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和南韓能否避免即將到來的毀滅性收成?
上天不喜歡霸權,任何乙個主宰國際秩序的大國為維持秩序所付出的代價,必將超過從中獲得的利益,帝國的崩潰幾乎是一夜之間,而在帝國秩序崩潰之前,曾經為帝國奔跑的鷹犬是最害怕的。
我害怕被捲入,但我也害怕被拋棄。 尤其是日本。 自二戰後美日同盟成立以來,日本享受著美日同盟帶來的發展紅利,但同時又陷入了雙重困境的焦慮之中,既擔心自己會捲入美外戰爭,又為美國的利益付出沉重的代價, 但也害怕被美國拋棄,所以想尋求自治,總是閹割自己。日本的糾纏主要取決於國際形勢,尤其是中美實力的反差。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的關鍵是美國的選擇。 1970年10月,時任日本首相佐藤也與尼克森舉行會談,同意美日雙方在對華問題上保持密切接觸和磋商,但僅僅幾個月後,基辛格於1971年7月秘密訪華,尼克森於1972年2月訪華, 然後簽署了《上海公報》,日本都不知道。
對於日本來說,這簡直是晴天霹靂,日本非常擔心被美國拋棄,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對中國進行180度的逆轉,於是緊跟美國採取反華戰略的佐藤內閣迅速垮台,繼任的田中角榮內閣讓中日盡快恢復外交關係在乙個極其重要的位置上。但當時畢竟蘇聯還存在,共同抗蘇是有共同的戰略需要,更重要的是,當時日本在很多方面都比中國更有優勢,在心態上也更有信心,而且從日本的角度來看,也擔心尼克森再次突訪中國的影響, 在繼續加強日美關係的同時,也要加強與中國的關係,以遏制美國。畢竟,三角關係是最穩定的。 這是從20世紀70年代到蘇聯解體的十餘年中日關係的第乙個時期,不僅美國在世界上找不到對手,而且日美同盟也沒有對手可以針對,這讓日本的關係起伏不定。 與此同時,中國的國力大幅提公升,特別是在1996年的台海危機中,儘管中國由於海空力量不足而未能實現其全部戰略目標,但日本已經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國實力的崛起,並開始提高警惕。
但它依然是實力,1986年日本有四艘“88艦隊”,後來擴充為“90艦隊”,而1996年中國最強的水面艦艇只有一艘4200噸級的“魯湖級”飛彈驅逐艦,也就是最早的052型,而只有哈爾濱和青島兩艘,1996年簽訂了購買四艘“現代級”的合同,直到2000年1月才收到第一艘。
因此,日方雖然意識到中國國力的增強,提高了警惕,但面對經濟實力與海空軍實力的客觀差距,日方仍然保持著自信,繼續保持著較好的中日友好關係。 然而,中國綜合國力的速度太快了,遠遠超出了最極端的想象。 1998年前後,對我國未來的發展前景還有些悲觀,對未來的前途和命運進行了大討論,正是在這場大討論中,《兩大全球危機的比較研究》的作者還在總幹事層面,首次提出“中國經濟光明理論”。,堅定發展信心。 然而,一場全國性的辯論表明,當時的形勢是多麼嚴峻,面對加入世貿組織,人們擔心“狼來了”。 黨的十五大提出的新的“三步走”經濟發展戰略的第一步,只是到2010年GDP比2000年翻一番,當時中國的GDP只有日本的四分之一,人們普遍認為,中國要超過日本至少需要25年,也就是2025年。 但是,在2010年,中國實現了對日本的超越,現在中國的經濟規模接近美國的百分之八十,是日本的四倍多,由於整體經濟實力的快速提公升,在比例很低的情況下,軍費開支仍然基本保持兩位數的增長,現在是日本的四倍, 而考慮到中國的規模經濟和兩國之間的成本差距,實際差距可能達到10倍,更不用說軍事技術的超越。這在十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就在10年前,很難找到只有中國擁有的尖端技術,而今天,這種技術太多了。 例如,今年5月完成驗收的JF-22超高速風洞,與JF-12一起,實現了從5馬赫到30馬赫的飛行速度,從25到90公里的飛行高度,這是世界上唯一的,很可能在未來幾年甚至10年內沒有第二個國家能夠擁有它。
在核能利用、航空航天、深海等領域,中國正在實現全面趕超,同樣在2023年5月,官方宣布到2030年將實現中國人首次登月,哈爾濱工業大學也提出了“月球洞計畫”,或許在2050年左右會在月球上建立永久基地。
2023年是豐收年,如今“2023中央十強企業”正在評選中,有20名候選人,其中不乏曾經遙不可及的工業明珠。 比如已經在軌276天先進到無法展示的“可重複使用的實驗飛船”,造船業的最後一顆明珠,大型遊輪“愛達莫渡”號,300噸級的國用貨車,以及實現關鍵突破達到商用E級的“太行110”重型燃氣輪機, 等等。
更不用說日本了,這對美國來說是不可想象的,反應也來不及了。 歐巴馬第一任期提出“重返亞太”,但中國國力的速度仍未完全理解,口號響亮,但實際行動不多,再加上敘利亞危機、烏克蘭危機等,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原有力量已經轉移到中東和歐洲, 而到了歐巴馬的第二個任期,所謂的“重返亞太”實際上已經成為一句空話。在短短幾年內,力量平衡發生了巨大變化。 日本離中國近,對中國快速進步的更直觀感知,以及兩國複雜的歷史記憶,讓日本更加恐慌,更加擔心最終被美國拋棄,畢竟任何國家都會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面對美國撤出亞太地區實力,日本開始想方設法“自救”,大力推進安全保障改革,企圖用日本自身實力的增長來彌補美國實力的下降。2014年修改憲法解釋,“集體自衛權”部分解除,2015年通過《新國安法》,授權日本自衛隊保護美**艦,而此前,日本只有在大陸受到攻擊時才能使用武力,修後,美**艦艇遭到襲擊, 日本也可以使用武力。但更讓日本恐慌的是,歐巴馬之後上台的川普更加追求美國的霸權,讓日本更加緊張,此時的日本已經不在乎擔心被美國捲入戰爭,更害怕如果美國撤軍、拋棄日本怎麼辦。
也正是自川普上台以來,日本就想盡辦法拉垮美國,比如進一步擴大軍備,讓美國相信日本可以有效補充美國軍事實力的下降,在經濟持續低迷的情況下增加軍費開支,購買大量美國系統。 除了直接拉扯美國,日本還拉扯了美國的其他盟友,如美國、日本、印度、澳大利亞的“四邊機制”,以及日歐安全戰略合作。 這背後的核心是日本擔心美國會以各種理由拋棄日本。 2022年爆發的俄烏衝突,讓日本的恐慌更加嚴重。 事實證明,面對俄羅斯,美國充其量只是出錢捐氣,號召盟國制裁俄羅斯,一直拒絕直接出兵參戰。 面對胡塞武裝的不斷挑釁,這只是被動防禦,現在每天擊落的胡塞飛機接近20架,光是防空飛彈的成本就高達數千萬美元。 日本最擔心的是,美國看到形勢後會直接逃跑,就像1975年在西貢和2021年在阿富汗所做的那樣。
這是日本最可怕和最緊迫的危機。 最大的擔心不是美國會逃跑,被中國解決,而是美國會逃跑,襲擊它的家園。 美國是乙個非常務實的國家,在美國200年的歷史中,門羅主義一直是美國外交政策的基石,只要有可能,為了更大的全球利益,美國可以在短期內犧牲某些國家利益,就像二戰期間一樣,但美國人也會計算投入產出比, 是否具有成本效益。美國顯然在掙扎,猶豫是堅持還是撤軍。 一方面,我們要下定決心集中兵力攻打亞太地區,努力維護亞太地區特別是西太平洋的聯盟體系,重新穩定第一島鏈;畢竟,如果第一島鏈被徹底粉碎,有堵不住的漏洞, 這對美國的全球霸權將是致命的。另一方面,美國也認識到大勢所趨,美國顯然已經無法承受太平洋西海岸保護其聯盟體系的壓力,俄烏衝突和巴以衝突暴露了帝國主義作為紙老虎的本質, 因此,它必須考慮如果無法儲存該怎麼辦。從美國的角度來看,如果一定要放棄,當然要想辦法把能帶走的東西都拿走,最好連一粒糧食都不要掉隊,這樣就盡量惹麻煩。 日本很清楚,美國人絕不是慈善家,一旦美國失去信心,選擇撤退,就一定會對日本進行最徹底的收割,不管日本是生是死。 為了盡可能地拖延,日本和南韓必須竭盡全力證明自己的價值,並幫助美國增加它能夠再堅持幾年的信心。 日韓只能對中國更強硬,以免被美國提前收割,但也要考慮到美國終將離開,絕不能使與中國的關係無法挽回,必須盡力尋找合適的時機,緩和和收緊與中國的關係。 然而,這種脆弱的平衡難以維持,日本的政治局勢勢必會更加動盪,比如**派和二階堂派突然成為目標。
而如此艱難的操作,必然意味著超高的投資和成本,日韓未來幾年怎麼可能過得更好。 了解了這種複雜的心態,發生一些事情也就不足為奇了。 情況的變化可能比預期的要大。 優質作者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