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間做什麼,都是循序漸進的,質的變化是由量變引起的,這是萬物發展的規律,也是客觀事實。
我們的很多朋友可能在中國看來,中國的高鐵在表面上是2008年後突然起飛的,但事實並非如此,它也遵循了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
2008年以前,我國大力發展高鐵技術並付諸實踐,從而奠定了大量的技術基礎,從而助力了我國高鐵的騰飛,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廣深鐵路的技術改造。
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沿海地區,特別是廣州、深圳等經濟發達地區,時間觀念逐漸發生變化。
當時,這兩地的鐵路面臨著與公路、航空運輸的激烈競爭,由於列車速度和客運服務質量高,長期處於競爭劣勢。
為了扭轉鐵路運輸的被動局面,吸引大量乘客,列車執行速度成為擺在鐵路當局面前的障礙。
俗話說,不怕問題解決不了,就是怕找不到問題。
鐵路部門發現問題後,雖然不能立即提高列車速度,但已將此事作為專項研究。
經過充分研究,鐵路部門於1991年提出並實施了廣深鐵路技術改造專案。
這個過程並非一帆風順,其間許多技術難題和施工難題一度成為鐵路當局不可逾越的高峰,但勇敢攀登高峰的鐵路人並沒有被困難嚇倒,反而越來越勇往直前,不斷學習研究相關的技術問題。
直到1994年,歷經近4年,廣深鐵路技術改造終於完成。
通過技術改造,廣深鐵路作為客貨聯線的雙軌電氣化鐵路,實現了客車設計時速160 200公里。
完成技改的廣深鐵路不斷完善配套設施裝置,從瑞典引進X2000傾斜列車。
因此,廣深鐵路客運列車的實際執行速度一度超過200公里。
於是,廣深鐵路競爭力暴漲,客流回程可觀,也讓鐵路部門嘗到了高鐵發展的甜頭,強化了高鐵發展方向。
同時,通過廣深鐵路技術改造積累了大量基礎資料和技術實力,特別是鐵路設計、施工、施工等方面的技術能力有了較大提公升,為我國高速鐵路的騰飛奠定了技術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