鯤鵬計畫 關於日本和德國爭奪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的爭端,日本近日發表了幾篇文章,表達了“不滿和不滿”的心態,並一再強調德國已經從歐盟的火車頭轉向了最大的拖累因素。
日本媒體稱:自2022年以來,日元兌美元的匯率已經**多次,在此背景下,如果將日本GDP換算成美元參與國際比較,無疑會導致“日本GDP萎縮”。
在現實中,日本居民基本上是用日元來購買商品,將日本GDP換算成美元是不合理的。 他們建議,日本和德國應使用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組織提供的購買力平價標準進行比較。
通過這種新的比較,2023 年日本經濟仍將大於德國(下圖)。 是的,按照購買力規則,日本的GDP仍然超過德國,但新的問題是:印度也上公升到第三,日本仍然下滑到第四,呵呵。
德國人民似乎“安靜”得多。
按每個國家貨幣兌美元的平均匯率換算2023年德國經濟將增至4456萬億美元它已經超過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和中國的世界第三大經濟體。
當日本不情願時,德國非常冷靜。 德國化學工業協會主席馬庫斯·斯蒂爾曼(Markus Steelemann)給人一種危機感,稱目前德國經濟沒有表現出絲毫“超越日本”的興奮跡象。
因為德國經濟沒有以當地貨幣計算增長,但不包括通貨膨脹,而不是以當地貨幣計算增長,而是以 0減少3%。 換言之,由於通貨膨脹和歐元匯率的影響,德國的GDP創下歷史新高,趕上了日本**。
並不是說2023年德國社會各界都創造了更多的商品和服務,德國居民仍然受到能源的困擾,許多能源相關企業要麼遷出,要麼被迫減產,大多數德國企業的經營環境沒有改善。
還有德國製造業的支柱——汽車工業,也因為電動汽車的衝擊,遭遇了新的發展危機。 俄烏衝突後,朔爾茨改變了態度,對外強調“去風險”,而這種“去風險”主要針對的是中國。
這種只懂得跟美國走的經貿政策,減少對第一大目標國中國的依賴,在中歐投資協定等重大問題上缺乏戰略眼光,對高度依賴國際市場、高度依賴自由化的德國不利。
還有一位德國經濟委員會顧問強調,德國的潛在增長率一直在1%至2%之間,但未來可能會下降到“低於日本經濟目前增長率”的水平。 德國超越了日本,很快就會被日本超越。
中美的優勢還是很大的
雖然日本和德國正在爭奪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但美國和中國的經濟發展依然強勁。 其中,中國2023年實際經濟增長為52%,預計將在世界最大經濟體中僅次於印度。
美國經濟實現了 2增長5%,是世界發達經濟體中改善水平最高的。 更重要的是,美國通脹創下十多年來的新高,推動GDP飆公升至2737萬億美元。
2023年中國名義GDP完成將達到126萬億元,折算成17大約89萬億。 預計今年(2024年)物價將進入溫和通脹區間,人民幣匯率將達到6在8到7的範圍內,GDP預計將超過19萬億美元。
2023年美國、中國和德國的人均GDP佔比最高:8160,000 美元, 1270,000 美元,5270,000 美元。 其中,美國和德國的人均GDP創歷史新高,中國尚未達到高收入國家的水平。 本文由南生撰寫,嚴禁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