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合資車和國產車,同型別故障對兩類車會有完全不同的評價,同型別故障的概率會有完全不同的評價; 總之,大多數合資車使用者對整車和品牌的容忍度會更高,對國產車的容忍度要低得多,即使國產車出現同型別故障的概率更低,也會受到更多的批評。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反差,為什麼大家對國產車都比較嚴格?
有人認為,造成這種反差的原因是文化認知偏差,客觀上存在,但已不再是主要因素; 因為有很多車使用者既擁有合資車又擁有國產車,而他們的國產車仍以新能源汽車為主,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無法一概而論,否則就是在打“愛G營銷牌”。
真正的原因應該是過度營銷,或者說是“自我誇大”。
《毀滅之王》中有一句經典台詞:
我的意思是,你們在座的所有人都是“Lese”。
這是對影視劇的誇張,實際上,在任何行業都從未有過這樣的描述,也沒有一家公司敢踩整個行業; 因為這種做法相當於把整個行業都變成了自己的競爭對手,所有企業都會想把它打死,哪家公司有整個行業的實力? 不可能有這樣的企業,也不會被允許出現。 所以,這樣的台詞只有在影視劇中出現的時候才會好笑,而這樣的描述真的出現在現實中,大家往往會把他們當成膽大妄為甚至傻子,至少是乙個不知道天高的男孩。
不過,這兩年,確實出現了不少這樣的公司,主要是車企,比如一些車企說自己擁有一定範圍產品的定價權,定價策略包括給競爭對手“留一條活路”,這比“這裡人人開心”的描述還要囂張。 也有一些車企說自己“遙遙領先”,誰領先? 無非是整個行業,潛台詞還在說“朋友和商人都樂在意”。 還有更誇張的“新王者應屹立”、“500萬以內最好”、“1000萬以內最好”甚至“地表最強”,劃定乙個範圍,範圍內的其他車輛依然“開心”。
可以這樣描述嗎?
顯然不是,因為它首先違反了廣告法,但因為說這些話的往往是公司的高管,所以通常沒有人關心它們。
董小姐為什麼會變成“董奶奶”?
因為太囂張了,那句“某勢力是世界上最好的空調品牌”這句話一下子讓很多人開始反感,怎麼會成為最好的? 無非是吹噓。 再加上一連串荒誕的描寫,結果是,乙個有能力的女企業家的形象最終淪為笑柄。
這也是過度營銷的結果,而營銷中的過度營銷往往來自競爭公司,因為大家都知道“你贏得越高,摔得越狠”的道理; 於是就出現了一種叫做“殺戮”的營銷策略,在這種策略中,競爭對手從來不會說競爭對手不好,而是吹噓自己離譜的產品,一旦離譜,就會引起反感,最終丟掉訂單。 殺戮是一種非常普遍且非常有效的營銷計畫,此時這些車企所做的就是自殺,而這兩個字就是自殺。
過度營銷是一種自我誇大,在不同的階段會產生不同的後果。
最初的溝通飽和,讓觀眾逐漸失去新鮮感。
從中期來看,飽和度會蔓延,新鮮感變得疲憊,並在厭惡中變得過度。
飽和度繼續蔓延,疲憊的感覺完全變成了厭惡。
現在我們已經進入了第二階段。
為什麼大家對國產車都比較嚴格?
因為你說你的車有多好,而且好得離譜,那麼使用者對產品的期望必然很高,這是弄巧成拙; 這個時候,已經有一些人開始使用它的產品,產品的真實水平也逐漸顯現出來,而同期的飽和營銷也讓一些人感到疲憊,所以只要產品的真實水平和營銷描述的差距顯露出來,可能只需要一天的時間就可以過渡到第三階段。
結論:國產車更加嚴格是新現象,早期的國產車普遍較低,其使用者對車輛的要求也較低; 如今,國產車不再便宜,其使用者對車輛的要求將與同級別的合資汽車相同。 不過,合資車一般都是低調的,而自主車企一般都是過度營銷,要求的嚴格程度與營銷描述相等,所以這樣的反差是自身原因造成的。
然而,更令人擔憂的是,大量國產品牌將進入第三階段,屆時國產品牌車份額很可能萎縮; 在品牌營銷上應該更加克制,否則用不了多久就會收穫後果。
天河汽車小編,歡迎轉發評論。
優質作者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