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系列上市公司因金融造假被監管機構處罰。 Wind資料顯示,自2023年11月以來,已有32家公司因偽造財務資訊被中國證監會、各地證監局和交易所處以罰款。
例如,最近一次基於金融欺詐惡性違法行為的公開認定罰款,是在1月29日,當時深交所發布公開認定,時任“第一惡”公司總經理,組織實施陽子新材料金融欺詐違法行為,被公開認定為不適合擔任董事, 在某上市公司擔任監事、高階管理人員十年。
記者進一步整理發現,深交所去年共辦理上市公司金融造假案件19起,處罰上市公司“董事、監事、高管”100餘人,公認13起案件主要責任人28人。
例如,針對鷹退休、金剛退休、天下退休、科林退休等公司的財務欺詐行為,主要責任人應當終身公開認定至五年。 鑑於ST新燕、巨集達新材料、和眾強等公司的財務欺詐行為,主要責任人被公開認定十至五年。
與往年相比,金融欺詐違紀案件連續兩年處於高位,2023年為19起,2022年為18起,較2021年的10起和2020年的5起大幅增加。
* 金融工作會議提出,圍繞全面加強監管,依法懲處騙發、騙取金融、操縱市場、違法等重大違法行為,營造良好市場環境,有效增強市場信心。 業內專家表示,上市公司金融造假的連續罰款,釋放了監管“零容忍”的訊號,有利於增強市場信任,重建市場信心,維護良好的投資環境。 要徹底剷除金融詐騙的土壤,還需要多管齊下的“組合拳”。
為提高監管效能,堅決杜絕“一次退出”,深交所著力完善全鏈條閉環監管,如果公司及關聯方違法違規,即使退市也要堅決追究責任,讓違法違規者無處藏身、無處藏身。
科林已於2023年4月在深交所終止上市並退市,但退市並不意味著監管的結束。 深交所根據證監會認定的金融舞弊違規行為,對公司不配合監管等違規行為進行徹底梳理,對公司及相關責任人實施紀律處分。 經證監會和深圳證券交易所調查,科林公司錯誤地採用總額法確認新**廣告業務收入,虛增營業收入6719元35萬元,運營成本671935萬元,導致公司2021年年報有虛假記錄。
在科林退休案中,董事長杜建成、財務總監李根旺分別是違法行為的主要決策者、決策參與者和執行者。 深交所對杜建成和李根旺的公開譴責下定了終身公開決定。 此外,基於上述違規行為,深交所還對公司及其總經理張滿喜等十名董事、監事、高階管理人員處以公開譴責或通報批評和紀律處分。
對退市公司實施紀律處分並非個案。 2023年以來,深交所先後對鷹退、金剛退、天下退牌等退市企業實施紀律處分,體現出明確的監管態度,讓違法違規的主體“一處懲處,處處受限”。
作者:深圳特區日報記者熊子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