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元年,也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之年。 今年,在學校黨委的大力領導下,全體中國職工拼搏拼搏,拼搏奮鬥,譜寫了“建設強國、什麼是大學”的新篇章!
為展示學校一年來取得的重要成果,鼓勵學校師生在新的起點上重新開始,學校近日舉辦了“2023年華南理工大學十大新聞”評選活動。 關心和支援華南理工大學發展的師生、教職員工、校友和各界朋友參加了此次活動。 經過網路投票和專家綜合評審,評選出的十大新聞現已正式公布。
華南理工大學開展了深入的研究和實施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主題主題教育
華南理工大學認真貫徹落實教育部、廣東省關於主題教育的部署,在教育部直屬高校主題教育第九巡迴指導小組的悉心指導下,牢牢把握“學習思想、強化黨性、學習思想、 重實踐,新貢獻“,圍繞”凝心人築堅基礎、錘煉品格、堅定忠誠、努力促發展、踐行惠民宗旨、樹立誠信公益新作風“的具體目標。加強統籌,以理論學習為重點,以調查研究為重點,促進發展,深入調查,嚴改革,建立規章制度,進一步推動
王偉忠赴華南理工大學講授思想政治課程並進行研究
5月23日,廣東省省長王偉忠來到華南理工大學,圍繞深入學習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主題教育,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廣東省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 努力走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前列,為師生講授思想政治課程。王偉忠還調研了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國際校區建設及重點學科。
世界大學學術排名躍公升至世界前150名
新增了兩個 ESI 前 1% 的學科
根據2023年世界大學學術排名和世界一流學科排名資料,華南理工大學位列全球第101-150位,首次躋身前150名。 4個學科躋身全球前10名,入選大學數量位居內地大學第7位。 18個學科躋身世界前50名,在內地高校中排名第8位; 20個學科躋身世界前100名,在內地大學中排名第16位。
同時,ESI基礎科學指標資料庫資料顯示,2023年,華南理工大學地球科學、植物學和動物學兩門學科將躋身全球前1%。 目前,該校有14個學科領域位列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工程、材料科學、化學、農業科學、電腦科學等5個學科領域位居世界前1。
加強有組織的科研,實現高度的自力更生、自強不息,取得豐碩成果
華南理工大學加強有組織的科研,努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以更高的質量和更大的貢獻服務於國家和地區的戰略需求。
高水平學術**不斷產生,並在《科學》、《自然》等頂級期刊上發表。 5月12日,華南理工大學張輝教授與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韓宇教授的合作研究成果發表在《科學》雜誌上,題目為“Three-dimensional Inhomogeneity of Zeolite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Revealed by Electron Ptychography”。 其中,張輝教授和李冠星博士為共同第一作者,張輝教授和Hanyu Kaust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華南理工大學為第一通訊作者。 11月22日,華南理工大學鄭鳳山教授的研究成果以“Hopfion Rings in a Cubic Chiral Magnet”為題發表在《自然》雜誌上。 其中,鄭鳳山教授為通訊作者和第一作者,華南理工大學為第一完成單位。
2023年,華南理工大學共獲得11項中國專利優秀獎,獲獎數量位居全國高校第一。 曾獲廣東省專利獎3項,獲獎數量位居全省高校第一。 此外,自2009年以來,華南理工大學作為第一專利權人共獲得50項大獎(其中金5銀),位居全國高校第一。
高校哲學社會科學聚焦國家重大需求和學術前沿問題,通過“徵題”和“帶頭人”等方式完善專案前期研究機制,推動近年來國家重大專案不斷突破。 2023年,國家社會科學重大專案獲批6項,立項數量創歷史新高,獲批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項。 據統計,近五年來,學校已獲批國家社會科學重大專案23項,其中國家社會科學重大專案13項。
9月,公布了2023年國家自然科學**評審結果。 其中,華南理工大學電子與資訊學院車文泉教授負責“移動通訊天線與射頻電路”,工商管理學院周文輝教授負責“數智驅動的服務管理與創新”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創新研究群專案, 成為華南地區電子與通訊領域首個獲批的群課題,首批獲批的華南理工大學人文社科創新研究群專案。
11月2日,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發布通知,由華南理工大學主辦的聚合入選2023年度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畫高起點新期刊。 此外,由華南理工大學與國際出版社愛思唯爾共同創辦,由先進軟物質學院作為主創團隊承擔的國際學術期刊《巨人》影響因子為70、在學術界的重要地位得到研究者的廣泛認可; 華南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充分發揮外語學科優勢,成功創辦了同行評議的國際期刊《民俗、知識、地方》(FKP)。
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國際校區全面交付
7月16日上午,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國際校區全面交付儀式隆重舉行。 2017年3月15日,校園由教育部、廣東省、廣州市、華南理工大學聯合建設,承擔著“中國高等教育的實驗場”和“探索創新教育新路子”的責任和使命。
六年來,廣州國際校區堅持辦學的正確政治方向,實施“本土化”新正規化,扎根粵南,放眼世界,凝聚資源,改革創新,努力為廣東乃至世界的高等教育創新發展提供新的解決方案。 著力培養世界一流的新工科領軍人才,貫徹“學生永遠在C位”的理念,實施新工科F計畫,提供與世界一流大學同等的教學環境和教學質量,打造學生社群“一站式”綜合管理模式,形成一流的國際教育社群; 針對全球人才“高精尖缺”,引進了一大批發達國家院士、頂尖大師等高層次人才,匯聚了一批以戰略科學家、院士為首的高水平教學科研團隊,形成了產教合一的高水平科技創新體系。 科學和教育。可以說,廣州國際校區建設的進展和成果遠超預期,初步走上了“扎根中國大地,成為世界一流大學”的新道路。
華南理工大學積體電路學院、國家優秀工程師學院正式揭牌
7月16日上午,華南理工大學積體電路學院在廣州國際校區揭牌。 以此次揭牌為新起點,華南理工大學積體電路學院將打造集“人才培養、人才聚集、技術創新、產業公升級”為一體的積體電路高研院,與華南理工大學在微電子、電信、機械、自動化、材料、化工、 物理、計算機、軟體等傳統優勢學科。
9月,學校成功獲批建設全國優秀工程師學院。 11月12日,華南理工大學國家級優秀工程師學院在廣州國際校區揭牌。 華南理工大學將緊緊圍繞國家重大戰略和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充分發揮擅長學科優勢,大力推進“大灣區+產業+高校”跨系統協同教育,積極探索中國特色優秀工程師的人才培養、科研和成果轉化之路。
堅持立校立業,全面提公升人才自主培養質量
華南理工大學圍繞國家和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社會和產業發展需求,主動布局能夠適應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符合學校定位和發展規劃的本科新專業,全面提公升自主人才培養質量。 2023年將新增3個本科專業,包括食品營養與健康、大資料管理與應用、生物材料,其中生物材料將是目錄外的新專業。
6月,教育部發布《關於公布第二批國家一流本科課程成績的通知》,正式公布第二批國家一流本科課程成績,其中華南理工大學28門課程獲得認可,也使華南理工大學核准的國家一流本科課程達到61門。 此外,根據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可協會的認證結論,華南理工大學2022年參與認證的機械工程、車輛工程、電氣工程與自動化、生物工程等四個本科專業均順利通過工程教育認證。
7月,教育部公布了2022年度國家教學成果獎獲獎專案名單。 華南理工大學作為獨立結業單位和第一完成單位,共獲得國家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本科),共5項成績,其中一等獎1項,二等獎4項,創下學校歷史上最好成績。 此外,學校還作為參賽單位獲得國家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本科)特等獎1項、二等獎5項。
9月,為加快機械人領域優秀人才培養,適應國家重大戰略和粵港澳大灣區機械人產業戰略高地建設的需要,由學校與黃浦區共建的超級機械人研究院開始選拔優秀本科生。 “珠穆朗瑪峰班”實行“2+2+X”培養模式,從理工科專業2021屆本科生中選拔優秀學生。
11月,教育部公布戰略性新興領域“十四五”高校教材建設團隊,由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理工大學校長張立群領銜的“新材料”教材建設團隊順利入選。 團隊規劃打造18套核心教材,開展核心課程、重點實踐專案、高水平教學團隊建設等,服務國家戰略需求,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
韓恩厚教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為學校人才工作高質量發展
2023年初,華南理工大學召開新時代人才工作會議,加快新時代高校人才工作高質量發展,打造德高尚、業務精緻、結構合理、活力一流人才隊伍,賦能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
11月22日,中國工程院公布2023年當選院士名單,華南理工大學韓恩厚教授當選。 韓恩厚教授長期從事腐蝕機理、耐腐蝕材料、腐蝕控制技術、工程結構裝置腐蝕服務安全評估及剩餘壽命評估的研究與應用,開發了多種腐蝕控制與服務安全評估技術,已應用於核電、飛機、管道、電網、 船舶、汽車、航空航天、船舶等領域。
4月27日,中華全國總工會在北京舉行2023年國際勞動節慶祝活動暨全國勞動勞動獎暨全國勞動先鋒表彰大會。 其中,華南理工大學電子與資訊學院魏剛教授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通過做好傳遞幫助,創造優越的成長環境,一大批優秀的青年才俊也脫穎而出。 在中國科協發布的第八屆中國科協青年人才提公升專案名單中,華南理工大學的劉宇奇、李曉雲、李嘉生、楊樂樂、徐金旭位列榜單。
11月2日,《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發布2023年亞太地區“35位35歲以下科技創新”榜單,對亞太地區乃至全球未來科技創新的推動者和引領者進行表揚。
作為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華南理工大學博士後培養工作取得了巨大成效。 在全國博士後創新創業大賽決賽中,華南理工大學5支隊伍獲得1金3銀,創下大賽最好成績。 此外,在2023年“博士後創新人才支援計畫”名單中,入選了華南理工大學李夢珂、鄭家寶、趙欣等三位博士。
“快樂中國工人”學校建設的發展成果,造福了華南科技全體職工
建設“快樂中國工人”,讓發展惠及師生,努力滿足師生美好生活的需求,讓師生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榮譽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2023年,華南理工大學將在基礎設施建設、中小學教育、醫療保障、養老工作、校友工作等領域取得全面進展,並取得持續成效。 華南理工大學人才公寓、附屬小學、新門診部、番禺廣港幼兒園投入使用,免除了廣州國際校區職工住房、子女教育、師生健康等後顧之憂。 學校被選為2022年全國關愛托兒雇主; 橡膠廠地塊人才公寓建設如火如荼,吳山校區公房存量維護工作也在不斷推進; 為了方便校友返鄉,學校還推出了長期有效的專屬電子校友證。
探索和推進“雙向國際化”。
為世界高等教育創新發展提供新解決方案
為進一步擴大教育開放,華南理工大學依託本土國際教育基礎,開展玫瑰20版專案、優質暑期學校專案實施等,吸引世界一流大學學生來校學習,推動中國學習系統化、規模化、組織化,大力探索和推進“雙向國際化”,努力為世界高等教育的創新發展提供新的解決方案。
2023年,學校將全面“引進”並主動“走出去”,擴大與多所世界一流大學的合作夥伴關係,簽署52項涉外合作協議。 接待國外高校近200批次來訪; 作為中國唯一受邀參加中南高層人文交流機制的大學; 以正式會員身份參加中日高校校長論壇,與日本千葉大學合作辦學專案首次招收學員,創新交叉融合培訓; 作為聯盟的創始成員,他發起了中白高校聯盟的成立;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訪問了中新國際聯合研究院,肯定了中新國際聯合研究院在科技合作和人才交流方面的作用和成就。
回顧2023年
我們攜手並進。
他們共同創造了學校的穩步發展和豐碩的成果。
展望2024年
我們會更加昂揚。
更務實的風格。
全面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
做粵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發展的排頭兵。
*:華南理工大學,學生記者。
資訊**:華工新聞網。
封面設計:宋奕文。
微信編輯:Bowen。
一審:鮑文。
二審:陸慶磊。
終審:鄒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