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高度重視鄉村文化建設,把鄉村文化建設擺在鄉村振興的重要位置。 今年一號檔案提出,要繁榮發展鄉村文化,加強優秀傳統鄉村文化的保護、傳承和創新發展。 鄉村文化振興既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動力,也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維度。 推動新時代鄉村文化振興,必須堅持傳承創新,努力延續中華文化脈絡; 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激發農民的內生動力; 要堅持培養文化人,培育鄉村文明; 要堅持文旅融合,繁榮鄉村文化產業。 河南省鄴縣作為葉宮的故鄉,這座歷史文化古城堅持結合自身特色,積極探索新時代鄉村文化振興之路。
堅持傳承創新,努力延續中華文化。 地方文化是中華文化的精髓,也是民族根源的源泉。 堅持傳承和創新鄉村優秀傳統文化,既是振興鄉村文化的必然要求,也是著力延續中華文化脈絡,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發展的必然選擇。
堅持古城文化背景,在全面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的同時,對鄉村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改造和創新發展,抓好鄉村文化振興的基礎。 一方面要加大物質文化遺產的發掘和保護力度,另一方面要加大對部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力度,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價值的研究和傳播。 此外,還要整合區域資源,充分發揮縣內紅色遺址的宣傳教育功能,實現紅色文化的有效傳播。
堅持以人為本,激發農民內生動力。 鄉村文化的產生、傳承和發展,源於幾千年來農村社會的發展和變遷,與農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 農民既是鄉村文化的創造者和傳承者,也是鄉村文化振興的主體。 堅持人民文化在農村的主導地位,培養一批致力於農村優秀傳統文化的信徒、守護者、創造者和傳播者,讓他們自覺承擔起振興鄉村文化的責任,不僅是振興鄉村文化的必然要求, 也是激發農民內生動力的必然選擇。
堅持以人為本,喚醒農民的鄉村文化意識,引導農民重新認識鄉村文化的價值。 增強農民對鄉村文化的情感認同,啟用鄉村文化振興的力量。 一是豐富農民精神文化生活,依託農村文化服務站,持續推進“戲曲、電影、文藝進鄉、進校園”等文化活動; 二是調動農民參與的積極性,鼓勵每個村組建有自己特色的表演隊,巡縣巡視; 三是搭建展示平台,依託各村文化資源,建設教育基地、科研基地、民俗博物館等,吸引農民參與鄉村文化振興。
堅持文化人,培育鄉村文明與時尚。 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影響人民,是培養和發揚同心同德、團結奮進的時代精神的迫切需要。 堅持農村培育人,既是振興鄉村文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鄉村文明的必然選擇。
堅持文化人,倡導科學文明生活,推動鄉村風俗轉變,培育鄉村文明時尚,夯實鄉村文化振興基礎。 一是發揮農村黨員幹部的帶頭示範作用。 引導農村黨員幹部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工作生活,促進農村家庭風尚的培育; 二是繼續開展風俗易化工作。 通過在各村設立紅白理事會,制定明確規範的實施方案,倡導文明的鄉村風俗。 此外,改善農村社會的不良風氣,弘揚社會正義; 三是利用先進典型選拔活動的機會,廣泛開展星級文明戶、富家、好兒媳、好婆婆、好家庭等選拔活動,以典型事蹟、典型品格教育村民,讓村民以身作則; 四是創新先進的溝通方式。
堅持文旅融合,繁榮鄉村文化產業。 文化是基礎,產業是載體。 以文化產業賦能鄉村人力資源和自然資源保護利用,通過農業、文化、旅遊融合,將現有文化存量轉化為經濟增量,帶動鄉村經濟發展,在增加農民收入的同時,實現鄉村產業繁榮、生態宜居、鄉村文明、有效治理和富裕生活。 堅持推進鄉村文旅融合,既是振興鄉村文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促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繁榮發展的必然選擇。
以生態、歷史、人文、產業等特色要素為基礎,堅持文旅融合,繁榮文化產業,創新鄉村文化振興之路。 一是將歷史文化資源融入鄉村旅遊發展規劃,依託農家樂體驗、民俗風情鑑賞、非遺展示,深挖傳統村落“古古”,打造特色旅遊度假區; 二是將紅色文化資源納入鄉村旅遊發展規劃,深挖以革命遺址、革命英雄、革命精神為核心的紅色文化基因,因地制宜發展紅色旅遊; 三是將綠色自然資源納入鄉村旅遊發展規劃,聚焦自然風光、生態養生、休閒農業,深挖鄉村自然資源,打造生態田園綜合體。
作者:馬開陽,黃慧祥,單位:華中師範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
責任編輯:李一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