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318年,朱元璋推翻了元朝,恢復了漢人的統治,建立了明朝。 明朝歷史上共有16位皇帝,歷時276年。 明朝在歷史上是乙個綜合國力很強的王朝,無論是經濟上還是軍事上,那麼乙個擁有如此強大資本的王朝,又是如何一步步走上毀滅之路的呢?
乙個王朝滅亡的原因,往往是多要素的積累,明朝也不例外。 嚴重的土地兼併、宦官獨裁、頻繁的自然災害和宮廷中的黨派權力鬥爭導致了明朝的滅亡。 但在我看來,這些原因加在一起都比不上乙個主要原因,那就是明朝皇帝的統治。
如果你看一下明朝皇帝的統治歷史,你會發現上述所有原因都有據可查。 明朝的統治者,在歷史上不成功的皇帝數量和程度上都是最好的,後世如此不成功,那麼國家再穩固,也留不住。 讓我們來看看明朝的皇帝,看看明朝是如何走向滅亡的。
明太祖朱元璋是開國君主,在位期間,他極大地恢復了社會經濟。 但朱元璋對權力的把握超過了以往任何一位皇帝,他廢除了丞相制,君主的權力高度集中在皇帝手中,而且由於皇帝的權力太大,朝廷完全受皇帝統治的影響。
建文帝朱允文是朱元璋的孫子,朱元璋在位僅4年,因為封建領地的割裂,叔父朱棣造反,失位,也在叛亂中下落不明。 建文帝在位期間,引發了明朝的第一次動亂,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損失。
永樂皇帝朱棣一生五次遠征漠北,六次派鄭和西下,經運河、長城,功績無數。 朱棣在位期間,對君主制的把握達到了更高的水平,他重新啟用了金衣衛隊,並建立了東廠,監視文武官員的動向。 自朱棣以來,宦官們又活躍在朝堂上,為宦官日後惹政府埋下了隱患。
明仁宗朱高馳和明玄宗朱佔基父子在位,被稱為“仁宣統治”,是乙個政治相對穩定和繁榮的時期。 不幸的是,父子倆的統治只持續了十一年,就以朱佔基的英年早逝而告終。 但朱佔基最錯誤的決定,就是給宦官更多的權力,他給宦官們設立了一所內校學習,讓他們參與政治事務,這進一步給了宦官們搞砸政府的機會。 後世說“宦官廟的興盛始於玄宗”。
正統皇帝朱啟珍登基時年僅九歲,宦官王震就開始插手宮廷事務。 朱啟珍一生兩次當帝,第一次在位時,因為聽了王震的話,盲目出戰瓦拉,在土木堡之戰中被瓦拉俘虜,後來朝廷扶持弟弟當帝。 瓦拉特人認為這無利可圖,讓他回來,之後朱啟珍發動政變奪回王位。 後來,朱啟珍雖然反省了,當了皇帝,但土木工程的變化對明朝產生了嚴重的影響,是明朝由盛走向衰落的轉折點。
景泰皇帝朱啟玉在位8年,因為哥哥不成功,白白撿了個皇位。 後來,他擊退了華拉特,守住了京城,但因為兒子早逝,身體也不好,這個皇位一迷糊糊的就歸還了,死後連皇陵都沒有進去,何等可悲啊!
成化皇帝朱建深剛當皇帝的時候,他努力拼命,想當明朝君主,但不想再做了。 不再理政,大臣看不見他,軍事由太監傳達,西廠也設,太監王志重用,最離譜的是朱建深偏袒自己十七歲的丫鬟萬貴妃。 政治是黑暗的。 此外,洪澇和旱災使人民飽寒相依,人民陷入困境,人民百姓心懷不滿。
洪治皇帝朱友柱是個好皇帝,他一輩子打苦,整頓官治,嚴格控制宦官的權力,在他統治期間,明朝有過短暫的繁榮時期,但洪治皇帝一生只有乙個妻子,連乙個妃子都沒有, 所以即使他知道兒子做不到,他也別無選擇。
正德皇帝朱侯昭一生貪圖享樂,只喜歡出宮玩,當皇帝的日子過得不好,朱侯昭被以劉晉為首的八個太監包圍,極力讓皇帝玩得開心,他們利用皇帝的寵愛,排擠忠臣, 並掠奪金銀,百姓生活悲慘,百姓漸漸崛起。
嘉靖帝剛上朝時,就掃除宦官的權力,掌管政府,政局相當穩定。 後期,他開始通道,不再上朝廷,權臣嚴松開始以皇帝代表的身份掌管政府,而嘉靖則專心煉丹修仙。 嘉靖年間,明朝外亂嚴重,北方的韃靼人和南方的日本人經常入侵,明朝的軍事損失非常大。
龍慶皇帝和萬曆皇帝在位期間,張居正的出現使明朝恢復了一定的活力,由他主持的新政改革整頓了政府,減輕了農民的負擔,促進了社會經濟發展。 但張居正死後,萬曆帝開始無視政府而不受監督,坐視東林的黨爭,朝局再次陷入動盪。 明朝自萬曆以來的衰落是不可逆轉的。
明光宗朱長洛在位僅乙個月就因服藥猝死,死因至今仍是明末三怪案之一。 天啟皇帝朱有彤登基後,政局更加混亂,首先是東林黨爭愈演愈烈,其次是因為朱有孝無視政政,魏忠賢獨掌權。 與此同時,對外,有後晉對明朝的崛起,對內有接連的農民起義。 明朝的推翻迫在眉睫。
末代皇帝是崇禎帝,雖然在處理國事方面也有問題,但他是明末最像皇帝的人,但因為明朝的局勢無法挽救,他在北京被李自成入侵,明朝滅亡。
從明朝的這些皇帝來看,只有少數皇帝治國好,其餘的都看不出來,而明朝的成因除了自然災害和外災之外,滅亡的原因都與皇帝直接相關。
以人為參考,可以知道得失; 以歷史為鏡子。 你可以知道漲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