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新年前,阿里發布了2023Q4財報,幾大業務板塊表現顯著。
其中,阿里國際的資料尤為搶眼。
財報顯示,國際業務收入同比增長44%至285家16億元,已超過阿里雲,成為阿里巴巴旗下的第二大業務集團。
具體來看,LA Z A DA單單虧損同比繼續收窄,TR E N D Y OL實現兩位數訂單增長,而速賣通(AL I E X P R E SS)訂單增長高達60%,是增長的主要動力。
可以說,阿里重啟增長,速賣通或許要搶先一步。
對於速賣通的快速增長,財務報告歸因於商家的 CIO I CE 計畫(即託管服務)。
但畢竟財報字數有限,如果拆開速賣通的全球業績,就會發現其背後的業務並非如此簡單。
比如歐美不再低價捲起,而是調動POP商家的“質價”供給,挖出中產階級消費的金礦; 在“網購大國”南韓,在物流和價效比上都做到了極致,吸引了消費降級的使用者。
換言之,在不同的市場,速賣通主動迎合當地主流消費群體,不斷撬動財富蛋糕。
1、瞄準歐美中產階級,引導“質量平價”供給。
速賣通今年將重點關注美國市場,以半託管為重點發展方向。 ”
這是速賣通地區商家運營負責人在今年1月的一次活動中談到“速賣通區域重點”時給出的回答。
事實上,去年美國被提議作為其重點發展市場之一時,它仍然將美國作為核心增長點。
最新財報顯示,速賣通60%以上的訂單同比增長,主要受CH O I CE的帶動。
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打法得到了公升級和進化,因為此舉可以刺激美國市場的增長。
可以看出,歐美頂級零售企業有乙個共同點:自有品牌佔比極高——比如自有品牌在阿爾迪(ALDI)的佔比是90%,CO S T CO的佔比也是20%。
相比之下,自有品牌在中國零售業的佔比(2022年)不到5%。
零售業態差異大的背後是,在美國橄欖形的社會結構下,主要消費力量是廣大的中產階級,他們的消費特徵普遍是“既質又平價”。
而這些高比例的自有品牌,一般比同類廠家的品牌低20%左右,都是為“質量平價”消費量身定做的。
事實上,SH E IN在一開始就能夠成功進入美國市場,瞄準了這條路線:通過工廠端招兵買馬,打造出乙個既時尚又便宜的自營服裝品牌。
至於速賣通在全託管基礎上進一步推出半託管的舉動,似乎也是本意所在。
速賣通已經發布一周公告了,每一條公告都是在砸錢補貼,主力是半託管。
不久前,在義烏招商大會上,當地一位速賣通賣家對**說。
商家之所以如此“急切”,是因為半託管的核心相當於進一步的“去中心化”,讓商家從白標到品牌建立的發展空間得以釋放。
可以看出,全託管模式側重於降低商家運營門檻——平台覆蓋了價格驗證、營銷、引流、銷售、跨境物流、海外配送甚至售後客服等所有關鍵流程。
在這種模式下,那些專注於生產但不擅長經營的工廠型、產貿一體化企業也有機會分一杯羹。
資料顯示,去年3月,速賣通基於全託管的CIO I CE,通過提公升購物體驗,為商家帶來了顯著的流量提公升和訂單轉化,平台訂單同比增長50%。
在目前的半託管模式下,商家可以延續原有的運營模式,包括定價權、上市權等。
對於已經有業務經驗的流行商家(第三方商家)來說,更高的自由度具有很大的權力。
例如,一位工業機械工具銷售商表示,自己品類的產品通常需要技術支援,“我們自己做售前,剩下的交給平台幫我們做,客戶滿意度明顯提高,新產品計費速度比以前快了很多。
此外,很多外貿老闆心中都有乙個打造品牌的“夢想”。 用湖州一家家具廠老闆的話說,“工廠是90年代,是我從父親那裡接過來的,做這麼多年,我們總想給孩子留下乙個品牌,不能還是工廠。
“半託管”模式意味著追求品牌、品質而不是盲目滾動低價商品,也能在平台上脫穎而出。
這樣一來,平台的產品品類就可以在原有白標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到質量和品牌化,從而更好地契合上述美國市場的主流消費特徵。
當然,歐洲市場也是如此。 據速賣通官方介紹,英國、德國和法國也在首批半託管機型開放名單中。 據統計,57%的英國消費者、63%的德國消費者和59%的法國消費者都表示他們為優質購物服務付費。
此外,半託管模式在下放權力的同時,還將在業績和營銷層面給予支援,以調動商家的積極性。
以履行為例,過去沒有被納入全託管體系的POP商家不僅要關注業務流程,還要密切關注倉庫的發貨情況,甚至很多老闆自己去倉庫打包。
此外,常用的平郵物流物流時間長達16-24天,極大地影響了使用者體驗。 一位接近速賣通的人士表示,如果使用者等了很久才收到貨,下次肯定不會買。
實施半託管後,在相同成本下,通過平郵公升級為標準和優先快遞產品,商戶的跨境物流速度平均可提公升約9天。
營銷也是如此。
許多加入半託管的賣家都提到了速賣通專為全託管和半託管而打造的 CHO i ce 渠道。
此前,速賣通的C O I CE產品主要由全託管店鋪產品組成,半託管上線後,原POP賣家也可以進入C O I CE領域,享受C O I CE標記、產品推薦、包郵、包郵退貨等相關權益,帶動流量和轉化率。
一位汽車配件商商在接受採訪時提到,“店內一款維修工具產品日均銷售額在350美元左右,加入半託管1個月後,日均銷售額漲至1100美元。
這樣一來,在“去中心化和保護”下,可以看出,半託管模式放開招商引資後,領域火爆。
據速賣通訊息,近乙個月,半託管的詢盤量環比增長了5倍。
36氪資料還顯示,自速賣通半託管上線以來,大量跨境商家的備貨量翻了一番,有商家表示,目前半託管已經佔到了訂單的80%。
整體來看,將不再捲起低價,將自主權還給商家,吸引大量流行商家湧入,引導“質價”商品供給豐富,契合歐美市場消費特點,帶動速賣通高增長。
第二,極致的物流量和價效比,趕超並超越南韓電商巨頭。
在南韓,速賣通無法複製歐美的成功之路。
對於歐美使用者來說,只要產品足夠漂亮,他們願意再等一會兒,但南韓消費者不會妥協。
根據相關調查,62%的南韓電子商務消費者已經習慣使用本地電子商務平台CO U P A NG。
他們選擇 CO U P A NG 的原因之一是它足夠“快”。
比如半夜在站台上熱情下單的商品,最快第二天早上7點就能送達,真正的“閉眼睜眼”快遞就到了。
co u p a ng 的速度是,在 70% 的南韓人的 12 公里範圍內,必須有乙個 co u p a ng 倉庫。
憑藉這些密集的倉庫和 15,000 名全職送貨人員,CO U P A NG 可以實現全國最快的送貨速度。
事實上,不僅是CO U P A NG,南韓其他本土電商公司也非常快。 畢竟南韓國土面積緊湊,人口集中在大中城市,地形以平原和丘陵為主。
因此,南韓消費者對物流時效的追求已經提公升到近乎“嚴格”的地步。 對於跨境電商來說,如果不能提公升本土-南韓細分市場的物流速度,就很難獲得使用者的青睞。
這就是速賣通。
早在2018年就進入南韓,但2020年出現了爆發的跡象,轉折點是當年在山東建立了威海等首選倉庫,與南韓隔海相望。
畢竟威海和南韓最短距離只有93海浬,威海到菏澤最近的距離是350海浬,出國比出省快。
倉庫建成後,93%的貨物入庫後第二天就能到達南韓清關,絕大多數南韓消費者下單後3-5天內就能收到包裹。
一些產品的交付速度甚至達到了與南韓本土電商相當的水平。 一位速賣通商家表示:“從中國到南韓,只需一天半的時間就能快速傳送,很多南韓消費者都覺得不可思議。 ”
它不僅速度更快,而且與在南韓建倉相比,在儲存容量管理和成本方面也更具優勢。
如下圖所示,南韓房價在疫情後又經歷了一波飆公升,每套均價飆公升至4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000萬元),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的內環買一套小公寓不成問題, 更不用說在威海這個三線城市了。
這些節省下來的真錢**將轉換為消費者的郵資折扣。
更重要的是,速賣通還將對商家給予補貼和支援,比如兩公斤以內商品運費便宜20%以上,兩公斤以上商品便宜50%。
然而,僅靠優秀的物流並不足以滿足南韓消費者的需求。
在過去的兩三年裡,他們一直受到經濟下行和高價格的困擾,在網上購物時,除了追求體面之外,他們還在關注產品的價效比。
然而,南韓國內市場的供應量有限。 以南韓人最愛的咖啡機和楣板槍為例,產品豐富度和**上cou p a ng都不如**。
原因眾所周知——南韓本地供應相對短缺,長期依賴進口。
根據相關資料,南韓共有1,176種產品對特定國家的依賴程度超過50%,例如,南韓99%的進口辛奇來自中國。
南韓本土主流電商平台大多也來自進口。
一位業內訊息人士透露:“比較成熟的南韓賣家會直接在1688年購買,或者去義烏購買。 ”
這樣一來,進口就變成了內銷,讓很多消費者乾脆去海外**APP掃瞄商品。
據南韓海關資料顯示,2023年,從事跨境電商的南韓人最喜歡購買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或喜愛的商品,但在國內市場品種較多或較少。
而要解決南韓消費者的問題,對於已經發展甚至過剩的輕工業的中國來說,並不容易,壓力也不大。
速賣通看到了這一點,也在南韓大力推廣CH O I CE計畫,不斷招募商家來豐富供應。
同時,在APP首頁開通專門的CHO i ce展示入口,為商家提供更多流量支援。
盈利方面,去年雙十一,速賣通新秀首選倉庫存量較上年增長10倍,其中山東倉倉大幅增幅。
南韓消費者也感受到了這種變化,有使用者表示,他們只花了15萬韓元(約合人民幣81元)在速賣通上買了一棵45厘公尺高的塑料聖誕樹,在南韓主流電商平台上至少翻了一番。
基於此,2023年11月,速賣通南韓站的使用者數量將達到707萬,成功超越南韓老牌購物**GM A R K ET躋身南韓第三大電商平台之列。
換言之,速賣通通過自建倉庫滿足了南韓消費者對“快送”的需求,並通過CH O I CE等服務撬動了高價效比商品的供應,最終從南韓本土電商手中搶走了食物。
就電子商務滲透率而言,南韓作為全球第四大成熟市場,其電子商務市場已超過1600億美元,幾乎與整個東南亞持平。
為了多吃肉,速賣通發布了一條長期產品線,不斷擴大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