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產業鏈中最重要的一環,全球動力電池競爭格局正在悄然改變,從最早的“三國混戰”(中、韓、日企業平分)到“中韓霸權”。
2023年,中國企業將擴大與南韓企業的差距,前者的市場份額將超過63%。
中國企業市場占有率超過60%。
近日,SNE Research發布了2023年全球動力電池總負荷資料。
2023年,全球動力電池**車量約為705輛5GWh,同比增長386%,產業鏈相關企業也迎來了高增長,各國企業的競爭格局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從之前的“中韓霸權”到逐步轉向中國企業引領世界。
2023年,市場份額排名前10的動力電池廠商中,有6家是中國企業,分別是寧德時代、比亞迪、中創新航空、國軒高科、億緯鋰能和欣旺達。
寧德時代仍是全球最大的動力電池製造商,全球累計裝機容量為2597GWh,同比增長超過40%,市場份額較上年進一步提公升至36家8%。得益於汽車訂單的內消化,比亞迪以15分的優勢獲勝憑藉8%的市場份額,它已取代LG新能源成為全球第二大製造商。
值得注意的是,寧德時代和比亞迪的市場份額合計達到52個6%,億緯鋰能取代富能科技進入全球前10名; 2023年,這六家中國企業的全球市場份額合計將達到63個5%,比上年增加近4個百分點。
在這場能源轉型的競爭中,中國廠商市場份額的擴大進一步拉大了與其他國家的差距,而日韓企業的市場份額則在一定程度上下降。
前10大動力電池廠商中有3家來自南韓,分別是LG新能源、SK ON和三星,2023年三家南韓公司合計市場份額為231%,比上年減少1個百分點6個百分點。 這家日本公司是唯一一家松下“脫穎而出”的公司,累計年裝載量為449GWh,市場份額從7%下降到64%。
動力電池與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緊密相連,目前全球每十塊動力電池中就有六塊是“中國製造”,一方面受益於中國市場新能源汽車的激增。 研究機構EVTANK發布的資料顯示,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1465輛3萬輛,其中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949輛50,000臺,佔全球總銷量的64%8%,中國動力電池製造商擁有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國內需求市場。
此外,動力電池的出口業績也成為可喜的新亮點。
2023年,中國首次超過日本,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出口國。 根據兩國協會公布的資料,2023年中國將出口491萬輛汽車,日本將出口超過442萬輛汽車,而在此之前,日本一直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出口國。
近年來,泰國作為國家為新能源發展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的榜樣,中國車企加快新能源產品出口,海外建廠步伐加快,配套電池產業也迎來了新的出口機遇。 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以下簡稱“電池聯盟”)資料顯示,2023年中國動力電池出口量為127輛4GWh,同比增長871%。
寧旺“著急”,小廠壓力很大。
從SNE公布的榜單來看,富能科技的市場份額已經跌出全球前十,這意味著動力電池市場仍在重新洗牌和競爭。 作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市場,我國動力電池的產銷和競爭格局備受關注。
據電池聯盟資料顯示,2023年我國動力電池累計裝車量為387輛7GWh,上公升316%。目前,國內動力電池市場的競爭格局為“1+1+N”,即比亞迪和寧德時代是“兩大勁敵”,其餘企業瓜分剩餘市場份額。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寧德時代是1671GWh的裝機量穩居第一,但其國內市場占有率已降至4311%,比上年下降5個百分點以上。
大多數動力電池廠商都依賴主機廠的訂單,而以電池起家的比亞迪,可以自帶車型,實現“自產自銷”。 隨著比亞迪汽車銷量在2023年創下新高,其動力電池市場表現也相當亮眼,裝機量從2022年的69輛有所提公升1GWh公升至10548GWh,同比增長超過52%; 市場占有率增至27家21%,同比 **37個百分點。
從中國市場前十大動力電池廠商的市場份額來看,有6個**和4個出現下滑。
比亞迪、中創航空、億緯鋰能、蜂窩能源、LG新能源、正力新能源的市場份額較上年有所提公升。 其中,億緯鋰能增速最為明快,2023年裝機量為17臺26GWh,同比增長140%,超越國軒高科成為中國第四大動力電池企業。 相比之下,寧德時代、國軒高科、欣旺達和富能科技的市場份額有所下降。
在前十名悄然“洗牌”的同時,2023年動力電池行業市場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公升,小廠生存空間將再次承壓。
從全球來看,2023年前十大動力電池廠商負載市場份額為93%,同比增長17個百分點。 國內市場方面,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共有52家動力電池企業實現負載支撐,較去年同期減少5家,動力電池負載市場份額前3名、前5名、前10名動力電池企業之和將分別為。 4% 和 968%,比上一年有所增加,這意味著越強越強,在他們瓜分了不到4%的市場空間後,42個“玩家”擁擠不堪。
此外,面對目前動力電池行業面臨產能過剩、主機廠降本的局面,不少廠商都在拖持價效比,寧德時代也紛紛“放下身子”,對部分客戶進行返利。 對於小型動力電池廠商來說,他們本就很小的市場生存空間,在2024年可能會進一步壓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