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公尺莉的母親。
假期總是填補空白、吸收新知識的好時機,我經常攢起一些平時沒時間看的長篇紀錄片,等到假期再和公尺莉一起看。
看到公尺莉已經公升入初高年級,我也會自覺地尋找一些初中甚至高中都會涉及的科學知識和科普內容。
以有趣的紀錄片的形式,將這些陌生的概念一點一點地灌輸到孩子的大腦中,當他們真正接觸到這些知識時,他們會感到非常熟悉,不會抗拒,也不會害怕困難。
攜帶私人物品娛樂一直是老母親的強項。
公尺莉媽媽還和大家分享了化學紀錄片《門捷列夫很忙》,整部**的風格輕鬆搞笑,算得上是一部“輕喜劇”。
在體能啟蒙方面,我給大家推薦了這款《我的牛頓教練》,兩套**是同乙個製作團隊,風格有趣又貼近生活。
*專業知識介紹很多,但通俗易懂,並配上搞笑的小動畫講解,通俗易懂,小朋友看到也不會覺得晦澀難懂。
近日,公尺莉媽媽發現央視再度下功夫生產優質產品,推出團隊“科技三部曲”第三部《超級巴斯德》,也完成了生物科普紀錄片!
在開始研究一門學科之前,首先要構建乙個框架,我們需要知道這門學科在研究什麼,以及它的研究物件有什麼樣的生存和執行規律。
以生物學為例,這門學科主要研究地球上的生命,有了這個主要框架,我們可以進一步**生命的基本規律。
這個**是為了幫助孩子理清生物學的基本背景。
和前兩部電影一樣,這部生物學紀錄片也有一位名人“嚮導”,那就是著名的微生物學創始人、法國著名的微生物學家巴斯德。
這部紀錄片專門用一集來介紹生物學的鼻祖。
巴斯德不僅是微生物學的開拓者和開拓者,他一生都在研究病原菌,更是疫苗學的先驅,他的研究成果也影響了後世科學家。
我們都在超市裡見過“巴氏殺菌”的奶吧,既能保留牛奶的味道,又能殺菌殺菌,這是生活在100多年前的巴斯德發明的。
法國是乙個偉大的釀酒師,但在當時,釀酒是運氣問題。
總有一些酒廠發現桶中的葡萄酒由於某種原因突然失去味道,或者變得酸澀難以吞嚥,他們向巴斯德尋求幫助。
經過研究,他發現在發酵過程中,葡萄酒中的乳酸桿菌會殺死酵母,從而改變葡萄酒的風味。
經過反覆實驗,他研製出一種既能殺滅乳酸桿菌,又能保留葡萄酒醇厚香氣的方法,就是我們今天仍在使用的“巴氏殺菌法”。
巴斯德不僅給我們留下了醇厚的葡萄酒和安全的牛奶,還征服了狂犬病病毒、雞霍亂、炭疽等一系列病毒,並研發出相應的疫苗,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
在科研的道路上,他遭受了怎樣的挫折和打擊,又是如何克服了無數如吊死的問題?相信孩子們看完這部電影,一定能體會到他勵志、傳奇的科研精神。
說到吃,一定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但你有沒有想過,我們今天吃的食物是如何選擇和傳承的?
這也要從古生物學的進化說起。
古生物學的演進與“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它們爭奪食物的方式,實在是生死攸關。
2003年,科學家在巴西發現了一塊白堊紀翼龍化石,並將其命名為“玩具翼龍”,因為它看起來很像兒童玩的無牙翼龍玩具。 (這有點太草率了。
這個名字不僅武斷,而且它的死因更是離奇。
科學家在它的上下顎之間發現了一片絲蘭葉,他們推測玩具翼龍的喉嚨被卡住了,無法進食,最終餓死了。
化石是地球的筆記本,默默地記錄著過去發生的一切,記錄著自然選擇的過程。
生物與食物之間的關係是如此神秘和迷人。
“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這句話描述了生物學中“食物鏈”的概念。
這場神奇的比賽不僅沒有讓這些生物滅絕,反而讓它們更加多樣化。
無論是動物、植物還是微生物,它們來到地球的目的只有乙個:生存和繁殖。
因此,努力生存成為第一要務,“吃”成為一項基本技能,所有生物都依賴食物度過一天。
吃東西不僅可以讓你生存,還可以幫助其他生物繼續他們的生活。
在侏羅紀時期,有一種叫做峨眉龍的素食恐龍,它的食物主要是松樹和柏樹的葉子,每天吃2噸左右。
你以為松柏會被峨眉龍吃掉滅絕嗎?
沒有。 隨著峨眉龍的行走,松柏樹的種子會隨著它的糞便旅行,在不同的地方生根發芽,新的松柏林會生長出來。
相反,隨著峨眉龍的滅絕,沒有高大的動物可以吃掉它們並幫助它們繁殖,因此這些高大的植物逐漸被低矮的植物所取代。
因此,《演化論》中提到的適者生存並不一定完全取決於有機體本身的強弱,後半句中的適者生存才是問題的核心。
能夠更好地適應環境變化的種群更有可能在變化中倖存下來。
除了這些嚴謹的研究之外,科學家們有時還會進行頭腦風暴。
大家都吃過牛肉,但還有人敢嘗試在永久凍土中儲存了5萬年的野牛嗎?
真的有這樣乙個科研狂人,為全人類嘗到了這種“新鮮”。
1979年之前,古生物學家戴爾·格思裡(Dale Guthrie)在一次野外考察中發現了一頭古老的野牛,格思裡將這頭野牛命名為“藍寶貝”。
在阿拉斯加的永久凍土中被發現,Baby Blue死於5萬年前,從他身上的傷疤來看,他極有可能是被美洲虎殺死的。
格思裡有品嚐這頭老野牛的想法,所以他邀請了幾個朋友到他家。
那麼這塊陳年牛肉的味道是什麼,讓我們去紀錄片裡尋找答案吧。 (指路第 2 集)。
*還有很多有趣的瑣事,先讓公尺莉媽媽給你一些劇透。
經常看科普的孩子可能知道,黑猩猩的基因組有98個6%和人類是一樣的,所以你知道香蕉,是的,是我們每天吃的水果,它們在基因上與人類相似嗎?
而且,相似度高達50%!
這種意想不到的“親緣關係”也存在於許多動物身上。
例如,偶蹄類河馬與豬、牛、長頸鹿等動物屬於同一類,但生活在海中的鯨魚和河馬之間的關係遠比河馬和長頸鹿的關係要親密得多。
基因真的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孩子就像父親或者像母親,其實都是從基因中寫出來的,很多年前,孟德爾的豌豆實驗揭示了基因是如何遺傳的。
紀錄片還特意組織了小學生的實驗,演示了遺傳的過程,非常直觀,通俗易懂。
還有眼睛的形態進化。
水母扁平的眼睛使它能夠區分光明和黑暗; 渦蟲凹陷的眼睛凹陷以提供更清晰的視野。 最終,視網膜在眼睛後部形成,在前部形成晶狀體,並出現了特殊的視錐細胞和視桿細胞,這些視錐細胞和視桿細胞演變成今天人眼的結構。
有時我們身體不適並服用止痛藥,但其作用機制是什麼?
止痛藥如何知道乙個人的身體在疼痛?
它真的在血管裡游來游去,從頭到腳問“誰疼”嗎?
讓我們在紀錄片中找出答案!
25分鐘的時長塞滿了知識點,生物學大師巴斯德擔任導遊,連線了與生物學相關的多個學科——如古生物學、動物學、植物學、微生物學、生物醫學......
輕鬆幽默的語言和直觀生動的畫面,讓孩子看起來沒有包袱,與初中、高中的生物知識無縫銜接,無形地幫助孩子提前熟悉預習。
而且,在看了影片中科學家克服重重困難、面對挑戰、堅持科研直到取得突破的事蹟後,相信孩子們也會受到這些精神的啟發。
趕快一起觀看這部有趣且知識淵博的紀錄片!
個人簡介:@公尺粒媽頻道(歡迎關注),公尺麗媽媽,美籍海歸,海淀家長,《影響孩子生活的親子英文書》作者,新書總榜第一名。 專注學習乾貨、教育經驗分享、5-12歲兒童教育與繼續教育、英語、數學、科學啟蒙,以及來自世界各地的新奇推薦,歡迎關注! (0 5歲媽媽,請注意:@公尺粒媽愛分享)。