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體數量 基數多倍體和非整倍體
1. 數字 16775126210 dy
1.Haplopappns gracilis2n=4,2Ophioklossum reticulatum 2n = 1260
3.大多數作物在2n=10-40,少數如獼猴桃和甘蔗高達100左右。
4.對於染色體數數高的作物,只建議分析數變異,而不是核型分析。
原因:a染色體很小。 b.它可能包含多個更複雜的基因組,並且很少得出準確和有價值的結論。 c.很難穩定這些數字。
1)、獼猴桃小葉2n=58;2)、大籽獼猴桃2n=116;3)、獼猴桃2n=116;4)狗棗獼猴桃2n=116
染色體上的細胞數量越多,越準確,越容易檢測變異,此外,它還具有代表性。
在首屆全國植物染色體研討會上,一致認為染色體數應計入30個以上的細胞,其中85%以上的細胞具有恆定一致的染色體數,可視為植物的染色體數。
2. 基數和倍性
1.染色體組:指二倍體生物配子體核中的所有染色體,在多倍體生物中,指染色體的成分。 例如,小麥的單倍體染色體成分由三個染色體組(ABD)組成。 每條染色體都是染色體組中不可或缺的成員。
2.染色體基本數:指二倍體物種單個基因組中的染色體數,一系列多倍體中最小的單倍體中的染色體數稱為基數。 它通常用“x”表示。 (X>13通常被認為是古多倍體起源)。
植物配子體中的染色體數常用“n”表示,二倍體植物的孢子體有兩組染色體,用“2n”表示。
示例:一粒小麥 (AA):2n = 2x = 14
阿比:2n=4x=28x=7
普通小麥 (AABBDD):2n = 6x = 42
金冠蘋果:2n = 2x = 34
湖北海棠:2n=3x=51x=17
秋海棠:2n=4x=68
從上面可以看出,n用於個體發育的類別,x用於系統發育的類別,在作物個體發育的世代交替中,配子體的世代稱為“n”,表示單倍體,孢子體的產生稱為“2n”,即二倍體,這與它的真實倍性無關。
3.多倍體。
多倍體包括同源染色體、異源染色體和同源染色體。
多倍體的核型分析通常涉及其起源和進化的問題。 也就是說,對同源和異源起源做出判斷。
但是,重要的是不要輕易判斷同源和異源起源。 因為形態相似,所以不一定是同源的。
4.非整倍體。
乙個人在同源染色體對中多或少乙個成員,分別稱為三體和單體,兩個多於或少於兩個是四體或不存在。 三體性或四體性可以在 2x 和 4x 中出現並存活,而單體或缺陷體僅在多倍體中存活。
這種型別的非整倍體在染色體工程和基因定位中具有價值,在普通小麥中已經建立了21個單體家族。
當乙個物種種群中的乙個或多個個體與其他個體相比,始終存在一對或 n 對非重複同源染色體的差異時,這可能表明該物種中存在具有染色體基數非整倍體變異(稱為異倍體)的個體。
這是物種分化或新物種創造的標誌。 這也是同一屬植物中出現多個基數的原因。
5.混合倍性。
不同個體和不同細胞的染色體數量差異很大,整倍體和非整倍體之間存在不規則的變化,稱為整倍體。
6.B染色體。
B染色體,又稱多編染色體,是指某種作物中一些超過正常染色體數的特殊染色體,如玉公尺、黑麥、高粱、百合、崇樓、蠶豆等。
差異:1B染色體比正常染色體(又稱A染色體)小,較大的僅相當於小A染色體的1 2,較小的相當於點狀小隨蟲的大小(可與上述三體和四體區分開來)。
2.在同乙個體內,通常存在於所有細胞中,無論大小,其數量幾乎是恆定的,並且所有著絲粒點(中間或末端著絲粒)都可以在體細胞中正常傳遞(很容易與染色體斷裂產生的片段區分開來)。
3.80%發生在2x植物中,數量大多為1-2,自然界中可多達20。 在人工誘導或栽培下,它可以積累多達 34 個(在玉公尺中發現)。
注意:它們中的少數存在,不影響植物的生長發育,並且大多數存在,導致生存能力下降和生殖不育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