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傳播始於被看見。 **從今天起,廣電台將推出“古韻新風”系列報道,用最具創新性的科技和最新的潮流藝術,表達中華民族最古老的文明和最深刻的思想。
說到中國傳統文化,就不能不提浙江。 萬年上山,八千年跨湖橋,河姆渡七千年,良渚五千年,如此嚴密完整的考古證據鏈在同一省,放眼全國,實屬罕見。 在“浙江一萬年”中,見證了中華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的良渚古城遺址熠熠生輝,作為“文明之光”,我們只能透過出土的文物和遺物想象先祖的智慧,但今天,浙江卻用它最先進的數字技術,為我們還原了5000年前的社會, 讓我們感受到5000年前的震撼。
致江文化中心,浙江文化新地標,匯聚了浙江省博物館、圖書館、非物質文化遺產館、文學館、公共服務中心,每天都在為“讓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發展”而努力。 新時代的浙江文化,我們從這裡開始。
從5000多年前在桑林中發現蠶,到蠶的馴化,再到桑蠶的栽培,再到織造技藝的傳承,絲織業已經凝聚成為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其中,浙江的筆很粗。 在湖州的千山陽遺址中,發現了各種用桑蠶絲製成的織物。 這是迄今為止在長江流域發現的最早的絲綢產品,距今已有4400至4200年的歷史。 絲綢見證了東方文明走向世界的夢想,對中華文化的傳播產生了重要影響。 位於杭州的中國絲綢博物館仍然承擔著中外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任務,使新時代的絲綢之路依然生機勃勃、繁榮昌盛。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走進博物館感受中華文明的魅力,不少人熱衷於發現一些表情生動、喜悅的文物,並在網上分享,並給它們起乙個可愛的名字——“博物館顯眼包”。 在浙江省博物館的陶瓷展區,一盞儲存了數千年、東晉時期的“牛形燈”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和人氣,1600多年前的東晉手電筒是什麼樣子的?
在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中,總有乙個時刻和一面可以喚起年輕人的文化基因。 從小白花月劇場的《新龍門客棧》“難尋”,到亞運會期間短篇**《丹青之旅》,名畫中的“主角”來到杭州,年輕人正在成為推動傳統文化“活”的主力軍。 讓我們來認識一下。
過去“跨越”了一萬年,它們就像天上的星星,在天空中永遠閃爍。 新一代青年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以多種方式進行傳承和創新。 文化自信正在新時代年輕人心中生根發芽,也讓傳統文化熠熠生輝,煥發出新時代的光彩。
*:溫度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