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哈佛女生劉一婷又紅了。
究其原因,是因為有文章報道了劉一婷的現狀,說這個20年前被父母瘋狂崇拜的“天才少女”,現在還只是乙個普通的美國中產階級。
言下之意無非是天才長大了不盡如人意,姬寶貝到底也只是乙個普通人。 諷刺當時風靡一時的天才育兒。
網友們也調侃得最開心:
在美國,只要你有工作和房子,你就算是中產階級。 ”
當我看到那個姿勢時,我以為她會變成乙個女性**。 ”
這是營銷之火,真正的人才並不多。 ”
的確,比起劉一婷的叛逆起步,現在確實可以說是平凡。
從哈佛女孩到“普通中產階級”。
1999年,劉一婷以全額獎學金考入哈佛大學,這是罕見的。
要知道,中國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直到2005年才有了相關的電視劇集《小小留學生》。 在那個全球化剛剛興起的時代,劉一婷成了中國父母口中唯一的“別人家的孩子”。
父母有了新的目標,希望兒子在青北考試後成為龍,女兒成為鳳凰,那就是送孩子出國留學。
火上澆油的是一本名為《哈佛女孩劉一婷——素質培訓紀錄片》的書,作者是劉一婷的母親,她是一家出版社的編輯。
當它問世時,它成為千禧年的暢銷書,銷量達到創紀錄的 260 萬冊。 父母自己手裡有乙個,他們想把孩子培養成下乙個哈佛女生。
這大概是中國第一本兜售《家長成功學習》的書了。
劉奕婷的母親結合劉奕婷的日記,從早年教育一直到申請大學,非常詳細地講述了這個哈佛女孩的修煉故事。
比如0歲就要發展自己的潛能,15歲就要開始“打字”詞彙,3歲就要測試自己的智力,幼兒園要認很多單詞,6歲就要拍電視。 劉一婷的媽媽認為,智力、自制力、意志力、情商都是從嬰兒開始的。
摘自《哈佛女孩》目錄 劉一婷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劇情是,劉一婷的母親拒絕使用嬰幼兒常用的“奶詞”,比如“嘎嘎”(肉)、“旺旺”(狗),而是從小就用標準化的語言。
另乙個是媽媽讓劉一婷手裡拿著冰塊鍛鍊注意力,呼蘭在節目中也吐槽了。 現在我看到有疑似虐待兒童的行為,但當時無數的父母模仿他們。
來源:《脫口秀大會》第二季。
事實上,這本書不僅涉及這些,還提到了申請國外大學所需的各種硬體。 包括劉一婷的母親幫助女兒拓寬人脈、收集教育資訊、找老師寫推薦信、課外練習等。 但絕大多數父母發現很難繁殖這些,只能學會捏冰。
這個第一代雞寶寶模板,就像是劉一婷的媽媽賣給父母的育兒夢,有市場洞察力。
她憑一己之力打造了頂級神童劉奕婷的品牌IP,不僅靠賣書賺了大錢,還引來了央視等***的瘋狂報道,讓劉奕婷成為千禧年最知名的女孩。
上祭壇後唯一發生的事情就是從祭壇上掉下來。 如此一來,關於劉一婷現狀的報道,帶著一點點大眾對她的光環被打破的期待。
有人說她工作不好,創業失敗,早婚拿綠卡,老公是平庸的律師,也有人說她現在靠房地產經紀人為生,風景已經不好看了。
這些話大多是主觀的,據博主@ZilingZai聽歌,劉一婷目前應該是一家**公司的合夥人,丈夫是美國知名的房地產律師。
來源: @子陵在聽歌
這也是美國精英階層的實力,但最後只能以網路上“普通中產階級”的稱號收場。
做乙個“神童”。
網友們迫不及待地去驗證劉一婷的學業失敗,其實背後的心理原因並不難理解。
在她身上所反映的,其實是我們當代人對教育的反思。
在劉一婷的時代,大眾對神童敘事的熱情,就像是當下情緒的反面。
那時,我父母的夢想是擁有乙個東亞版的愛因斯坦。
孩子的智力已經成為教育成績的展示,奧林匹克競賽應該從小學開始就背誦,唐詩300首才入學。
會彈鋼琴就好,如果練不了愛因斯坦,練郎朗也不錯。
電視上經常有智力節目,但考察的從來不是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而是知道多少生宕詞,知道多少古詩,這似乎是“知識”的證明。
填鴨式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優秀的孩子來展示。
當時,也是各種兒童智力發展**應運而生的時期。
各種聲稱“開發整個大腦”但實際上是量子閱讀的培訓機構,各種幫助啟用大腦潛力的智慧型機器,以及“補充大腦營養”的暴利保健品。
孩子的大腦已經成為一座金礦,只要進行初始投資,回報無限。
量子漲落速度讀數”。
當時,報紙上經常有像劉一婷這樣的神童轉世的故事
有的孩子6歲上初中,9歲上高中,12歲上大學,有的孩子從小就被選入少年班,跳了幾個級別考上了中科院,16歲就攻讀博士學位。
這就像一場最低入學年齡的競賽,每年都有新父母和新孩子打破記錄。
對孩子的教育管理如火如荼,孩子們的優異成績也證明了家長的卓越表現。
但現在,當那些神童長大後,後來的故事就一一呈現在我們面前。
他們中的一些人,如劉一婷,順利地開啟了新的篇章,而另一些人則彷彿經歷了人生的雷雨。
當神童長大後。
就像前段時間被很多人報道的流浪醫生孫衛東一樣。
他年輕時考入復旦少年班物理專業,19歲本科畢業,被選中赴美繼續深造,直至博士,一直是神話人物。
然而,誰也想不到,在他前半生的生活中,他會孤身一人,與家人失去聯絡,在美國街頭徘徊了16年。
當來訪者採訪他時,情況怎麼會這樣,雖然他的話很清楚,“我分不清是現實還是幻想”。
同樣,10歲上大學,16歲攻讀博士學位的張心陽,是當時最年輕的碩士、博士。
當時,時間的年輪籠罩著,但後來我們才知道,張信陽本來可以在10歲那年高考505分復讀第一所更好的學校,而父親還是堅持要為他填第二所大學。
大學教授很欣賞張,建議他大學畢業後去德國讀研究生,但父親還是讓他在大三時考上研究生院,只為重新整理最低入學年齡紀錄。
匆匆忙忙、趕不停的人生,張心陽經過8年的苦修,終於拿到了博士學位,失去了追求理想的動力,也不願意從事乙份穩定的工作。
最讓張興揚不高興的是,他在2011年之前讓父母給他在北京買了一套房子,否則“醫生就不學了”,但父母哄他租了更大的房子,說他買了,錯過了北京房價的起飛階段。
如今,他過著低慾望的生活,偶爾通過與同學一起做專案來賺錢。 沒有收入的他,靠父母的12000元幫忙。
他並不擔心被人說啃老,因為“他們在北京還欠我一套房子,現在應該值1000多萬元。
很少有人談論神童的另一面。
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從小就受到父母的嚴格控制,缺乏照顧自己的能力。 由於生命過程的過早成熟,他們往往是同一年齡的異常值。 即使智力優越,過度的**和過度的期望也早已超出了心理承受的範圍。
資料來源:“Magnolia”。
於是,傷中庸的故事一而再再而三地上演。
有魏永康,13歲上大學,20歲被勸退;
4歲上小學,12歲上重點中學,14歲跳河自殺;
曾與副總理下棋的“中國第一神童”,長大後選擇出家;
曾經是奧林匹克數學天才的傅雲浩,被護送上了北大,如今又回到了普通的領獎台上。
傅雲浩現在是一名數學老師
如今,人們不再喜歡說“xx要從寶寶開始”,而是“匆匆忙忙的人生摔得更狠”。
就像一項看似有利可圖的投資一樣,人們終於看到,在神童的光環中,到處都是槓桿的增加。
從唯讀高。
到我脫不掉的長衫。
從對教育投資回報的極致追求,到徹底的180度大轉彎,反思雞寶寶教育,祛魅神童。 這股思潮的背後,其實是人們對教育本身的失望。
我們普通人沒有神童的光環,但我們或多或少受過神童的折磨。
文人文化血液流淌在應試教育中,成為一系列的規章制度
是“吃苦,才能成為上等人”;
是“凡事低,讀書高”;
是“現在很難,考上大學真好。
從很小的時候起,我們就被灌輸了讀者的高貴,在學校階段,學習甚至是唯一重要和正確的事情。
誰沒有在晚上戰鬥,誰沒有抓住白天。 每個人都生活在這個衝刺中,賭上一切,因為那個時候我們相信學習可以帶來好的大學、好的工作和美好的未來,而童年計畫的所有美好願景都與它直接相關。
衡水學子發表演講
它引起了爭議,因為威脅要“在城市中拱起捲心菜”。
這些願景可能已經實現,但如今,它變得越來越難。
你還記得那次爆炸中的兩個女孩嗎?
就像片名“我:畢業5年,存5000佘:中川師傅,火鍋店打掃衛生”,兩個雙一流大學畢業生,卻“一張好牌稀疏打”,這樣的年輕人不在少數。
他們分享了自己的“高低”,女孩也開心地對著鏡頭說:“當我接受自己的失敗時,真的沒有那麼可怕。
但更多的人仍然夾在理想與現實之間,無處可去。
在過去的兩年裡,小鎮問題解決者已經成為新的大眾標籤。
人們嘲笑自己拼命努力,以為自己做題就能獲得一張通往大世界的“門票”。 當我走進去時,我發現大世界為自己保留的地方只是乙個螺絲釘。
近兩年,孔奕姬脫不掉長衫成為熱門話題。
從象牙塔中走出來的年輕人面臨著糟糕的就業市場和無限降低的自我期望。 他們勸說自己去GAP送快遞,打掃衛生,擺攤,接受月薪3000受人要求,因為殘酷的環境不允許任性。
那些美好的憧憬就像泡泡,而他們所要換來的,只是一件脫不下來的長衫,乙個更加迷茫的未來。
當教育不能再給人們帶來光明的未來時,功利主義教育就失去了它賴以生存的土壤。
現在,當我問那些二十年前熱衷於雞寶寶的父母時,他們可能根本不在乎自己的孩子成績是否優異。
畢竟,橫向比較只是暫時的,但自我的挑戰卻是一輩子的。
我只能感嘆,我很幸運能做乙個普通人。
作為成年人,我們還能給孩子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