆寫在紙上,到湖北去參加革命軍。
他聽說漢口天天下雨,需要穿雨靴,於是四處借錢,最後只借了六塊錢,買了船票後,所剩無幾,只能去長沙新軍找鄉友借一雙雨靴。
準備好後,10月22日,**出發,從小五門出城,向著謝草平走去,快要落地時,他加快了腳步,向門口跑去,但讓他覺得奇怪的是,門口竟然有“不准通行”的牌子, 而軍營裡也充滿了緊張,這讓他無緣無故的緊張起來。
有哨兵要告訴***“你不能進去,趕緊回去,我們馬上就要出事了。” 你看,子彈已經重新發行了。 ”
**沒想到會這麼巧,我剛要參軍,湖南新軍就要造反了,他一無所有,自然上不去,只能原路返回。
結果,他轉身走了幾步,就聽到軍營裡的哨聲,然後士兵們全副武裝,聚集在操場上,戰爭似乎快要爆發了,**趕緊跑開了,可是當他跑回去的時候,卻發現城門到處都緊閉著, 城牆上劍林立,戰爭即將打響。
**眼看回城不了,只好跑到城外較高的流芳嶺,準備看戰。 很快槍聲響起,士兵們大喊大叫地衝上前去。
只不過這場戰爭最後並沒有真正開始,因為城門直接開啟了,城外的新軍輕而易舉的入城,湖南新軍的起義實現得非常順利,然後開始招募新兵,擴軍,準備救援武漢。
**知道後,他放棄了直接去湖北的想法,轉而加入湖南新軍參戰,援湖北。
新軍第25混協在合作演習場上有兩大標準,分別是第49標準和第50標準,被分配到第50標準第1營,分為前後、左、右四隊,第一隊在左隊中為二等兵, 工資七元/月。
入伍後,他訓練刻苦,只用了乙個月的時間,就掌握了軍事知識和基礎訓練,參軍的目的就是為了協助湖北革命,推翻清朝的統治。
不過,隨著時間的流逝,**並沒有等到部隊出發前往武漢的通知,其實他們一直都在西草坪競技場參加訓練,至於戰爭,一直沒有動靜,這讓***非常著急,他只能通過報紙了解情況。
通過報紙獲悉,武漢戰局有所緩和,湖南新軍不去湖北,新成立的中國**臨時**和清**形成了南北對峙的局面。
不久,末代皇帝溥儀被趕下台,清朝統治結束。
**以為革命暫時結束了,他又開始思考未來,他曾經對一位戰友說“現在革命已經過去了,未來革命將如何改革?” 這裡面還有很深的道理,我還沒有想通,我想學習和探索。 ”
於是,在新軍待了不到半年,***退伍,決定繼續學業“我以為革命已經結束了,所以我離開了軍隊,決定回到學校。 我當了半年的兵。 ”
不過,對於繼續深造後的專業選擇,**經過一番考量和選擇,他申請了不少學校,最終以第一名的成績考上了湖南省高等中學。
但他只學習了幾個月,因為覺得學校的課程有限,所以在1912年秋天,他輟學住在湘鄉堂自學,每天到湖南省圖書館學習。
第二年,他決定當老師,考入湖南省第四師範學校預科,又一年,四師範併入第一師範學校,他被分配到第一師範預科三班,復讀預科半年,然後被分配到本科, 1918年6月畢業於湖南第一師範學校。
畢業後,他迅速投身於革命活動,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前途而奔走,最終創立了新中國,帶領中國人民走上了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