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吧,迎接返校季
我跟大家分享的是:初中地理核心考點全書總結(填空版,附答案),收藏起來備用! 我希望它能通過在日常學習中提供想法和在考試中回答問題來對您有所幫助。
地球儀和地圖
1.地球是乙個球體(先看桅杆,再看船體; 麥哲倫的環球航行; 高高在上,眺望遠方; 月食; 衛星**)。
2.地球自轉週期:一天(24小時)方向:從西到東。
產生的地理現象:a.晝夜交替; b. 產生當地時差(例如,半夜起床觀看卡達世界盃足球賽):
3.地球的軌道週期:一年(約365天)方向:從西到東。 北極總是指向北極星附近。
革命產生的地理現象:a.四季的變化; b. 晝夜長度的變化 (a) 在任何一天,赤道地區的春分點都是晝夜分點。 (乙)在任何地方,春分和秋分應分為晝夜。 (c) 太陽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夏季,3月21日至9月23日),越往北,白晝越長; 太陽直接照耀在南半球(北半球的冬季,從9月23日到3月21日),越往南走,白晝就越長。 (d) 凡有陽光直射的地方,白天長,黑夜短(赤道除外); c. 五個區域(熱帶、北溫帶、南溫帶、北極北部和南部)。 d.中午太陽高度的變化(陰影長度的變化)。
4. 地圖上的三個元素包括:方向、比例、圖例和注釋。
答:有指向標記,指向箭頭的指向一般是北方; 非指向標記通常採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經緯線表示東西方向,子午線表示南北方向。
b:(在分子相同的情況下,分母越大,尺度越小)當圖相同時,尺度越大,範圍越小,內容越詳細; 規模越小,範圍越大,內容越簡單。
5.海拔高度:海拔高度。
6.相對高度:減去兩個高度。
7、等高線越密集,坡度越陡; 等高線越稀疏,坡度越慢。
8.地形部位的識別:山頂(塗有黑色三角形)、山脊(山脊為凸低)、山谷(山谷為凸高)、馬鞍、陡峭的懸崖(等高線重合)、盆地。
9.地形有5種型別:地形區域是由某種地形型別主導的區域!
平原:地勢平坦,海拔低,一般在200公尺以下;
高原:海拔較高,一般在500公尺以上,地面平坦,邊緣陡峭;
山地:海拔高,一般在500公尺以上,有起伏的山峰和陡峭的斜坡;
丘陵:地面起伏,海拔不高,坡度平緩的相對高度一般不超過200公尺;
盆地:周圍高,中間低,無海拔要求。
世界地理(I)。
10.世界海陸比值:陸地三點,海洋七點。
11.七大洲: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極。
12.大陸的分界線。
亞洲和歐洲: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脈、裡海(世界上最大的湖泊)、黑海和土耳其海峽(連線黑海和地中海)。
亞洲和非洲:蘇伊士運河(連線地中海和紅海)。
南美洲和北美洲:巴拿馬運河(連線太平洋和大西洋)。
亞洲和北美:白令海峽(連線太平洋和北冰洋)。
13. 環太平洋火山帶; 地中海-喜馬拉雅火山帶是世界上火山活動最活躍的地區。
14、六大板塊:歐亞板塊、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南極板塊。
15.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
16. 世界人口集中在中低緯度的平原和盆地。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地區:亞洲東部和南部、歐洲西部、北美東部和南美洲等;
世界上人口稀少的地區:乾旱的沙漠、寒冷的極地地區、空氣稀薄的高山高原、炎熱潮濕的熱帶雨林、 17.人口快速增長帶來就業困難、生活條件差、交通擁堵、環境汙染等問題;
人口增長緩慢導致勞動力短缺、國防力量不足、社會養老金負擔加重、人口老齡化。
18.黃種人主要分布在東亞。 美洲印第安人,北冰洋沿岸的因紐特人。
白種人主要分布在歐洲、北美、北非、西亞和南亞以及大洋洲。
黑人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南部。
19. 目前,聯合國的工作語文有:中文、英文、法文、俄文、西班牙文和阿拉伯文。
中文是使用最多的語言; 英語是使用最廣泛的語言。
20.宗教(教會、聖經、耶穌)是世界上信徒人數最多、宗教最廣泛的宗教。
21. 伊斯蘭教的追隨者(清真寺、古蘭經、穆罕默德)被稱為穆斯林,主要分布在西亞、東南亞和北非。
22.佛教(寺廟、金剛經、釋迦牟尼)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東南部和南部地區。
23. 住區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農村。
24. 城市問題包括:交通擁堵、住房短缺、工業汙染、噪音干擾、供水不足和犯罪率上公升。
25、天氣瞬息萬變,常被描述為晴天、多雨、高溫、強風。
26、氣候相對穩定,氣溫和降水是氣候的兩大要素。 它通常被描述為潮濕、乾燥和晝夜溫差大。
27.一天中的最高溫度出現在下午2點(14點),最低溫度出現在日出前後。
在北半球,一年中最熱的月份發生在七月,最冷的月份發生在一月。 南半球則相反。
28.主要降水型別a,對流雨; b. 地形降雨(迎風坡降水量相對較多); c. 鋒面降雨; d. 臺風雨。
世界地理 II
29. 亞洲東、北、南分別與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接壤,西接歐洲,西南接非洲,東隔白令海峽接北美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陸。
30. 亞洲的地形特徵: a.地形以高原和山脈為主,平均海拔為b。地面起伏不定,高度差異很大。地形中高,四面八方低。因此,亞洲大部分河流發源於中部高原的山脈,徑向流入海洋。
31. 氣候特徵: a.氣候複雜多樣;b. 顯著的大陸特徵 c. 顯著的季風氣候。
第一節 東南亞。
32. 地理位置:亞洲與大洋、印度洋與太平洋之間的“十字路口”
33. 範圍: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
3.地形:中南半島——山川交織,縱柱分布。
34.氣候:中南半島-熱帶季風氣候; 馬來群島 – 熱帶雨林氣候。
35. 河流:伊洛瓦底江、薩爾溫江、湄南河、湄公河、紅河。
36、馬六甲海峽:從歐洲和非洲到東南亞和東亞的最短航線必須通過,是連線太平洋和印度的海上通道。
37、名品:東南亞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橡膠、油棕、椰子等熱帶經濟作物生產國。 主要特產和出口最多的國家如下:馬來西亞(錫)、菲律賓(椰子和椰子油)、泰國(天然橡木和棕櫚油)、印度尼西亞(油)、泰國、越南和緬甸是世界重要的大公尺出口國。
38、人口:居民以黃種人為主,東南亞是世界上華僑華人最集中的地區。
39. 國家和首都:(1)新加坡——“花園城市”; 馬來西亞(吉隆坡); 越南(河內); 寮國(永珍); 柬埔寨(金邊); 泰國(曼谷); 緬甸(內比都) (2) 印度尼西亞 - “千島之國”,“火山之國”,東南亞最大和人口最多的國家,首都耶加達。
第二節 南亞。
40.位置和範圍:喜馬拉雅山中部和西部以南,印度洋-南亞次大陸之間的廣大地區。
41.三大地形區:北部——喜馬拉雅山; 中部 - 印度河和恆河平原; 南部 - 德干高原。
42. 兩條主要河流:印度河(流入阿拉伯海)和恆河(流入孟加拉灣)。
43、氣候:熱帶季風氣候(夏季以西南風為主,冬季以東北風為主),基拉蓬齊是世界上降水量最多的地方。
44、農作物:水稻主要分布在印度東北部、西部和孟加拉國西部沿海地區; 小麥主要分布在西北乾旱、多雨地區。 黃麻(加爾各答)在恆河下游種植最為廣泛; 棉花(孟買)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的西部。
45. 宗教:佛教和印度教的發源地。
46、主要國家:印度是南亞最大的國家,首都新德里,印度的計算機軟體產業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第3節 西亞。
47.兩大洋:印度洋、大西洋。
三大洲:亞洲、非洲、歐洲
五大海:阿拉伯海、紅海、地中海、黑海、裡海(世界上最大的湖泊)。
48、氣候:西亞氣候炎熱乾燥,沙漠面積廣闊。 (北回歸線穿過該地區,在該地區相當一部分地區造成高溫和少量降雨)。
49. 畜牧業(養羊)是傳統經濟部門; 灌溉農業(棗椰樹)和節水農業(最突出的是以色列)。
50. 西亞是世界上石油儲量最豐富、石油產量和產量最大的地區。 它主要分布在波斯灣及其沿海地區。
51. 主要產油國:沙地阿拉伯、伊朗、科威特和伊拉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52、石油輸出管線:
波斯灣、荷姆茲海峽、印度洋、曼德海峽、紅海、蘇伊士運河、地中海、直布羅陀海峽、大西洋、西歐。
a. 波斯灣、荷姆茲海峽、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歐。
b. 波斯灣、荷姆茲海峽、印度洋、馬六甲海峽、太平洋、日本。
53.石油主要出口到地區或國家:西歐、美國和日本。
第4節 西歐。
54. 西歐是指歐洲的西半部。 北接北冰洋,西臨大西洋,南臨地中海; 海岸線曲折,有許多半島、島嶼、內海和海灣。
55. 歐洲聯盟(歐盟)已發展成為乙個強大的政治和經濟實體,總部設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
56、歐洲各國工業部門較為完整,綜合實力較強,因地制宜發展特色工業部門,其中大部分屬於發達國家。
57. 西歐的乳品業和畜牧業特別發達。
原因有:地處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溫暖濕潤,適宜多汁牧草生長; 人口稠密,市場需求量大。
第5節 埃及。
58.領:東北非 西奈半島(亞洲)是乙個橫跨亞洲和非洲兩大洲的國家。
59. 人口和城市集中在尼羅河及其河口三角洲沿岸,主要是阿拉伯人,大多信奉伊斯蘭教,阿拉伯語為官方語言,首都是開羅。
60.氣候多為熱帶荒漠氣候(特點:全年炎熱,乾燥少雨),地中海沿岸北部以地中海氣候為主(特點: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 主要農產品是長絨棉。
61、旅遊資源:歷史遺跡、金字塔、“木乃伊”、寺廟等; 古代文化:象形文字、天文曆法。
62、尼羅河:世界上最長的河流,主要流經大草原地區,為其河岸和三角洲提供豐富的條件(水、土等),成為埃及的主要農業區,被埃及人民稱為“母親河”。
第六節 法國。
63. 法國領土的輪廓大致呈六邊形,西臨大西洋,東南臨地中海,首都巴黎和巴黎盆地。
64.地形和地形:法國以平原和丘陵為主,東南部地勢高,西北部地勢低窪。
第七節 美國。
65.領土:美國、阿拉斯加、夏威夷的“大陸”。 地形分為東部、中部和西部三個南北垂直帶,東部是阿巴拉契亞山脈,中部是大平原,西部是落基山脈。 華盛頓特區
66、海陸區位:美國主要地區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南臨墨西哥灣,北臨加拿大。
緯度:熱帶(夏威夷)、溫帶(“原生”部分)、寒帶(阿拉斯加)。
67、經濟:高度發達,工業和農業總產值居世界第一。 在外交方面,美國不僅是工業和農業產品出口最多、出口量最大的國家,也是世界上進口汽車、石油、紡織品最多的國家。
68、農業:是世界農業大國,小麥、大豆、玉公尺、奶肉居世界前列,是世界上糧食出口最多的國家,但咖啡、可可、天然產品等熱帶農產品需要大量進口。
69.農業生產特點:a.農業領域的專業化,b.農業生產的機械化。
6、工業:自然資源豐富,交通發達。 雄厚的科技力量使其成為世界工業強國。
東北是美國資本主義發展最早的地區,近年來,工業逐漸從東北向南、西發展。
70. 人口以白人為主,有色人種以黑人為主,人口主要分布在沿海平原和五大湖附近。
71、主要城市主要工業部門:
第八節 巴西。
72.巴西位於南美洲,東臨大西洋,西臨安第斯山脈,大部分位於赤道的南回歸線以內(所以氣候以熱帶為主),是南美洲最大的國家。
73.地形:以平原(亞馬遜平原)和高原(巴西高原)為主。
74、亞馬孫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受熱帶雨林氣候影響,常年高溫多雨,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區(“世界動植物王國”和“地球之肺”)。
75.巴西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氣候以熱帶草原為主,全年氣溫高,旱季和雨季有明顯的區別。 (它為巴西畜牧業的發展提供了條件,例如大量牛肉的出口)。
76. 亞馬遜河是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自西向東流入大西洋。
其水量豐富的原因是: a.支流眾多,多分布在赤道南北;灣。流域面積廣闊;三.南、北、西三面地勢相對較高,加上風向的影響,使得該區域容易形成地形雨和對流雨,因此水量特別豐富。
77、巴西是南美洲經濟實力最強的國家,擁有較為完備的產業體系; 灣。農業機械化程度高(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產國和出口國,糖、香蕉、劍麻、牛肉產量居世界第一)。
78、鐵礦石產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 水力發電資源豐富(伊泰普水電站是世界第二大水電站,位於巴西和巴拉圭的邊界)。
79. 巴西是南美洲人口最多的國家,以白種人和混血兒為主。 官方語言為葡萄牙語,有足球、嘉年華、森巴舞等活動。
80.城市:a,巴西利亞(首都); b. 巴西最大的城市聖保羅; c. 里約熱內盧是第二大城市和最大的海港。
中國的領土和行政區劃
81. 中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東半球和北半球。
82、我國大部分國土在北溫帶,一小部分在熱帶,沒有寒帶,各地時間採用“北京時間”(東區八區時間)。
83、中國瀕危海洋(從北到南):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中國內海:渤海和瓊州海峽; 離島:台灣島、海南島、崇明島。
84. 我國現行行政區劃基本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縣(自治縣、縣級市)、鄉(鄉)。
簡稱“三字經”:北京、天津、上海、黑遼、內蒙古、山西、山西、甘肅、清心寧、河北、魯豫、江蘇、浙江、安徽、湖南、湖北、江西、四川、貴州、雲南、廣東、福建、西藏、瓊臺、重慶、澳門、香港。
85、我國人口突出特點:人口基數大,人口增長快; 國家人口政策:實行計畫生育,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 人口分布:以黑龍江省黑河市和雲南省騰沖縣為界,東部人口稠密,西部人口稀少。
86、我國共有56個民族,其中漢族人口最多,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壯族,分布最廣的是回族,雲南省的少數民族最多。
87、民族分布:漢族主要集中在東部和中部地區,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東北、西北和西南邊境地區。 各民族分布特點是分散性大、聚落小、交錯交錯。
88. 那達慕大會 - 蒙古語(騎馬、摔跤、射箭); 潑水節 - 傣族(孔雀舞); 維吾爾(手鼓),回族 – 開齋節; 藏族 - 學墩節(鍋舞、大麥、贊巴); 南韓---鼓勵。
中國地形
89、地形特點: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
主要山脈(1)東西:天山-陰山-燕山; 崑崙山-秦嶺; 南嶺。
2)東北-西南走向:大興安山-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長白山-武夷山; 台灣山脈。
3)南北方向:賀蘭山、橫斷山。
4)西北-東南走向:阿爾泰山、祁連山。
5)弧形山脈:喜馬拉雅山,珠穆朗瑪峰的主峰。
主要地形區域:
中國的天氣和氣候
90、溫度分布特點:冬季南北溫差大,夏季南北溫差普遍較高。 主要影響因素:緯度位置、冬季風。
溫帶(從南到北):熱帶、**帶、暖溫帶、中溫帶、寒溫帶。
91.降水量(空間上) 降水量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減少(東部較多,西部較少)。
時間)降水集中在夏季和秋季,年際變化較大(南部較多,北部較少)。
2)乾濕地區:濕潤地區、半濕潤地區、半乾旱地區、乾旱地區。
92、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大興安嶺-銀山-賀蘭山-巴彥喀拉山-崗底山(飲八缸)。
93.中國氣候特徵:季風氣候顯著; 雨水和炎熱同時發生,氣候複雜多樣。
氣候型別:熱帶,**帶和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高原高山氣候。
夏季季風盛行,吹來自太平洋的東南風和來自印度洋的西南風,冬季吹來自西伯利亞和蒙古的西北風。
夏季季風的進退:前進緩慢,徘徊在南方——“南方洪水氾濫,北方乾旱”; 快速推進,長期停留在北方——“北方洪水氾濫,南方乾旱”。
94.我國氣候災害:寒潮、梅雨(長江中下游,6月上旬)、沙塵暴、颱風、洪水。
旱災:對我國農業生產影響最大、分布範圍最廣、在西北、華北地區最為嚴重。
中國的河流
95、長江發源於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脈,流經11省,流入東海,全長6300公里。
96、長江幹流水電資源主要集中在長江上游; 長江洪澇災害在平原中下游(“九曲河段”-靖江段)最為嚴重,因此防洪成為長江綜合治理的首要任務。 另一方面,由於它橫貫東西,河寬闊而深邃,常年不結冰,宜賓四季通航,在工農業生產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故被稱為“**水路”。
97.長江上、中、下游位置:湖北宜昌、江西湖口。
水電:三峽工程和葛洲壩。
98、黃河發源於巴彥喀拉山,流經9個省市自治區,流入渤海,全長5464公里,是我國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99、黃河綜合治理:一方面,在上中游特別是黃土高原,大力開展水土保持工作,控制水土流失,減少泥沙排放; 另一方面,在下游(地上河流)修建堤壩,以加固黃河的堤防。
100、黃河上、中、下游位置:內蒙古河口、河南桃花峪。
水電:小浪底、龍陽峽。
中國的自然資源
101. 我國自然資源的基本特點是:自然資源豐富,人均占有率不足。
102. 水資源分布:南方多,北方少。 (但是,耕地分布在南方較少,而在北方較多)。
解決這種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均的措施是跨流域調水---南水北調。
解決水資源隨時間推移分布不均的措施是加大水利工程建設(如水庫建設)。
節約用水、防止水汙染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
103. 土地資源:
我國土地資源現狀:耕地和林地比例小,難利用土地比例大,儲備地資源不足。 因此,“珍惜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
a.耕地分布:主要分布在東部季風區的平原、盆地和緩丘陵地區。
b.草地分布:主要分布在北部乾旱半乾旱高原和山區,以及青藏高原。
c.林地分布:主要集中在東北、西南和東南山區。
104、有色金屬:湖南婁底冷水江錫礦---銻礦、衡陽長寧水口山---鉛鋅礦。
105. 舟山漁場是中國最大的漁場。 長鹿鹽場是中國最大的鹽田。
中國的地區差異
106.秦嶺-淮河線0等溫線和800mm年等降水線1月。
107. 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基本上是以秦嶺-淮河線、400公釐年降水量線、青藏高原邊緣三個地理邊界的結合為基礎,將我國劃分為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四大地理區域。
108.北部地區和南部地區。
109. 南方地區在中國被稱為“魚公尺之鄉”。 (淡水魚產量居全國首位)。
110、四川盆地的土壤以紫土為主,素有“紫盆地”之稱,成都平原素有“豐饒之地”之稱。
111.東北平原——“黑土”,長城以北(東北平原)為春小麥,長城以南(華北平原)為冬小麥。
112、青藏地區(1)和青藏高原; 太陽輻射很強,形成了獨特的高山氣候。 (是中國夏季氣溫最低的地區)(2)、畜牧業:犛牛、藏羊、藏山羊(3)、能源:太陽能(拉薩素有“太陽城”之稱)、地熱能、水能。 (4)礦產資源:石油、天然氣、煤炭、鉀肥、鉛鋅礦等,柴達木盆地素有“聚寶盆”之稱。 (5)三江源地區素有“中國水塔”之稱,是黃河、長江、瀾滄江上游最重要的保護區,也是一些動植物的棲息地,因此改善該地區的生態環境成為當務之急。 (6)交通:川藏、青藏、新藏、滇藏、中尼公路、青藏鐵路(西寧-拉薩) (7)農業:湍水流域、雅魯藏布江流域(河谷農業),農作物以大麥、小麥、豌豆、油菜為主。
113. 中國西北地區 (1) 氣候特徵:乾旱是該地區的主要自然特徵。 (2)依託黃河,在河套平原和寧夏平原(統稱“西外江南”)沿線地區形成了灌溉農業; 在內陸地區,依託高山冰雪融水,種植業發達:如吐魯番盆地、河西走廊等。 (3)畜牧業主要分布在內蒙古草原、河西走廊和天山牧場; 品種:三河牛、三河馬、細毛羊等。
中國的農業、工業和運輸業
114. 廣義的農業分為種植業、林業、畜牧業、副業和漁業。
115.南方——稻公尺(農作物)——稻公尺(主食);
北部 – 小麥(農作物) – 麵食(主食)。
116、主要商品糧食基地:三江平原(春小麥); 松嫩平原(春小麥); 洞庭湖平原(水稻);
117、纖維作物:棉花生產集中在黃河中下游、長江;新疆是中國優質長絨棉產區。
油料作物:油菜籽產地最大的是長江流域; 花生分布較為普遍,山東、河南兩省為主要產區。
醣類作物:甘蔗主要分布在華南和四川盆地,產區最大的是廣西; 甜菜主要分布在黑、冀、內蒙古和新。
飲料作物:主要產茶區有福建、浙江、雲南等。
熱帶經濟作物:椰子、可可、咖啡、天然橡膠等,主要分布在華南地區。
118、中國西部和華北四大牧區:內蒙古、新疆、青海、**主要畜牧品種:三河牛、三河河馬、細毛羊、犛牛、藏羊等。 我國東部和南部農業區的畜牧業以畜禽養殖為主。 四川、湖南、河南是中國商品豬的主要產地。
119.產業布局(沿海腹地、城市和農村)。
遼寧省中南產業基地(以重工業為主)。
京津唐工業基地(綜合性,北方最大)。
滬寧杭工業基地(綜合性,全國最大)。
珠三角產業基地(以輕工業為主)。
120、棉、毛、絲、麻紡織和化纖,其中棉紡織工業最為重要。 棉紡織產業基地分布的特點是靠近棉花生產基地,如上海、天津、鄭州、武漢等。 毛紡織業主要分布在四大牧區。 絲綢紡織品主要分布在江南地區,其中蘇州和杭州最為著名。
121、高新技術產業呈現多元化趨勢,電子資訊產品製造業成為製造業中最大的產業。
122、“三橫五縱”:
橫向:A京-寶蘭線、B-隴海-蘭新線、C-滬杭、浙江-江西、湘貴、貴州-昆明線;
縱向:京滬線、京九線、京哈爾濱京廣線、太郊-交六線、寶城-成坤線。
123、合理選擇運輸方式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貴重或急需的貨物,但不是大量空運; 死亡和變質的生物,易腐爛的物品——公路(短途)、鐵路(長途); 大件貨物——鐵路、水路運輸(視兩地位置和運輸路線而定); 液體、氣體 – 管道。
124、地形:東南部以平原為主,西北部以山地為主,地形以西北高東南低為主。
125. 氣候:溫帶季風氣候,以炎熱和集中降雨為特徵。
126.城市功能: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科研、教育中心。
127、名勝古蹟:周口店古人類遺址、故宮、天壇、頤和園、明十三陵、明代長城。
128、珠三角經濟發展有利條件:海陸兩岸地理優勢明顯,交通發達; 它是祖國的南大門,是重要的對外開放口岸; 緊鄰東南亞、港澳台地區,大力推開外開放,積極引進外資和技術; 利用豐富的勞動力資源發展集約型產業(加工製造); 旅遊資源豐富。
129、珠江三角洲農業發展有利條件:光熱充足、雨量充沛、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河網密集。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三座山:阿爾泰山、天山、崑崙山。
130、《三山夾兩盆》。
兩個盆地:準噶爾盆地和塔里木盆地。
131.氣候特徵:溫帶大陸性氣候。
氣候乾旱,農業生產必須依靠灌溉。
它位於內陸深處,遠離海洋,受洋流影響較小,降水量較少。
陽光明媚的日子很少,光線特別強烈,瓜果特別甜。
132.農業——綠洲農業(盆地邊緣),水源主要來自高山冰雪的融水。
新疆是我國長絨棉的主要產地,哈密瓜和吐魯番葡萄聞名全國。
133、長江產業帶上、中、下游核心:重慶、武漢、上海。
134.農村地理應根據各城市的具體情況來了解和掌握。
*:文章內容**來源於網路,您正在分享和學習,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