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瑞還是原來的邁瑞,也不再是以前的邁瑞。 花 6652億,溢價25%,買2112%的上市公司股票在公告發布後的第乙個交易日下跌了5%。 國產醫療器械一哥是不是急著買虧?
近24小時,科創板首起“A對A”事件引發市場沸騰。 據買家邁瑞醫療介紹,此次收購匯泰醫療非常划算,同時也開啟了“邁瑞醫療裝置+匯泰醫療耗材”的新格局,最終目標是通過產業互補資源整合,從心血管賽道開闢新的出口市場。
不過,資本市場上很多人覺得“價效比”有點苛刻:在市場環境不好的情況下,大概是1 3(665億元自有資金)收購,以真金**為股權,對應上周五匯泰醫療**價格溢價率高達25%。而匯泰醫療的動態市盈率在行業內處於較高水平,估值也很高。 此外,由於集中採購和市場競爭等因素,利潤增長空間和產品公升級空間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截至1月29日**,邁瑞跌超5%,匯泰醫療小幅上漲46%。可以看出,此次高溢價收購顯然沒有得到市場的積極反饋。 短期來看,市場認為邁瑞“買起來很貴”。
排除資本因素,這是一筆划算的交易嗎? 以往,邁瑞在強化併購方面早已得心應手,但這次進入了乙個新的領域,能否跟上後續併購的能力?
邁瑞很著急
這是一次不同於邁瑞以往風格的戰略併購,也是在最關鍵的時間節點對想象空間的重新配置。
在李希婷、徐航、程明和三人的帶領下,邁瑞進行了多次延伸併購,這與國際醫藥醫療器械巨頭的成長史完全一致。 成為國際巨頭一直是邁瑞的雄心壯志。 幾項重點收購的共同點是“強化”生命資訊與支援、體外診斷、醫學影像三大業務線的技術,在渠道和優勢領域打通全球銷售服務網路,進而在整合業務的基礎上“培育”自主研發,逐步創造進入全球前20名——核心技術的硬條件, 市場占有率和品牌知名度。
從2018年到2023年落地A**油田,營業收入復合年增長率超過20%,歸母公司淨利潤復合增長率超過25%。 這也成為支撐其二級市場表現的邏輯基礎。
但在“穩定”的另一面,也有一位想要在國際舞台上站穩腳跟的國產裝備領軍人物的焦慮。 邁瑞的目標是到2025年進入全球醫療器械企業前20強,而這個目標能否實現,只剩下一年的時間。 要站到這個高度,國際業務收入部分當然很重要。 然而,自邁瑞提出將海外業務收入提高到70%以來,已經過去了兩年多的時間,其海外業務收入的年度佔比不但沒有上公升,反而有所下降。 2020年佔比近50%,2023年上半年佔比降至3623%。近兩年來,邁瑞進行了兩起與IVD相關的跨境併購。
但很顯然,依靠現有的三大主營業務線來衝擊國際市場,似乎一直缺乏一些實力。
這也意味著,要打好全球化這張牌,就該需要新的業務線了,最好是市場空間大,想象力強,當然最好找乙個稱職的助手或發起人。
與此同時,行業迎來了集中採購、醫療反腐等諸多變數,銷售費用在行業內最高的邁瑞成為眾矢之的。此外,邁瑞醫療迎來了屬於邁瑞醫療新時代的“第二代”,但有幾個主力企業具有很強的營銷背景,在爭議中需要解決兩個核心問題:一是如何助推國際業務,做好全球化,實現目標。 二是如何打造新的想象空間,或者說新的業績增長點,做好高階自研創新。
2021年以來,邁瑞尋找“拓展業務”併購標的迫切需求越來越明顯。 在2022年財報中,邁瑞將“併購”放在重要位置,提出聚焦技術創新和併購兩條路徑,在國內外進行均衡布局。
2023年5月,邁瑞醫療宣布,擬與晨益管理(北京)**共同投資有限合夥,在醫療健康行業尋找優質股權投資機會。 至於與辰一相關的投資,珠海同盛,這次共持有2461%的股份。
換言之,電生理學和心血管賽道已成為邁瑞新的增長曲線,成為全球化的新“賭注”。
值得肯定的是,在全球醫療器械市場規模排名中,心血管相關領域排名第二,僅次於體外診斷,並保持快速增長。 收購標的 匯泰醫療不僅是電生理和國內心血管疾病領域少有的小巨人,而且在海外市場推廣效率較高,2023年Q3海外業務增長超過90%。 不過,不得不提的是,輝泰醫療的部分產品已經集中採購,後續產品能否如預期延續至今,目前還很難說。
此外,在併入新的業務線時,邁瑞還需要回答能否很好地整合的問題。
匯泰醫療是乙個好的目標嗎?
將目光轉回事件的另一位主角身上,人們不禁要問,輝泰醫療為什麼會選擇被收購? 它是在什麼基礎上溢價收購的?
匯泰醫療成立於2002年,2021年在科創板上市,布局了心血管電生理、冠狀動脈介入和外周介入三大核心板塊,從事相關醫療器械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成立六年,即2008年獲得心臟射頻消融導管註冊證,匯泰醫療電生理業務正式啟動,隨後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產品線自2016年起在中國、歐盟等市場上市。
經過多年的發展,匯泰醫療憑藉多款在電生理和血管介入領域的首創醫療器械產品,以技術突破彌補了國產產品的空白,成為國內電生理業務的領軍企業之一。 不過,略顯尷尬的是,雖然輝泰醫療電生理業務的市場占有率在國內企業中排名第一,但在整個行業的市場占有率仍然很低,這也是國內很多器械企業面臨的“國內困境”。
這要從電生理學的市場格局說起。
在上世紀90年代,導管消融**被應用於臨床**室上速度。 此後,強生、雅培等知名跨國醫療器械製造商逐步完成了心臟電生理領域的產品研發和布局,距今已有30多年。
相較於這些長期投資進口品牌的企業,以匯泰醫療為代表的國內企業不僅起步較晚,而且在技術上與進口產品存在一定差距,以至於國內電生理市場仍以進口品牌為主,進口市場占有率總在85%以上。
雖然匯泰醫療已經突破了被外資包圍的競爭格局,但其主要市場份額仍由進口控制,市場份額較低。 尤其是隨著國內另一競爭對手微創電生理學的強勢崛起,雙方相互追趕,加劇了電生理行業的競爭。 既然市場占有率相差如此之大,國內電生理企業又如何才能從進口商手中“搶食”呢?
集中採購被視為國內替代的更好路徑,重塑競爭格局,同時被視為“電生理”行業的轉折點。 例如,幫助國內企業降低渠道成本,再加上國內企業在集中採購方面具有天然的成本優勢,這也導致了成本較低的國產品牌能夠以較低的成本快速建立市場品牌優勢。
同時,匯泰醫療近年來的表現也一直處於最佳狀態。 根據最新業績預測,匯泰醫療預計2023年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5元1 億比 565億元,同比增長約152億至約27億元,同比增長42%45% 至 5781%。
至於業績變化的主要原因,匯泰醫療解釋稱,主要是由於各項營銷活動的不斷發展,醫院覆蓋面和滲透率的快速擴大,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的不斷擴大,以及海外市場的積極拓展,以及2023年各產品線較去年同期的增長。
從更長的時間來看,輝泰醫療的營業收入已從2019年的4億元增長到2022年的12元,連續多年**2億元,復合增長率為498%;歸屬於母公司的淨利潤由2019年的8257萬元增至36億元,復合增長率102%。
在積極的情況下,匯泰醫療並非沒有直接的擔憂。 自上市以來,匯泰醫療一直強調國際化布局,走出去成為其戰略發展的重要方向。 不過,2022年,匯泰的海外業務營收僅為136億元,海外僅佔公司收入的11%; 2023年第三季度,雖然匯泰醫療的海外業務增長了90%以上,本季度海外市場營收佔比在16%左右,但這對於匯泰醫療來說還遠遠不夠,畢竟海外可及的市場空間比國內市場高出數倍。 這也被業界認為是匯泰醫療選擇被國內器械龍頭企業邁瑞醫療收購的原因之一。
此外,我國電生理市場目前由外資主導,特別是在標測導管和消融導管防護壁壘高、耗材高的裝置領域。隨著邁瑞醫療的進入,輝泰的3D標測系統、射頻消融儀等相對薄弱的裝置領域有望得到明顯加強。
然而,在收購完成後,如何進一步實現雙方的消化和整合,是下乙個亟待考慮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