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2月,來自世界各地的政、商界代表、非政府組織和安全專家齊聚德國南部城市慕尼黑,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以下簡稱“慕尼黑安全會議”)上討論外交、安全和防務相關議題。 今年的會議於2月16日開始,將持續三天。 毫無疑問,至少自俄烏衝突爆發和巴以衝突公升級以來,安全已成為歐洲和世界政治中最核心的問題之一。
安全報告:世界正面臨陷入“雙輸”局面的風險。
自2015年以來,《慕尼黑安全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每年在會議開始前發布,它不僅為當年的會議的討論設定了框架,也為國際形勢的話語提供了關鍵詞,其中最著名的例子就是2020年報告的主題, “西方不見了”。今年《慕尼黑安全報告》的標題是“雙輸? 》(lose-lose?這個新詞與現有的“雙贏”一詞相反,是對當前形勢的有趣判斷:“在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和經濟不確定性加劇的背景下,許多國家不再關心全球合作的絕對利益,而是越來越擔心自己會比其他國家受益更少。 優先考慮相對收益可能會導致“雙輸”局面(對和平、穩定和經濟發展),危及合作並破壞秩序。 ”
可以看出,《報告》是德國人寫的,其對當前形勢變化的判斷,也是俄烏衝突爆發後德國總理朔爾茨判斷的延續。 但這種變化的原因是什麼? 該報告給出了乙個令人驚訝的分析:“在地緣政治競爭加劇和全球經濟放緩的背景下,跨大西洋共同體和全球南方國家對他們認為國際秩序絕對利益分配不均感到不滿。 從許多發展中國家的角度來看,國際秩序從未兌現其為所有人的利益做大蛋糕的承諾。 ”
乙個重大突破:不再將所謂的新興大國的挑戰歸咎於此。
上述分析之所以“令人驚訝”,是因為報告沒有使用西方意識形態的陳詞濫調,將變化歸咎於新興大國對所謂“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的挑戰,而是認為所有參與者的要求都發生了不同程度的變化,而這些變化是各方共同努力的結果。 相較於中國觀察家過去幾年聽到的指責美國和歐洲批評中國等新興大國,今年的報告在對變化原因的相對客觀和全面的分析上取得了突破。
報告還指出了變化背後的安全悖論,即大家追求最大安全的結果是,大家都越來越感到不安全。 這些變化影響了非傳統的安全領域,例如所有行為者對經濟安全的追求; 另乙個例子是技術安全,它已經“從全球繁榮的驅動力變成了地緣政治競爭的核心工具”; 地緣政治競爭甚至影響了世界應對氣候變化等共同挑戰的方式。
除了上述從多方視角對當前國際政治局勢的變化外,報告不再攻擊意識形態對手“試圖改變現有國際秩序”,而是明確指出,美國和歐洲是一對跨大西洋夥伴及其“政治上志同道合的國家”,應該帶頭改革現有的國際秩序。 同時,報告也認識到,僅靠美國和歐洲已經不足以主導未來的國際秩序,因此需要大力拉攏和拉攏“全球南方”國家。
兩大弱點:仍然堅持盲目服從美國和對中國的誤解。
然而,另一方面,報告中討論的弱點也很明顯。
第乙個弱點是假設美國仍然是跨大西洋關係和所謂的“基於規則的國際關係”的支柱。 儘管報告認為,所有行為者都應對國際政治環境的變化負責,並且對所謂的“蛋糕”分配感到不滿,但它並沒有進一步論證美國作為“蛋糕”事實上的最大擁有者捍衛自己份額的合法性。 同時,現在的美國不僅要在國際新秩序中拉攏自己的“小夥伴”,而且要保證自己的相對最大利益和競爭優勢,不能被“小夥伴”利用,這本身就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無論是拜登的《反通脹法案》對歐洲經濟的影響,還是川普最近威脅要停止向不符合北約國防開支的盟國提供安全保護,歐洲的感受都喜憂參半。
第二個弱點是對中國發展宗旨的誤讀。 該報告借用了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的斷言,即中國試圖建立所謂的以中國為中心的等極國際秩序,實際上是美歐集團的對立面。 報告顛倒了因果關係,混淆了中國在核心利益受到損害時被迫採取的反制措施,以及美國等國發起的戰爭、技術封鎖等手段。
從這個意義上說,《報告》的新穎性還不足以掩蓋其跨大西洋夥伴的基本立場,報告敘述的基本邏輯仍然是冷戰式的陣營對抗邏輯。 然而,自由放任的零和競爭不會給各方帶來更多的安全保障,希望慕尼黑安全會議在未來幾天內為世界當前的安全熱點和未來的安全架構找到更具包容性的解決方案。
作者:胡春春。
文字:胡春春(上海威華大學上海全球治理與區域研究院“歐洲文明研究特色研究生班”班長) 攝影:新華社 編輯:劉暢編輯:顧文軍。
*請註明本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