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舊住宅區改造既是惠民生的實際事關,也是城市更新的重要抓手,也是居民一直關注的民生熱點。 近日,北京市首批以“原拆原建”模式進行改造的試點專案——花碧場胡同8號樓主體結構封頂,今年上半年,原居民可原址搬入新家。
據悉,改造前的花碧場胡同8號樓為5層獨棟住宅,70年代建造的老房子年久失修,結構體系陳舊,裝置管道老化,保溫效果下降,火災隱患突出。 此外,室外環境無序等問題嚴重影響居民的生活環境和生活質量。
花皮昌胡同8號樓20戶戶希望早日住上安全舒適的新房,改善居住環境,提高生活質量。 作為該項目的承包方,為了更快更好的建設華比昌胡同8號樓,讓居民盡快搬回新房,中建海龍科技引進了一種新的裝配式施工工藝,即模組化一體化建築(MIC大廈)技術。
與傳統的裝配構件組裝不同,模組化一體化建築可以最大程度地將一棟建築拆分為獨立的模組,每個模組單元都是乙個封閉的鋼筋混凝土箱體,有自己的裝飾和裝置,箱體可以在現場吊裝到位,然後通過混凝土澆築連線,形成乙個可靠的整體, 從而實現“像汽車一樣蓋房子”。
模組化一體化建築將建築從施工現場移至工廠,將傳統建築的系列工程變為廠區與施工現場並行的專案,將垂直作業變為平面流作業,解決了現場施工難的問題,比傳統工期縮短了75%的工期。 居民搬出精裝外賣並搬回去只需要大約3個月的時間,今年春節期間他們可以在新家度過團聚。
在原址的拆除和重建過程中,如果採用普通的施工方法,會耗時較長,並產生大量的噪音和灰塵。 然而,模組化一體化建築可以減少建築垃圾排放75%,減少材料浪費25%,減少粉塵汙染和噪音干擾,是解決老舊社群破舊建築改造的可行技術方案。
此外,中建海龍科技利用數位化手段,通過BIM技術打通設計、生產、運輸、施工資產交付和管理六大環節,融合數位化設計、智慧型生產、智慧型交通、智慧型施工、智慧型運維等定製化全生命週期智慧型施工解決方案,實現全流程智慧型化管理, 確保施工過程的有序銜接,以及施工組織的協調性和效率,讓“規範化施工”為“速度”保駕護航。
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是推動解決城市發展中突出問題和不足,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重大舉措。 未來,中建海龍科技將持續推動創新技術應用,用科技賦能老舊社群改造,切實實現“小轉型”為“大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