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戰爭中我軍失敗最慘重的戰役是哪一場?

Mondo 軍事 更新 2024-02-24

1949年下半年,解放戰爭已進入最後階段,國民黨軍隊此時已經筋疲力盡,只能在西南和東南沿海的偏遠地區盤踞生存。 10月24日,解放軍三爺第10兵團奉命發動金門戰役,共3個團乘木帆船對敵發起攻擊,成功奪取海灘登陸。 然而,渡船立即被國民黨軍隊的陸、海、空立體火力摧毀,導致後續部隊無船登陸,先頭部隊在與數倍於其規模的敵軍進行了兩天兩夜的血腥戰鬥後,被徹底破壞,成為我軍在解放戰爭中最大的失敗。 咱們回顧一下這段歷史,創作起來並不容易,打擾官部注意評論,給人玫瑰留下揮之不去的香味,欣賞優質文章不迷路。

一、歷史背景

金門島位於中國福建省西南海域,距福建省海岸僅5英里5海浬,全島總面積約15165平方公里。 金門扼住了廈門港的喉嚨,是閩南的屏障,東望台灣,中國,西望廈門,明末姓鄭成功,曾在這裡舉兵,而福建沿海地區的地理位置極為重要。 1946年6月以來,中國大陸戰火交加,解放軍開始了毀滅性的攻勢,國民黨軍隊屢屢敗,從全面進攻變為重點進攻,從重點進攻變為全面防禦,再從全面防禦變為重點防禦,不斷失城、失師。 到1949年,隨著三大戰役的勝利和南京的失守,國民黨軍隊的主力幾乎全軍覆沒,部隊士氣低落。 蔣介石也帶著敗軍殘餘逃往台灣島,準備趁著海峽的危險頑強抵抗,如果要解放台灣,金門是理想的跳板。 1949年6月以前,國民黨軍隊在金門島上幾乎沒有防禦工事,但隨著福建戰爭的發展,敵人開始加強對金門的防禦。 金門島東部高聳陡峭,不易攀登,但島的西半部比較平坦,北岸是泥沙,有利於登陸,是國民黨軍隊的防禦重點。 除了在島上建造防禦工事外,敵人還在登陸區建造了野戰陣地並設定了大量障礙物。 蔣介石還出動第22兵團、青年軍第201師、第12兵團第11師進行防守,共計2萬多人。

10月15日,解放軍三爺第10兵團主力對廈門島發起渡海行動,17日解放全島和鼓浪嶼,徹底殲滅守島敵軍4萬餘人。這一戰的勝利,沉重打擊了國民黨軍隊的士氣,也為第十軍團後續的跨海作戰積累了一些寶貴的經驗。 但這也加深了我軍官兵低估敵人的麻痺思維,認為跨海作戰無非如此,同時提高了金門國民黨軍隊的警惕性。 蔣介石先後將潮汕地區第12兵團管轄的部隊撤至金門,到24日,金門敵軍總兵力增至4萬餘人。 此時,我軍也在繼續準備發起渡海作戰,軍團司令員葉飛決定從第一軍調來七個團,由第28軍司令員朱紹卿指揮,承擔攻占大金門和小金門的任務。 接到攻擊任務後,朱司令立即開始準備渡海,但大部分沿海船隻都被國民黨軍隊摧毀,收集起來的少量船隻只能搭載乙個營,根本無法完成渡海行動。 按照原計畫,第28軍將於10月20日發起渡海戰役,以第82師團和指揮第84師第251團、第85師第253團、第29軍第87師第259團,分兩梯隊進攻大金門島, 然後以第85師的兩個團進攻小金門島。然而,由於船隻嚴重短缺,襲擊不得不推遲到23日。 為解決目前的困境,第10兵團緊急命令第28軍加緊準備,另一方面將轄下各軍艦艇全部集中到第28軍,以保證先頭部隊的渡海作戰。 21日,我軍偵察兵還發現國民黨部隊已抵達金門灣,隨後有大量船隻往返金門島,但高階將領未能確定是敵軍撤退到台灣還是增援金門,因此沒有採取應急措施,錯過了島上敵軍人數發生重大變化的關鍵資訊, 而這種疏忽也是後來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到23日,第28軍已經集中了一艘可以運載三個團兵力的艦艇,按照戰前的計算,我軍在夜間發動了渡海戰役,第一梯隊先開三個團上岸,等到艦艇返航後,扣除了戰鬥和風浪的損失, 第二梯隊至少可以航行兩個團,相當於乙個晚上就能運送五個團的兵力登陸,這樣島上敵我和兵力的平衡基本相等,足以鞏固陣地,解決敵人的殘餘。葉飛將軍認為時機已經成熟,於是命令進攻部隊抓住戰士,於24日夜間發起渡海戰役,一舉解放金門。

二、戰鬥過程

第28軍為這次渡海戰役制定了周密的方案,準備動用第82師第244團、第84師第251團、第29軍第85師第253團三個團作為巴登島的第一部隊。 如果戰鬥進展順利,戰鬥計畫在 3 天內解決。 10月24日晚8時,我軍第一梯隊登船,按預定計畫起航,悄然向金門島進發。 那天晚上,天上沒有星月,海面幾乎是漆黑一片,因為開船的水手們都是福州、泉州等地的人,對當地的水道不熟悉,船員們沒有時間提前訓練,所以在黑暗中沒有很好地協調,工作不好。 此外,負責指揮的第82師團司令部沒有跟進艦艇,通訊也不順暢,各團自行航行,部隊在進攻開始前就處於混亂之中。 當船隻接近島嶼岸邊時,恰逢退潮,被國民黨軍隊的炮火擋住了。 10月25日2時許,在我軍炮火掩護下,各團開始強行登陸突圍,第244團在藍措至龍口區段完成登陸,第251團先頭營順利登陸虎尾鄉地區,但後續營遭到敵軍炮火襲擊, 這很重,第253團在古寧頭以東地區登陸。由於缺乏登陸作戰經驗,登陸後我軍各部隊組織結構混亂,不僅三個團沒有統一指揮,而且各團的指揮系統也處於混亂狀態,營級以上軍官指揮的部隊最多只有乙個連。 在開局不利的前提下,登陸該島的部隊沒有及時鞏固灘頭陣地,而是按照既定的作戰方向對敵人發動攻擊,穿插敵人的縱深。 初期進展順利,敵人的抵抗很弱,到拂曉時分,我軍已向西山、觀音亭山、虎尾、安齊、普頭等地區推進。

10月25日凌晨4時30分,第18軍第118師團與原守軍兩個團在坦克和炮兵的配合下,以優勢兵力向登陸部隊三方發起反擊。 8時,敵軍再次出動戰機轟炸我軍陣地和尚未返回的艦艇,戰鬥變得非常激烈。 第244團團長邢永生身負重傷,但仍帶領士兵頑強反擊,一次次擊退敵人的進攻。 敵軍第十二兵團司令員胡連、第十八軍軍長高奎元親自來到戰場,冒著槍炮給士兵們打氣。 胡連喊道:“忘了雙棧的恥辱? 然後他拿出酒燒雞喂傷兵,國民黨軍隊深受鼓舞,攻勢越來越猛烈。 到12點,第244團的彈藥用完了,大部分戰士英勇犧牲。 第251團團長劉天翔與敵人激戰不斷,部隊分兵包圍,全團近千人。 其中一人拼命衝出包圍圈,前往古寧頭與第253團會合,另一人奮戰數小時,7次進攻後擊潰國民黨軍隊,幾乎全部陣亡。 僅剩的兩個小隊也突圍到古寧頭,與第253團會合。 第253團和其餘以古寧為首的兄弟部隊擊退了國民黨軍隊的多次反擊,給敵人造成了重大傷亡,但他們自己也極為慘重,形勢極其危急。 此時,先前使用的艦艇,因為無人返回艦指揮部,在退潮時擱淺,遭到敵空軍、海軍的不分青紅皂白的轟炸,負責後續支援的第二梯隊沒有渡海的船隻,只能望著大海嘆息。

面對危急形勢,第10兵團下令緊急動員集船,但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只收了少量的艦船,只夠搭載四個連。 於是第246團團長孫云秀率領4個連登船增援,但由於當時天氣惡劣,部分艦艇被風浪吹走,實際登陸兵力只有10個排,不到1000人。 經過一夜的苦戰,援軍終於與堅守古寧頭的部隊會合。 10月26日拂曉,國民黨軍隊集結數倍兵力,在坦克、大炮、飛機的配合下,對堅守古寧首領的我軍發動了猛烈的進攻。 在人數和裝備處於劣勢的情況下,我軍士兵進行了悲慘的抵抗,一次又一次地擊退了敵人的進攻。 殘酷的戰鬥持續了一整天,由於**的規模過大,敵人不得不多次調動增援部隊,但我軍再也等不及乙個士兵增援了。 到傍晚22時,登陸部隊的彈藥已經用完,再也無法堅守陣地,只好趁著天黑向北突圍。 但是,在海邊找不到一艘船,於是我軍其餘部隊轉移到金門島東南山區。 10月27日下午,在雙如山附近,我軍其餘部隊被國民黨軍隊發現並包圍,雙方展開激烈交火,戰鬥又持續了一整天。 血戰一直持續到28日下午,血淋淋、疲憊不堪的士兵終於撐不住了,第246團團長孫云秀負傷自殺,其餘大部分被俘。 其他少數戰士逃入山林中,與敵人戰鬥了很長時間,直到乙個月後,金門島上的槍聲完全停止。 而堅持最久的,就是第253團團長徐波,他突圍後一直躲在北太武山的乙個山洞裡,挖紅薯充飢,直到三個月後被國民黨軍隊發現並俘虜。

三、戰後影響

金門血戰是解放軍在解放戰爭中的一次重大損失,在解放軍歷史上,只有兩次重大失敗,一次是在韓戰的第五次戰役中,志願軍第180師被美軍圍困, 另乙個是金門戰役。在攻打金門島的戰鬥中,我軍傷亡國民黨大兵9000餘人,但登陸部隊3個以上團9000餘人英勇犧牲,1人被俘。 戰鬥結束後,葉飛將軍遭到了三爺的嚴厲批評,第十兵團召開了特別會議,對戰役進行了審查。 這次戰役失敗的主要教訓如下:一是在解放戰爭取得全面勝利的情況下,兵團高階指揮官被敵人癱瘓,盲目樂觀,在追殲敵殘餘的戰鬥任務完成之前,過早地轉移了工作重點, 忙於攻城,將進攻金門的指揮權交給了第28軍;二是對渡海登陸作戰的特點和難點認識不認真,艦艇準備不充分,敵情掌握不准,國民黨軍第十二兵團兩個兵團增援金門,敵我兵重大變化沒有及時發現, 而戰鬥還是按照原計畫倉促展開的。第三,作戰組織指揮不嚴密,沒有乙個師級指揮員隨艦登陸,導致不同編隊的三個團沒有統一指揮,各自在戰鬥中沒有組成合力部隊。

解放軍發動渡江戰役後,我軍在國內戰場上橫掃千軍萬軍,國民黨軍隊敗如山。 然而,金門戰役的勝利給了他們一劑強心針,給了敵人海邊防禦的希望。 戰後,國民黨大肆宣揚這一寶貴的勝利,以鼓舞台灣島內戰敗余兵的士氣,國民黨高階將領陳誠多次公開宣稱,金門戰役“是渡江以來遇到的第乙個大釘子”。 這場戰役規模不大,參戰的兵民人數不到一萬人,但其深遠影響遠非普通的師級、團級戰役所能比擬。 正是由於金門戰役的慘敗,我軍才開始積極加強海空軍建設,不敢像過去那樣懵懵懂、無所畏懼地單靠軍隊進行登陸作戰。 鑑於金門戰役慘敗,在第四野戰軍即將發動解放海南島的戰役之前,**發了一封專電報,要求第四野戰向第三野戰徵求意見,吸取渡海經驗,以免重蹈金門的覆轍。 後來,第四野戰軍經過充分準備,收集了兩千多艘船,一次性使用5萬人上島,成功攻占海南島。 總結金門戰役後,三爺軍還取得了1953年東山島戰役和1955年益江山島戰役的勝利。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金門戰役的歷史,我推薦你**《金門戰役紀事》和《金門戰役---紀念金門戰役》。

相關問題答案

    2024年解放戰爭中的東北戰場

    年是解放戰爭的關鍵一年,我軍進行了三次重大戰役,從根本上動搖了國民黨的反動統治,為建立新中國奠定了基礎。在東北戰場上,建立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全稱是東北人民解放軍。月日,東北民聯軍改稱東北人民解放軍,民聯軍司令部改組為東北軍區和東北野戰軍領導機關,司令員兼政委為 第一副司令員 副政委為高剛,第一副政委...

    中國解放戰爭中隱藏的英雄韓連成的傳奇經歷被揭曉

    山東戰役 揭開漢連城和萊蕪之戰的驚人內幕。在中國解放戰爭中,有一位名不見經傳的英雄,身份複雜,曾是國民黨高階成員,卻在關鍵時刻成為我軍臥底。這個英雄就是韓連成。在我軍多位開國將領中,只有陳庚上將和韓連成中將救了蔣介石的命。在萊蕪戰役中,他發揮了關鍵作用,挫敗了國民黨的攻勢,成為解放戰爭中的傳奇人物。...

    金馬島的失敗:解放戰爭的致命教訓

    年月日,蔣介石命令國民黨萬軍隊對中原解放區發動全面進攻,導致全面內戰。在三年的解放戰爭中,以 為首的人民解放軍勢不可擋,奪取了整個戰略的勝利。在這場解放戰爭中,金馬島戰役是唯一一場以解放軍損失三個團 全軍覆沒而告終的戰役。年月日,國民黨和共產黨談判達成的 國內和平協議 因蔣介石拒絕簽署而無果而終。截...

    傅作義,解放戰爭中的巨人,為什麼沒有拿到軍銜?

    在我軍封號的時代,國民黨起義將領陳明仁 陶志嶽 董啟武等人都被授予軍銜,有的甚至成為將領之列。然而,其中乙個角色是不同的,那就是傅作義。儘管他在解放戰爭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和巨大的貢獻,但他並沒有被授予軍銜。怎麼會這樣?其中乙個主要原因是,傅作義當時已經離開軍隊擔任水利部部長,因此不需要參加頒獎典禮。...

    中國解放戰爭中兩支神秘的38軍背後的故事令人震驚

    在解放戰爭中,有兩支輝煌壯麗 命運交織在一起的輝煌偉偉的軍,承載著不同的輝煌和使命。這兩支軍隊的故事,已成為革命史上不可或缺的篇章,值得我們深入探究。首先,聚焦東北戰場 第集團軍 曾為東北野戰軍第一縱隊,後改編為第軍,由李天佑將軍率領。在解放戰爭中,他們以驚人的韌性和勇氣,成為戰場上璀璨的明星。在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