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中將領的搖籃

Mondo 軍事 更新 2024-02-04

抗日戰爭中將領的搖籃

說起抗日戰爭中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八路軍和新四軍,但除此之外,還有在白山黑水之間英勇抗戰的東北抗日盟軍, 還有在天涯海角奮戰的瓊崖縱隊。

不過,除了這四支主力之外,還有一支我們可能不太了解的武裝力量——山西青年抗敵敢死隊。 在巔峰時期,這支隊伍有50個團和50,000人,我們將詳細介紹這支不知名的敢死隊的誕生和成長,以及它產生的共和國高階將領。

山西青年反敵敢死隊臂章的來歷和背景,必須提到乙個人——*他是閆錫山眼中名氣如***的山西同鄉,也是山西的青年才俊,但因為不能被閻錫山利用,最終選擇與他分道揚鑣。

自1932年閻錫山重新掌權山西以來,他深知蔣介石一直想吞併山西。 1935年,日本策劃的華北“自治運動”與閻錫山壟斷發展山西的理念發生衝突。

閻錫山雖然曾在日本士官學校學習,與日本保持著良好的關係,但在日本企圖占領山西的情況下,出於國義和個人利益的雙重考慮,他開始整裝兵種進行戰爭,並一再向**尋求經濟援助。

然而,此時蔣介石奉行“先守內後攻外”的政策,不僅無視閻錫山的要求,還一再催促他出兵剿紅軍。 閻錫山明白,依靠江是行不通的。

為了保護自己在山西的家園,鞏固自己在山西的地位,閻錫山開始尋求與共產黨合作,共同保衛山西。

在抗日戰爭的烈火中,中共山西省公開工作委員會創始人通過創造性、靈活運用黨的統一戰線思想,成功地與山西皇帝嚴錫山建立了特殊形式的統一戰線。

**提出“戴閻錫山'帽子',說山西話,做中國共產黨的抗日救國工作”的三句話方針,卓有成效地開展了一系列工作。

首先,他接手重組了原有的山西獻祭救國團,派共產黨員骨幹加入犧牲團,大力動員群眾,培養幹部,使犧牲團迅速發展壯大,僅用了三個月就發展到20萬人,到1939年夏天, 祭祀聯盟的成員已經增長到大約300萬。

**在犧牲同盟中,大力舉辦軍事和政治訓練班,訓練了一大批抗日預備隊,這些人大多後來成為山西乃至全國抗日戰爭的中堅力量。 閻錫山同意成立山西青年抗敵敢死隊後,立即明確了我黨的主張,要求新軍必須實行新軍制,用政治武裝新軍,因此政委制要落實到新軍中。

閻錫山對此表示支援,並承諾:“只要能打贏仗,打敗日本人,保衛山西,你就放手,求人給人,槍還槍,總之,你就是做主! ”

最終,新團的名稱被確定為“山西青年抗敵敢死隊”。

在閻錫山的允許下,依託祭祀盟的資源,迅速組建了山西省青年抗敵敢死隊。 1937年8月1日,敢死隊第一軍團在太原正式成立,**擔任該軍團政委。

為保證敢死隊的整體領導,創新性地制定了《政委制度條例》,規定政委是單位最高首長,有權罷免同級指揮員,單位有權未經政委簽字拒絕執行命令。

這一規定為我們黨真正控制敢死隊創造了有利條件,保證了共產黨對新軍隊的領導。

1937年11月初,率領敢死隊第一縱隊開赴山西東南抗戰前線,任山西省第三行政區政治總監,成功領導建立太越抗日根據地,為八路軍抗日游擊戰提供了有力支援。

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敢死隊迅速發展壯大,很快由乙個軍團發展到四個縱隊,轄1至12個軍團,共12個團,成為抗日戰爭時期我們黨領導的重要武裝力量。

1938年底,“敢死隊”進行“西林整頓”,八路軍許多高階將領,如**、左權等,給“敢死隊”的幹部講課。

到1939年上半年,“敢死隊”已發展到50個團,5萬多人,佔閻錫山總兵力的三分之一。 然而,看到不斷壯大的敢死隊只聽從共產黨的領導,閻錫山開始坐以待斃,繼續製造摩擦,妄圖消滅共產黨領導的敢死隊。

1938年6月,閻錫山的老軍官陸英林、賈玉之趁敢隊政委不在,私下率領敢死隊前往臨汾前線,按照閻錫山的指示,企圖與日本侵略者交戰,企圖在日軍手中消滅異見分子。

然而,敢死隊在沒有政委簽名的情況下拒絕執行命令,使他們免於毀滅。 1939年12月1日,閻錫山再次命令敢死隊第二縱隊進攻日軍,這將使第二縱隊陷入夾在日軍和頑固分子之間的境地,因此第二縱隊在共產黨的領導下拒絕執行命令。

閻錫山以稱二縱隊為“叛軍”為藉口,宣布第二縱隊為“叛軍”,下令“十字軍東征”。 隨後,他們以金穗軍6軍的兵力,對山西省習縣和孝義縣第一帶的敢死隊發起了攻擊。

敢死隊奮力拼搏突圍後,部分部隊調往山西省西北部正式加入八路軍,其中第一縱隊由八路軍司令部直屬率領,第二、第四縱隊由第120師團率領,第三縱隊由第129師團率領。

儘管受到嚴錫山的阻撓和攻擊,敢死隊始終堅持共產黨的領導,為抗日戰爭做出了巨大貢獻。

山西省青年反敵敢死隊的組建和發展,離不開共產黨的領導。 共產黨向敢死隊輸送了大批中高階幹部,使敢死隊得以壯大,並最終加入人民軍隊。

在建立新中國的一系列戰役中,敢死隊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然而,乙個奇怪的現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敢死隊的主要領導人和四縱隊的主將大多被調到地方工作,沒有被授予頭銜。

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第一縱隊政委擔任華北局第一書記、**財經委副主任、政府會議財政部長。 該縱隊政治部主任牛培叢擔任河南省副主席。

參謀長閻天明成為中華全國總工會書記和“工人”社會黨總支書記。

**和妻子決定犧牲生命,第二縱隊第一政委張文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交通部辦公廳主任、黨組副書記,政治部主任韓軍擔任北平市委委員, 1949年任市委秘書長、北平軍管委秘書長,第二政委王鳳元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擔任國家物資局副局長。

第3縱隊司令員榮子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擔任財政部副部長,縱隊政委董天志於1940年去世。 第四縱隊司令員、政委雷仁民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擔任**部副主任,縱隊政治部主任李立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擔任瀋陽市委副書記、唐山市委書記, 繼任主任劉玉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擔任川北支部**部副主任。

雖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敢死隊四縱隊的主要領導人被調到地方工作,無法獲得軍銜,但仍有許多敢死隊的高階將領成為新中國的開國將領。

這些人包括李巨奎將軍、劉昌義將軍、李乘芳將軍、李守璇將軍、肖新懷將軍、匡福昭將軍、周彪將軍六位中將,以及王戰將軍、王平將軍、李珏將軍、顧景生將軍、蘇璐將軍、孫朝群少將等70餘人。

李聚奎曾任決死第一縱隊副縱隊副司令員、決斷旅第1旅旅長、太越軍區陸軍第1師師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石油部長。 1958年,當他從石油部長調任總後勤部政委時,他被授予將軍軍銜。

李聚奎海軍上將曾任決死第3縱隊參謀長,後任海軍旅順基地第一副司令員,1955年獲中將軍銜。 李成芳曾任太嶽軍區第1旅副旅長、陸軍第1師副師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西南軍區第二副參謀長,1955年獲中將軍銜。

李守璇曾任太行軍區第3縱隊副師長、陸軍第3師副師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鐵道兵團副司令員,1955年獲中將軍銜。

肖新懷曾任決戰第四縱隊訓練部部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第66軍司令員,1955年獲中將軍銜。

肖新懷中將曾任山西野戰動員委員會第二支隊副支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志願軍第十九兵團副政委、政治部主任,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周彪中將,曾任山西青年抗敵敢死隊第二團第一大隊隊長,後任瀋陽軍區防空部隊政委,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這支部隊作為共產黨領導的一支特種部隊,為民族的獨立和自由,為國家的民主繁榮作出了巨大貢獻。 他們是英勇的戰士,他們的故事值得永遠銘記。

如果你對這支部隊有任何了解,歡迎留言討論,讓我們一起懷念這支英勇而又特別的團隊。

相關問題答案

    抗戰時期如何選拔和培養幹部?

    整風運動中與幹部交談。中國人在抗日戰爭中的勝利,是中國共產黨發揮主體作用的偉大勝利。這一時期,黨經過長期深入的探索和實踐,總結出一系列幹部選拔培養的有效措施,培養了一大批政治堅定 技能高的幹部隊伍。這不僅為抗日戰爭的全面勝利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保障,也為今後的解放戰爭和新中國建設奠定了堅實的人才基礎。...

    抗戰期間,馮玉祥為何到泰山隱居?

    首先要了解,馮玉祥在 七七事變 之前隱居在泰山,也就是說,在抗日戰爭爆發之前,馮玉祥在泰山隱居過,前後都去過兩次泰山。第一次是從年月到月,第二次是從年月到月。馮玉祥本人在泰山住了兩年多,每次都是為了避嫌,而這與當時的山東省主席韓福玉有直接關係。要想知道馮玉祥為什麼在抗日戰爭期間隱居在泰山,首先要了解...

    抗戰時期的蛻變之地 愛國青年為何嚮往“康達”?

    中國抗日戰爭時期,抗日根據地成為年輕人嚮往的地方。早期,抗日軍政大學,簡稱抗大紅軍大學,成為無數年輕人志願服務的地方。這是乙個充滿苦難和變化的地方,年輕人通過艱苦的經歷,在這裡完成了自我的蛻變。康大學招生的條件,一度成為許多年輕人夢寐以求的機會。在當時的艱難歲月裡,康達免費提供食宿和基本物資,八路軍...

    中國抗戰時期,裝備匱乏,士兵們用刺刀作戰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缺乏軍備和各種軍事裝備。曾發生過從敵人那裡偷裝備的案例,甚至連歌詞都不是空穴來風。本文將深入探討當時的裝備現狀,揭示士兵們如何從戰利品中獲得裝備,以及他們在白刃戰中抵禦日本侵略的英勇努力。抗日戰爭初期,當時缺乏軍備。抗日戰爭初期,該中隊面臨前所未有的裝備短缺。晚清時,中國被列強洗劫...

    抗日戰爭期間,被我軍和平民殺害的日本高階將領名單

    抗戰期間,被我 人擊斃的日軍高階將領名單,何時何地被殺?據統計,從年 事件到年月日本投降,在長達年的侵華戰爭中,我國人民奮起抗戰,共擊斃少將軍銜的日本士兵人,其中少將人,中將人,少將人。在這些日本將領中,有的是 事件的推動者,有的是南京的主要戰犯 這些人在中國這片土地上犯下了許多不可饒恕的罪行,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