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0粉絲獎勵計畫
對2024年中國經濟的預期尚未達成共識。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資料,在樂觀的情況下,中國今年的GDP增長可以達到46%,但如果房地產板塊繼續下滑,可能低至4%; 野村早前的預測在4%左右,國內一些券商等機構也做出了類似的**。 但與此同時,國內大多數機構認為,中國經濟增長將達到5%,地方政府和2024年兩會公布的各省加權目標增速將超過53%。
不同預期之間的分歧顯然集中在三個方面:
首先,房地產何時何地觸底? 這關係到房地產投資的下滑能否收窄,也關係到資產縮水在多大程度上會擠出家庭消費。
第二,債務約束對基礎設施的影響有多大? 近日發布的“47號檔案”明確指出,原則上不允許12個省市新增投資專案。 債務壓力制約了地方基礎設施,2023年債務壓力較大的省份大多未實現當年預期的GDP增長目標。
第三,出口領域的不確定性有多大? 2020-2022年出錯增長在2023年有所消退,2024年出口規模可能難以維持。
這意味著,為了實現5%的增長,有必要支援房地產或基礎設施。 但這給增長帶來了多少真正的意義?
對於前者來說,房地產作為一種資產,當然可以帶來財富效應,也可以帶動建築、家電等行業。 中國的經濟增長模式獨樹一幟,房地產對經濟的整體貢獻大於其他經濟體。 但從另乙個角度來看,房地產也是一種成本,在買賣過程中,資產和成本的週期交替,很難說是資產帶來的收益更大,還是成本造成的成本更大。 房價的快速上漲也會帶來消費的擠出。
在後一種情況下,隨著基礎設施專案趨於飽和,其對就業和經濟的積極溢位效應會變弱,而其背後是滾動債務。 就像在房產上花很多錢肯定可以增加房產的價值一樣,沒有必要在水槽上鋪兩層地磚或花很多錢。 更重要的是,基礎設施專案依賴於公共部門的支出和投入,但融資過程是市場導向的,這將加劇公共部門對私營部門的擠出,削弱基礎設施對經濟和就業的正向溢位效應,並進一步加劇經濟的結構性失衡。
中國經濟疲軟的關鍵在於住宅行業受到各種因素疊加的抑制。** 隨著房產價值的下降,股票財富的損失。 據保守估計,2021-2023年間,居民部門理財賬戶將縮水2萬億元,市值將減少54萬億元,住房資產縮水68萬億元。 雖然股票財富正在廣泛萎縮,但增量收入的機會正在減少。 產業政策的調整加大了就業壓力和競爭,城鎮職工平均每週工作時間從2018年6月的不足46小時增加到2023年12月的49小時,而同期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下降近3個百分點。
目前幾乎所有的巨集觀經濟矛盾都可以歸因於對家庭部門缺乏期望和信心。 無論是工業消費品領域的產能過剩、低價格水平和通貨緊縮風險,還是融資需求不足導致寬鬆信貸受阻,M1增速創歷史新低,都與住宅部門承擔非市場調整成本但不得不面對市場萎縮的事實有關。
資產負債表衰退理論認為,微型實體通過削減食品和服裝並積極去槓桿化,是資產負債表衰退的開始。 從2021年到2023年,中國居民的槓桿率連續三年下降,這是前所未有的現象。
在這種情況下,單純地談論經濟增長已經沒有意義了。 我們再次重申這樣一種觀點,即改善家庭部門目前狀況的3%的增長率將比與家庭部門無關的5%的增長率要好。
從這個角度來看,穩住房地產還是有用的,但要靠市場力量找底,不能再靠限購限售來控制,更不能靠非市場化的大規模保障性住房建設來提振房地產投資。 房地產市場的泡沫並非完全被市場因素吹破,土地融資、基礎設施投資和信貸無疑放大了泡沫。
如果可以減少基礎設施支出,那麼降低個人所得稅的空間很大,可以直接幫助家庭部門修復其資產負債表。 從近年來的基礎設施投資資金來看,約17%的公共財政支出用於基礎設施建設,約60%的專項債券投資於基礎設施建設,約10%的土地出讓支出用於基礎設施建設。 假設上述基礎設施支出可以減少,根據 2022 年的資料,節省的費用約為 35萬億元基建資金。 相比之下,2022年個人所得稅總規模約為15萬億元。 這意味著,如果基礎設施支出減少,甚至可以完全免徵個人所得稅。
此外,幫助民營經濟回歸市場也很重要。 當經濟下行壓力較大時,住宅部門和私人部門總會有本能的回落,根據凱恩斯主義理論,這個時候有必要花錢來彌補市場回落的缺口。 然而,凱恩斯主義認為,這種邏輯的乙個重要前提是,支出可以幫助實現充分就業,只有充分就業才能為退出臨時政策干預提供條件。 另一方面,如果民營經濟不能回歸市場承擔吸收就業的功能,**支出可能面臨無法退出的黑洞,就業是人民群眾最大的生計,也是居民階層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