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大多數投資者只喜歡牛市,非常厭惡熊市。 其實,大多數人之所以虧錢,是因為在牛市中買得太多; 大多數人之所以賺不到錢,是因為在熊市中買得不夠多**,有的甚至交出了血腥的籌碼。
還記得 2021 年的這個時候嗎?
當時的氣氛和現在完全相反,到處都是歌聲和笑聲,每個人都在炫耀自己的成就,每個人都像個股票神。 當時我寫了一篇文章:追高大多是曇花一現,誰能倖免? (後刪),對應廣為流傳的一句話——“恐高者勤勞”。 三年過去了,當初追高的人現在還好嗎?
必定有因果,今天的很多事情,都來源於三年前的“追高”。 反過來,也必然有因果關係,如果乙個投資者3年後沒有賺錢,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現在最好的機會,他把時間和精力都花在了抱怨和沮喪上,當市場上漲時,他會繼續重複“懷疑、後悔、追高”的標準動作, 並開始另乙個賠錢的過程。
來吧**,大家都是來賺錢的,可是普通的個人投資者為什麼要去和那些頂尖大學畢業、有頂尖資訊支撐、手裡有鉅額資金的經理人競爭呢?
與他們相比,個人投資者從能力、人力、物力到財力、精力,在各個方面都處於劣勢,唯一的優勢就是錢是自己的,可以持有!
換句話說,個人最大的優勢就是在這種極度恐慌中,他比機構更能“生存”!
目前很多優質**都處於歷史低位,滬深300的PB更是處於歷史低位,為什麼這麼多基金還在不惜一切代價賣出,而那些專業人士卻不了解市場價值?
他們都在談論de-a**,其實所謂的機構只不過是乙個**集中營。
這個時候,即使乙個**經理人充分意識到市場已經被極度低估了,面對來自民眾的壓倒性的贖回壓力,他也只能低水平割肉。
世界主要**都在**,其中很多都在飛翔,只是我們不同。 將原因歸咎於一些賣空方法有一定的道理,但並沒有觸及其根源。
這些問題早就存在了,A股的歷史也一直都是這樣,為什麼過去還有一次次的“牛市”呢?
美股做空工具高度發達,何不推遲再創新高呢?
* 真正的決定因素仍然在基本面上。 與2009年、2015年和2019年相比,在經歷了同樣的歷史熊市之後,現在最大的不同是沒有單單的房地產救世主,這才是根本原因。
更嚴重的是,2024年的樓盤銷售規模將比2023年還要糟糕!
我們正面臨著乙個底部清晰但天花板較低的市場。 3000點以下,波動再大,實際停留時間也不會太長,但即使指數上漲,也不會有太大的空間。
底部由估值鞏固,上限取決於賺錢的能力。 當估值和盈利能力之間的空間變小時,市場將長期處於低位狀態,這也是近年來一直存在3000點防禦戰的原因。
2024年能賺到的錢正在流水。 自1月份以來,指數的波動性一直在增加,如果能利用這種流動性造成的砸,賺錢的機會會更多,而不是更少。
在這一輪中,最致命的是那些沒有基本面支撐的主題股。 他們本來就靠熱度生活,市場降溫後,股價**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投資者應該了解自己在買什麼,出來投機,遲早要還清。
很多基本面穩定、分紅豐厚的優質公司,在這種系統性維持的情況下,幾年才會出現一次超低。 當它們的股息收益率接近長期收益率時,它們的投資價值是不言而喻的。
很多人感嘆價值投資的無效性在崩盤之後,所謂的價值投資,不是**的**會迅速上漲,但無論跌多少,都會回歸其應有的價值。 如果你看重有機增長、護城河和股息,那麼現在所謂的市場波動只不過是時間的磨練。
* 真正的錢不是在牛市中,而是在熊市中。 現在是風險最小、上行空間最大、搶籌碼人數最少的時候。
對投資者來說,唯一的風險是它可能不會在**之後立即上漲,並且需要一點時間。 但我不想忍受這種痛苦,從天而降的錢太重了,所以最好遠離投資。
空間波動並不可怕,最大的投資成本是時間,這是降低時間成本最有效的方法。
以空間換時間一直很划算,不要誤會。
人生的財富只需要幾個熊市。
把握一下,這裡幾個月的收入可能相當於平常幾年的利潤**。 真金**好**就在那裡,只要做最簡單的**就守住,不要浪費這個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